亲家去世,这事儿搁谁身上都挺难受的。白发人送黑发人,更何况还隔着一层亲家关系,安慰的话怎么说都显得苍白。但丧事礼仪,尤其是挽联,可不能马虎。这不仅仅是给逝者的一份哀思,更是对生者的一份尊重。
那亲家去世挽联怎么称呼?这还真得好好琢磨琢磨。
先说挽联的上联,是对逝者的尊称,得根据逝者的具体情况来定。如果是男亲家,年龄比较大了,德高望重,可以称“ 泰山仙逝 ”、“ 岳翁千古 ”。要是年纪稍轻,或者注重平易近人,可以用“ 亲翁逝世 ”、“ 贤亲仙逝 ”。

女亲家的话,称呼就得换换了。“ 岳母仙逝 ”、“ 泰水千古 ”比较常见,显得庄重。想更亲切一些,可以叫“ 亲母逝世 ”、“ 慈亲仙逝 ”。
这只是个开头,挽联的关键还在于内容,得表达出真情实感。那些空洞的、千篇一律的套话,真不如不说。想想你和亲家相处的点点滴滴,有没有什么特别让你感动或者难忘的事情?把这些写进挽联里,比什么都强。
举个例子,如果亲家生前特别喜欢养花,你可以写:“ 花开花落音容在,情深情浅总关怀 ”。要是亲家特别疼爱孩子,你可以写:“ 膝下承欢犹昨日,音容笑貌永铭心 ”。
总之,要避免那种“XX千古,浩气长存”之类的官话,要写得像人话,写得有温度。
说完上联,再说说下联。下联一般是表达哀悼之情,以及对逝者的美好祝愿。可以写“ 音容宛在,德泽长存 ”、“ 驾鹤西去,福荫后人 ”等等。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比如说,如果你和亲家的关系特别好,你可以写得更亲切一些:“ 一别音容成永诀,寸心寸泪祭亲翁 ”。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落款。落款要写明你的身份,以及你和逝者的关系。如果是女婿,就写“ 婿 XXX 敬挽 ”;如果是儿媳,就写“ 媳 XXX 敬挽 ”。如果是孙子、孙女,就写“ 孙 XXX 敬挽 ”、“ 孙女 XXX 敬挽 ”。
千万别搞错了,这关系到对逝者的尊重,也关系到你在亲家那边的形象。
对了,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挽联的颜色一般是白色或者黄色,字体要庄重肃穆,不要用花哨的字体。挽联的长度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一般来说,五言或者七言比较常见。
总之,写挽联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一定要认真对待。多花点心思,多用点真情,才能写出一副真正能表达你心意的挽联。
现在网络上有很多挽联的模板,可以参考,但千万不要照搬照抄。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加入自己的感情。
我见过一些人,写挽联的时候,直接从网上复制一段,改几个字就完事了。这种做法,真的很不尊重逝者。
还有一些人,写挽联的时候,喜欢用一些生僻字,或者引经据典,觉得自己很有文化。其实,这种做法反而显得很做作。
写挽联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哀思,而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文采。所以,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最真挚的感情,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如果自己实在不知道怎么写,可以请教一下村里的老人,或者找一些懂行的人帮忙。他们经验丰富,肯定能给你一些好的建议。
最后,我想说的是,挽联只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你的心意。无论你写什么样的挽联,只要你是真心实意地哀悼逝者,相信逝者一定能够感受得到。
亲家去世,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悲痛,也是一个家族的损失。希望我们都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安慰生者,让逝者安息,生者坚强。这才是真正的孝道,这才是真正的亲情。
写挽联啊,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关键是,你得把心放进去。别想着应付了事,别想着抄袭了事。用你的真心,写出你的真情,这才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
唉,说来说去,还是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的,少一些生离死别,多一些欢声笑语。毕竟,人生苦短,珍惜眼前人才是最重要的。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