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这事儿,真是 突然间 就发生了。前阵子,姐姐的儿子,也就是我外甥,他家添丁进口了。粉粉嫩嫩一小只,看着就讨喜。可把我高兴坏了,抱在手里软乎乎的,简直不撒手。高兴劲儿还没过呢,一个问题就来了,而且把我给问住了:这小家伙,按 辈分 算,我该让他怎么 称呼 我?
哎呀,瞬间感觉自己 升级 了,不是升职那种,是辈分升级,直接跳了一级。以前呢,我是姐姐的弟弟/妹妹,姐姐的儿子/女儿叫我舅舅或姨妈,这简单,清清楚楚。可现在对着姐姐的 孙子 ,我这层关系链条得再往下延伸一层。我是我外甥/外甥女的舅舅/姨妈,那他儿子呢?是不是得叫我舅公或姨婆?脑袋瓜子嗡嗡的,感觉像是在解一道 亲戚关系 的数学题,还是带括号、多层嵌套那种。
以前只觉得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顶层人物, 辈分 最高。现在,姐姐成了奶奶,那她奶奶辈了,我跟她是平辈啊,我不得跟着往上挪一挪?按照传统的规矩,直系亲属往下数,旁系亲属往旁边绕。我是姐姐的同胞,我们是平辈。她有了儿子,她的儿子比我们晚一辈,叫我们舅舅/姨妈。她儿子有了儿子,那可就是比她儿子又晚一辈,比我们晚两辈了。通常来说,晚两辈的,是不是就该叫“爷”或“奶”字辈的 称呼 了?

理是这么个理儿。问题来了,我是男的,对晚两辈的,按道理是不是该叫“爷爷”?我是女的,是不是该叫“奶奶”?听起来有点 怪怪的 ,毕竟我不是他的亲爷爷亲奶奶啊。他是姐姐的孙子,我是他舅爷爷(如果我是男的)或者姨奶奶(如果我是女的)?哎哟喂, 舅爷爷 、 姨奶奶 ,这些 称呼 听着怎么那么拗口呢?感觉离自己特远,特别正式,还有点显老。尤其是我自己,自觉心态还年轻着呢,突然要被一个奶声奶气的小不点叫“爷爷”或者“奶奶”,总觉得画面有点 滑稽 ,或者说,还没完全适应过来。
我就偷偷去问我妈(这小家伙的太姥姥了),问问她,按照老家的习惯,这 称呼 是怎么说的。我妈倒是淡定得很,说:“按 辈分 是那样叫啊,舅爷、姨奶。不过现在很多人没那么讲究了,关系亲近就行,叫什么都可以。” 听完这话,我更迷糊了。叫什么都可以?那叫我名字?或者叫我 舅舅 / 姨妈 ?可我明明比他爸爸妈妈还高一辈呢,怎么能让他跟我外甥/外甥女叫一样的 称呼 呢?这不乱套了吗?但如果非得叫“舅爷爷”或“姨奶奶”,总觉得隔着一层,不够 亲切 。
我也试探着问了姐姐和外甥/外甥女,问问他们想让孩子怎么叫我。姐姐倒是无所谓,说:“你看着办呗,或者等孩子大点看他怎么习惯。” 外甥/外甥女呢,他们也说,听我的,或者等孩子大点,他们会慢慢教。但这事儿就搁在这儿了,总得有个方向吧。你总不能见了孩子,指着自己说:“嘿,我是你那个……那个谁!” 是不是?
我开始观察身边的 亲戚 朋友,看看他们家有没有类似情况。发现还真不一样!有的家庭严格按照 辈分 来,哪怕拗口也坚持叫舅爷爷、姨奶奶。有的家庭则简化了,比如我是男的,可能就让孩子叫我“舅爷”,把“爷爷”简化成“爷”;或者我是女的,叫“姨奶”。还有更简化的,干脆就直接叫我“舅舅”或者“姨妈”,虽然理论上差着辈分,但图个 亲切 和方便记忆。甚至有的家庭,直接让孩子叫我的小名儿或者名字加上个“小”字,比如叫“小刚舅舅”、“小红姨妈”,听着更像是晚辈对长辈的 称呼 ,但意思到了,关系也近。
说到底,这个称呼问题,其实是形式和情感的博弈。 理论上的 辈分 固然重要,它维系着家族的秩序和传统。但冰冷的 称谓 ,有时候又显得生硬,冲淡了那份天生的 亲情 。尤其对于一个刚认识世界的孩子来说,一个简单、好记、充满爱的 称呼 ,可能比一个复杂、正式的头衔更重要。
我自己在心里琢磨,也反复念叨“舅爷爷”、“姨奶奶”这几个词儿,就是觉得别扭。感觉 亲切感 立马打了个折扣。我更希望这小不点儿能跟我 亲近 ,能乐意往我怀里钻,能笑眯眯地看着我。如果一个 称呼 让他觉得陌生,或者大人教起来都费劲,那岂不是适得其反?
所以,我个人倾向于选择一个既不太离谱,又能拉近距离的 称呼 。也许“舅爷”或“姨奶”是个折中的办法,比“舅爷爷”、“姨奶奶”稍微简洁一点。或者,更大胆一点,如果姐姐和外甥/外甥女他们同意,就让孩子叫我 舅舅 或 姨妈 ,但这前提是家里其他长辈也能理解,别弄出尴尬来。再或者,就让孩子叫我名字加上个表示亲昵的词,比如“某某大舅舅”或者“某某小姨妈”,显得更个性化,也容易区分。
这不像是在写一篇标准答案的文章,因为这事儿就没有标准答案。它关乎每个家庭的习惯,每个人的 感受 ,以及你希望和这个新成员建立什么样的关系。是希望他从小就明白家族 辈分 的森严,还是希望他感觉到一份无条件的爱和 亲近 ?
其实,看着这小家伙咿咿呀呀地发出声音,他根本还不懂什么 辈分 、什么 称呼 。他只知道谁抱他舒服,谁逗他开心,谁给他好吃的。 称呼 ,更多的是我们大人世界里的规矩和默契。我们绞尽脑汁地想怎么让他叫,但真正重要的,是我们要给他带来什么。是陪伴,是爱,是教导他认识这个世界。
最近一次去看他,我没刻意纠结,就顺着外甥的话,说“这是你舅舅/姨妈”,然后逗他玩。他扑闪着大眼睛看我,虽然还不会说话,但冲我笑了。那一瞬间,突然觉得什么 称呼 都变得没那么重要了。这份血脉相连的 亲情 ,是任何一个词都无法完全概括的。
最终怎么定下来,可能还得看这个小家伙自己的语言发展,看他更容易模仿和记住哪个发音,看家里 人 教的时候哪个更顺嘴。也许过不了多久,他自己就会发明一个只有他会用的 称呼 来叫我呢。那样的 称呼 ,可能带着孩子的纯真和独特,反而更有意义。
所以,如果你也遇到了 姐姐的孙子我怎么称呼 这个问题,别急着给自己定个死框框。多和 家人 沟通 ,听听他们的想法,也想想自己希望和孩子建立怎样的关系。重要的是,把目光放在孩子身上,放在那份新生的 亲情 上。至于那个 称呼 ,它会慢慢找到自己的位置,或者,干脆就不那么重要了。生活嘛,有时候就是这样,充满着各种意料之外的 关系 和需要我们去适应、去感受的新角色。享受这份不期而遇的 辈分升级 ,以及随之而来的,沉甸甸的,又充满暖意的 亲情 吧。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