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称呼 岳飞 ?这还真不是个小问题。有人说直接叫 岳飞 不就行了?也有人觉得得尊称一声 岳爷爷 ,或者 岳武穆 才显得尊敬。其实,这称呼里头,藏着我们对历史的理解和敬意。
想想看,如果大街上随便拉个人就叫 岳飞 ,那得多怪异。毕竟, 岳飞 是独一无二的,是那个精忠报国的英雄。直呼其名,在现代可能没啥,但在古代,尤其是对长辈或者尊敬的人,就显得不太礼貌了。
那叫 岳爷爷 呢?这称呼亲切,带点儿家常味儿,好像 岳飞 就是我们身边的长辈一样。但问题是, 岳飞 和我们并没有血缘关系,这么叫,总感觉有点儿“攀亲戚”的意思。而且,这称呼略显口语化,用在正式场合,比如学术讨论或者历史讲座上,就显得不太严肃了。

所以,比较合适的称呼,我觉得还是 岳武穆 。这“武穆”是 岳飞 的谥号,是朝廷盖棺定论,对他一生的肯定。用谥号称呼古人,是一种尊敬的体现。就像我们说 诸葛亮 ,也会说 武侯 , 关羽 ,则称 关圣帝君 。
当然,不同场合,称呼也可以灵活变通。跟朋友闲聊,或者在网络论坛上,叫一声 岳飞 ,或者 岳鹏举 ( 岳飞 的字)也无妨,显得亲切随意。但在正式场合,或者写文章,还是用 岳武穆 比较合适。
其实,称呼不仅仅是个代号,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我们怎么称呼 岳飞 ,反映了我们对他的态度,对历史的态度。我个人觉得,要尊重历史,也要符合语境。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哎呀,称呼而已,有必要这么较真吗?我觉得很有必要!细节见精神嘛。就像我们对待自己的父母长辈,称呼上肯定会更加注意,表达敬意。 岳飞 虽然不是我们的亲人,但他也是我们民族的英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而且,不同的称呼,也代表了不同的历史认知。比如,有人喜欢叫 岳飞 “ 岳少保 ”,因为他曾被授予这个官职。但是, 岳飞 的功绩远不止于一个“少保”。他的精忠报国,他的军事才能,他的民族气节,这些才是更值得我们铭记的。
所以,在称呼 岳飞 的时候,不妨多想想他为国家为民族做出的贡献。想想他的《满江红》,想想他的“还我河山”,想想他的冤屈和悲壮。
当然,历史人物的评价总是充满争议的。有人说 岳飞 愚忠,不懂政治,最终导致了悲剧。也有人说 岳飞 功高震主,被 赵构 猜忌是必然的。这些观点,都可以讨论,都可以争论。
但是,无论我们对 岳飞 的评价如何,都不能否认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将领。他的精神,他的气节,永远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称呼 岳飞 呢?我的建议是:在正式场合,称 岳武穆 ;在非正式场合,可以称 岳飞 或 岳鹏举 。最重要的是,心中要有对英雄的敬意。
另外,我还想说说关于“ 精忠报国 ”这四个字。这四个字,是 岳飞 一生的写照,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今天,虽然不需要像 岳飞 那样驰骋沙场,保家卫国,但我们仍然需要“ 精忠报国 ”的精神。
什么是“ 精忠报国 ”?在我看来,就是无论身处什么岗位,都要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民族,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比如,一个医生,就要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一个教师,就要教书育人,培养人才;一个工人,就要认真工作,生产出优质的产品;一个农民,就要辛勤耕耘,为社会提供粮食。
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自己的方式,诠释“ 精忠报国 ”的精神。
当然,“ 精忠报国 ”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中。我们要学习 岳飞 的爱国精神,也要学习他的军事才能和人格魅力。
岳飞 的一生是悲壮的,也是伟大的。他虽然蒙冤而死,但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他的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所以,当我们再次谈论 岳飞 ,再次思考应该如何称呼他的时候,希望我们不仅仅是记住一个名字,而是能够从中汲取力量,传承他的爱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最后,我想说, 岳飞 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人物,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他代表着爱国主义、民族气节和英雄主义。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种精神永远不会过时。而如何称呼他,也将承载着我们对这种精神的理解与敬意。也许,当我们发自内心,带着敬佩之情说出他的名字时,这才是对他最好的致敬。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