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鞋,这玩意儿,现在年轻人怕是都没见过几回真的了吧?但搁我小时候,那可是真真切切穿在脚上的。别说穿了,我还帮着奶奶编过呢!所以,要说这 草鞋怎么称呼 ,我可太有发言权了。
先说我老家,陕北那地儿,穷啊!谁家娃子没穿过 草鞋 ?我们管它叫“麻鞋”。当然,这“麻”可不是指大麻,而是指用来编鞋的麻绳。那麻绳,粗糙得很,新鞋穿上,脚后跟磨得生疼。但是没办法,总比光脚强不是?“麻鞋、麻鞋”,叫着叫着,就习惯了。
可别以为全国人民都叫它“麻鞋”。后来我上了大学,去了南方,才知道这 草鞋 的叫法五花八门。有叫“芒鞋”的,因为是用芒草编的嘛,这名字也好理解。还有更奇怪的,叫“趿拉板儿”! 趿拉板儿?我一开始还以为是拖鞋呢,结果一看,嘿,还是 草鞋 ,只不过更简单,就两根绳儿绑着。

有一次,跟一个福建的同学聊天,他说他们那边叫 草鞋 “草履”。这“履”字,听着就文绉绉的,感觉一下子就把这 草鞋 的档次给提高了。我当时就想,这 草鞋 ,到了文化人嘴里,就是不一样啊!
说到文化,这 草鞋 可不仅仅是穷人的玩意儿,它还跟历史、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你想啊,红军长征的时候,穿的是啥?不就是 草鞋 嘛!那可是用 草鞋 走出了一条革命道路啊!所以,这 草鞋 ,它不仅仅是一双鞋,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我记得小时候,村里有个老爷爷,是个老红军。他经常给我们讲长征的故事,讲他们当年怎么穿着 草鞋 翻雪山、过草地。他说,那 草鞋 磨破了,就用布条裹着继续穿,实在不行了,就光着脚走。听到这儿,我心里就特别敬佩,觉得他们真是太不容易了。
当然,现在生活好了,谁还穿 草鞋 啊?这玩意儿,基本上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在一些旅游景点,你还是能看到卖 草鞋 的。不过,那已经不是用来穿的了,而是用来做纪念品、做装饰品的。
我曾经买过一双迷你型的 草鞋 ,挂在我的书桌前。每次看到它,我都会想起我的童年,想起那些穿着 草鞋 走过艰难岁月的人们。它提醒我,要珍惜现在的生活,要努力奋斗,不要忘记过去。
除了上面那些叫法,我还听说过一些更奇特的称呼。比如,有的地方叫 草鞋 “扎脚”,因为穿起来确实有点扎脚。还有的地方叫“草疙瘩”,因为 草鞋 看起来就像一堆草疙瘩。总之,各地的叫法都不一样,这也反映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
有一次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讨论的是“你家乡怎么称呼 草鞋 ?”。 帖子下面,五花八门的回答,看得我眼花缭乱。有人说叫“草靸”,有人说叫“草窝”,还有人说叫“蒲鞋”。真是大开眼界,原来这 草鞋 ,还有这么多不同的名字啊!
现在想想,这 草鞋 ,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它却承载着太多的东西。它承载着历史,承载着文化,承载着记忆,也承载着情感。它不仅仅是一双鞋,更是一种象征,一种精神。
我一直觉得,我们不应该忘记 草鞋 。即使它已经退出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也要记住它曾经的存在,记住它所代表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博物馆、通过书籍、通过网络,来了解 草鞋 的历史,了解 草鞋 的文化。
而且,我觉得,我们可以把 草鞋 的元素融入到现代设计中。比如,可以设计一些具有 草鞋 风格的服装、鞋子、包包等等。这样,既能让人们感受到 草鞋 的文化气息,又能让 草鞋 以一种新的形式继续存在下去。
其实,我一直有个愿望,就是能够重拾奶奶的手艺,亲手编一双 草鞋 。虽然现在已经很少穿 草鞋 了,但我还是想体验一下那种手工制作的乐趣,感受一下 草鞋 的质朴和自然。
这 草鞋怎么称呼 ? 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答案。但无论怎么称呼,它都代表着一段历史,一段记忆,一种精神。它值得我们去了解,去传承,去铭记。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