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说起来这称呼的事儿,有时候还真挺让人挠头的,特别是遇到那种既是 医生 又是 教授 的牛人。你说,是叫“医生”呢?还是叫“教授”?或者干脆来个“医生教授”?这事儿,讲究着呢,不光是个礼貌问题,里头藏着对人家专业、付出的 尊重 ,甚至能微妙地拉近或拉远你和人家的距离。
我记得有回带家里老人去看病,那位专家那可真是大名鼎鼎,白头发都一丝不苟地梳着,眼神里透着股子睿智和沉静。诊室门口,有人喊“X医生”,有人小声嘀咕“X教授”。等轮到我们进去,我心里还在打鼓,到底该怎么开口?是“X医生您好”还是“X教授您好”?那一瞬间的犹豫,感觉自己像个没进过城的土包子。
后来琢磨这事儿,也问过一些朋友,有在医院工作的,有在高校的。他们普遍的看法是,在医院的诊疗环境里,如果你是患者或者患者家属,最稳妥、最直接的称呼,往往是 “医生” 。为什么?因为这时候人家的第一身份、你来找人家的主要原因,就是治病救人。一句“医生”,直接点明了人家在这个场合下的 职责 和你的 需求 ,高效又贴切。你想想,急诊室里,你还能慢条斯理地考察人家是哪个大学的教授吗?当然是“医生!快看看!”最要紧。所以, “医生” 这个称呼,在医疗语境下,带着一种急迫、信任和依赖感,特别的纯粹。

但是,这事儿又不是一刀切。如果这位 医生 他同时在医学院校里教书育人,有着响当当的学术头衔,而且你们交流的环境,比如是在学术会议上、讲座中,或者闲聊起他带的学生、做的研究,这时候,称呼 “教授” 就显得更合适,更体现出你对他在学术领域成就的 认可 和 敬意 。这就像你在学校里碰到教你课的老师,即使他可能也有别的社会身份,但在课堂上、校园里,一句“老师好”总是最自然的。同理,称呼 “教授” ,是突出他的 教学 、 科研 和 学术地位 。
那么,有没有可能同时使用呢?比如 “X医生教授” ?老实说,日常交流中,这么连着叫,听着多少有点别扭,不够顺口。想象一下,“医生教授您好,我这儿有个情况想请教……”是不是感觉像是把两个头衔生硬地拼在了一起?不太符合咱们中文的表达习惯,咱们更倾向于简洁。除非是在非常正式的介绍场合,比如主持人隆重介绍某位嘉宾:“下面有请,XX医院主任医师、XX大学医学院教授,张三教授/医生……”,这种时候可能会全称,但在你和医生本人面对面交流时,选其中一个更符合当时情境的称呼就好。
那到底该选哪个呢?我觉得,这得看“主场”在哪里,以及你想要强调的是什么。
如果在医院里,你去看病:无脑选 “医生” ,几乎不会错。这是最安全、最恰当的称呼。你来是看病的,人家是给你看病的,聚焦在“医疗”这个核心功能上。
如果是在学术场合(比如讲座、研讨会),或者你们的交流主要围绕科研、教学:优先考虑 “教授” 。这时候,你是在和一位学者、教育者交流,称呼 “教授” 是对他在学术贡献上的肯定。
如果是在比较私下、轻松的环境,而且你知道他既是好医生又是好老师:可以看他更习惯别人怎么叫他,或者根据你和他认识的渊源来定。有些人可能更喜欢你在任何时候都称他为“医生”,因为这是他悬壶济世的根本;有些人可能更看重自己的学术头衔,觉得“教授”更能代表他多年寒窗苦读、潜心研究的成果。
这里面还有个微妙的心理学。一个优秀的 医生 ,往往也需要不断学习、研究,很多本身就是医学院的老师,或者带研究生。他们的 医生 身份和 教授 身份是相辅相成的。称呼 “医生” ,强调的是他的临床实践能力,治病救人的本领;称呼 “教授” ,强调的是他的学术造诣和育人成就。对他们本人来说,可能都很重要。但作为称呼者,你的选择传递了你的侧重点。
有时候,最高级的 尊重 ,是观察和模仿。如果你实在拿不准,不妨听听周围的人怎么称呼他,或者留意一下医生自己在介绍自己时,更常用哪个头衔。比如他签名是签“张三医生”,还是“张三教授”。当然,更直接点,如果你有机会和他多接触,也可以礼貌地问一句:“张主任/教授,我该怎么称呼您比较合适?”大部分 医生教授 都是很随和的,并不会因为这个小细节而介意,反而觉得你是个细心、有礼貌的人。
我认识一位老主任,他在医院里是响当当的专家,同时也是博导。我们在医院里见到他,都自然而然地喊 “张主任” 或者 “张医生” 。但有一次,在医学院的报告厅听他讲座,讲的都是最新的科研进展,那时候主持人介绍他用的是“尊敬的张教授”,下面师生们提问,也都是“张教授您好,我想请教一个问题”。你看,环境一变,称谓就跟着变了,特别自然,一点都不突兀。这说明,同一个 人 ,在不同的 场景 下,最合适的 称谓 是不同的。
所以,与其纠结于哪个是“绝对正确”的称呼,不如去体会称呼背后蕴含的 情感 和 尊重 。你是来寻求医疗帮助的,就突出他 医生 的身份,表达你对他的信任;你是在学习、交流,就突出他 教授 的身份,表达你对他在学术上的敬佩。
说到底, 怎么称呼医生教授 ,关键不在于字面上的称谓本身,而在于你传递出的那份 真诚 和 敬意 。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发自内心的“谢谢”,有时候比任何精准的称谓都更能打动人。当然,把称谓用对了,更是锦上添花。下次再遇到这样的大拿,别慌,看看你当下最需要他做什么,再决定怎么开口,多半就不会错。记住,礼多人不怪,但礼要用在点子上,才能事半功倍。而对 医生教授 这样贡献卓著的人,多一份 尊重 ,总是没错的。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