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坏人怎么称呼呢 ?”这问题问得有点意思,也挺扎心的。好像一下子把“老”和“坏”这两个字眼儿,赤裸裸地摆在了台面上,让人不得不正视。
你说直接叫“坏老头”、“坏老太婆”?听着解气是解气,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似乎也少了点尊重,哪怕是对“坏人”的尊重。毕竟,年纪摆在那里,岁月总该留下点痕迹,哪怕是体现在称谓上。
我小时候,村里有个老地痞,年轻时候就偷鸡摸狗,老了更是变本加厉,仗着年纪大,倚老卖老,欺负年轻人。村里人背地里都叫他“老不正经”,这四个字,骂得真是入木三分,既点出了他的恶行,又讽刺了他一把年纪还不知悔改。你看,这就是一种称谓,一种带着乡土气息和民间智慧的称谓。

可现在呢?社会变了,人也变了。直接叫“坏老头”的少了,更多的是用一些更隐晦、更“文明”的词儿来形容。什么“老油条”、“老滑头”,甚至是“老艺术家”。你听听,这都什么词儿啊?表面上听着好像没什么,可实际上呢?却把“坏”给美化了,甚至还带了点调侃的味道。
我不喜欢这种美化。 坏人就是坏人,不管他多大年纪 ,都不能因为他老了,就给他戴上什么“艺术家”的帽子。这简直是对“艺术家”的侮辱!
当然,我也不主张一概而论,把所有“老年坏人”都一棍子打死。毕竟,人是复杂的,好坏掺杂,善恶并存。有些老人,年轻的时候可能犯过错,但老了却幡然醒悟,改过自新,这样的人,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机会,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但是,对于那些 死不悔改、为老不尊的“老年坏人” ,我们绝对不能手软。该谴责的谴责,该惩罚的惩罚,绝不能让他们逍遥法外。
说到底,“老年坏人怎么称呼呢?”这个问题,其实不仅仅是一个称谓的问题,更是一个道德问题,一个社会问题。它拷问着我们的良知,也考验着我们的智慧。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那些年长作恶者?是宽容?是原谅?还是严惩不贷?这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我觉得, 年龄不是免罪金牌 。不能因为一个人老了,就可以为所欲为,就可以逃避法律的制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你多大年纪,只要犯了罪,就应该受到应有的惩罚。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有些“老年坏人”之所以会走上犯罪道路,往往是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他们生活无着,走投无路。对于这些情况,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从而减少犯罪的发生。
所以,对于“老年坏人”,我们既要严惩不贷,又要给予关怀,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至于称谓嘛,我觉得,还是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对于那些罪大恶极的“老年坏人”,直接叫“坏老头”、“坏老太婆”也未尝不可,甚至可以更狠一点,用一些更具有侮辱性的词语来表达我们的愤怒和谴责。
但对于那些罪行较轻,或者已经幡然醒悟的“老年坏人”,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更温和的称谓,比如“老糊涂”、“老糊涂蛋”,既表达了我们的不满,又留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
总之,称谓只是一种形式,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老年坏人”这个群体,以及我们如何处理他们所犯下的罪行。
我想起我爷爷,他老人家年轻的时候脾气很暴躁,经常跟人吵架打架,甚至还因为打架斗殴进过派出所。但是,老了以后,他却变得非常慈祥,对人也特别和善。他经常跟我说:“人啊,年轻的时候难免犯错,但只要知错能改,就还是好样的。”
我一直记得爷爷这句话。也许,对于那些“老年坏人”,我们也应该抱着这样的心态,给他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当然,前提是他们真的愿意改过自新。
话说回来,讨论“ 老年坏人怎么称呼呢 ?”最终目的不应该是停留在口舌之快,更重要的是,如何预防和减少“老年坏人”的出现。这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努力,建立一个更加公正、更加和谐的社会。
一个充满希望和关爱的社会,才能让更多的人远离犯罪,走向光明。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终极目标。而对于那些“老年坏人”,我们除了谴责和惩罚之外,更应该反思:是什么让他们走上了这条道路?我们又能做些什么,来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毕竟,谁也不想老了以后,被人叫做“坏老头”、“坏老太婆”,对吧?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