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聊到古人写诗,我们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词,八成就是“作诗”。没错, 作诗 ,大白话,直接,谁都懂。就像说“吃饭”“睡觉”一样,功能性极强。但你要是觉得古人就这么干巴巴地称呼他们生命里这件顶顶风雅、顶顶要紧的事儿,那可就把他们想得太简单,太没劲了。
真的,古人对于“写诗”这件事的称呼,那叫一个讲究,那叫一个五花八门。每个词背后,都藏着一种情境,一种姿态,一种心绪。那可不是简单的同义词替换,那是一整个活色生香的古代文人生活图景。
我个人最偏爱的一个字,是 吟 。

你想想这个画面:一个诗人,可能是在月光底下,可能是在空山新雨后,背着手,踱着步,嘴里念念有词,反反复复,不成调,不成曲,就是那么低低地、带着韵律地哼哦着。这,就是 吟诗 。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那个“吟”字,简直是把一个苦吟诗人的心血、痴绝、还有那份终于得句的狂喜与辛酸,全给刻画出来了。它不是“写”,不是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它是一个声音的、身体的、与灵魂共振的过程。 吟 ,这个词本身就带着回响,带着一种沉浸式的体验感。仿佛你能听到那字句在诗人的胸腔里,是如何被反复打磨、盘算,最后才吐露出来的。
跟“吟”有点像,但气场完全不同的是 咏 。
咏 ,就大气多了。你看“咏史”“咏物”“咏怀”,格局一下子就打开了。如果说“吟”是诗人的喃喃自语,那 “咏” 就是他站在高台之上,面对江山、面对历史、面对万物的放声高歌。屈原行吟江畔,那是“吟”,可他留下的《九歌》,那是“咏”,是献给神明的颂歌。曹植的《七步诗》,那也是“咏”,是在生死关头的慷慨悲歌。 咏 ,带着一种抒发和赞叹的意味,情感是外放的,是要让天地都听见的。它有一种仪式感。
说完这两个跟声音有关的,再来说一个跟“铺陈”有关的词: 赋 。
我们常说“诗词歌赋”,好像“赋”是和“诗”并列的一种文体。没错,但“赋”这个动作本身,也常常被用来指写诗的动作。 赋诗 一首,听起来就比“作诗”要正式、典雅得多。赋,本意是“铺陈”,是“陈述”。所以用“赋”来写诗,往往带着一种描绘、铺叙的意味。它不像“吟”那么内敛,也不像“咏”那么激昂,它更像一位画家,缓缓展开一幅长卷,把山水、人物、事件,细细地、一层层地描摹给你看。杜牧写“赋得古原草送别”,那个“赋得”,就有一种“我奉命以此为题,铺陈开来”的意味。它工整,华丽,讲究排场。
当然,写诗在古代,绝不仅仅是文人一个人的事儿。它是一种社交货币,是文人圈子里的“微信朋友圈”。所以,就有了 唱和 (chàng hè)与 酬唱 (chóu chàng)。
这两个词,简直太有画面感了!一场酒宴,几位好友,一人先 赋诗 一首,扔出来,其他人纷纷跟上,用同样的韵脚,或者同样的主题,你来我往,一来一回。这不就是古代版的“freestyle battle”或者“评论区盖楼”吗?苏东坡跟他的朋友们,今天你寄我一首,明天我回你一首,那些诗词的往来,就是他们之间最深刻的交流。 唱和 ,是一个人“唱”,众人“和”,像一场大合唱。 酬唱 ,则更侧重于“酬答”,你赠我一首,我回敬一首。这里面,有才情的比拼,有友谊的见证,有观点的交锋。诗,在这里,是桥梁,是媒介,是活的、流动的对话。它让写诗这件事,充满了人情味和烟火气。
那写诗的过程呢?古人也有特别精妙的词来形容。
比如, 拈 。这个字太传神了!“拈”就是用手指轻轻地夹取。李白说“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那是天才的挥洒。但更多的诗人,是杜甫那样的,是苦吟派的。他们写诗,字字句句都要反复推敲。这个过程,就叫 “推敲” ,也叫 “炼字” ,而那个从无数个可能的字眼里,选出最精准、最传神的那一个的动作,就叫 “拈” 。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那个“耽”字,那个“惊人”的追求,就体现在这个“拈”字上。一个字,就是一个世界。
与“拈”相配的,还有一个词,叫 琢磨 。
琢磨 ,本来是加工玉器的。你看,古人把写诗比作什么了?比作雕琢一块美玉。诗句就是那块璞玉,诗人就是那个工匠,要用全部的心神去打磨、去抛光,把所有的瑕疵都去掉,让它最终温润光洁,散发出内在的光华。这个词,把写诗从一种纯粹的灵感抒发,提升到了“工艺”和“心法”的层面。它需要耐心,需要技巧,更需要一种近乎苛刻的审美标准。
最后,还有一个特别有场景感的词: 题 。
题诗 。这个动作,一定是附着在某个具体事物上的。在扇子上,叫 题扇 ;在墙壁上,叫 题壁 ;在画上,叫 题画诗 。它让诗歌与生活中的器物、建筑、艺术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我们仿佛能看到,一个文人游览到一座名山古刹,兴之所至,借来笔墨,就在那斑驳的墙壁上龙飞凤舞地留下一首诗。或者,朋友送来一幅刚刚画好的山水,他展卷欣赏,情动于中,便在画卷的留白处,题上几句,让诗与画相互生辉。 题诗 ,是即兴的,是互动的,是把瞬间的感触,凝固在了一个物质载体之上,成为永恒。
所以你看,从 吟、咏、赋、唱和、酬唱 ,到 拈、琢磨、题诗 ,再到最通俗的 作诗 ……这些丰富的称谓,哪里只是“写诗”两个字能概括的?
它们是古人写诗时的不同姿态、不同心境、不同场景的精确速写。它们本身,就像一首关于诗歌的诗。光是品味这些词,你就能感受到,诗歌是如何渗透在古人血液里、骨髓里,成为他们观看世界、体验生命、与人交往的一种根本方式。那真是一个属于诗的时代,连谈论诗的方式,都如此诗意盎然。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