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在 西班牙 写 论文 ,那感觉可真是一言难尽。除了那堆压得人喘不过气的文献、时不时出现的语言障碍,还有一个特别让人头疼的问题——面对你的 导师 ,到底该怎么开口?“老师”?“教授”?还是直接叫名字?别看这事儿小,弄不好可真是要踩雷的。毕竟,这是 西班牙 ,一个热情奔放却又极度讲究规矩的地方。尤其是在学术圈,那份严谨和等级意识,有时候比你想象的还要重。
我记得刚到 西班牙 那会儿,第一次跟我的 论文导师 见面,那叫一个手足无措。我的 导师 ,Marta教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这里的名字和称谓都是虚构的哈,只为说明问题),是个看起来非常严肃的女士,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戴着一副看起来就很有年头的眼镜。在 中国 ,我们见 导师 ,开口多半是“老师好”,或者如果知道头衔,就叫“X老师”。可到了这儿,听学长学姐说,直呼其名是绝对不行,叫“老师”(profesor/profesora) вроде可以,但好像又不够正式,尤其是对有头衔的 导师 。那怎么办?
第一次硬着头皮敲开Marta教授办公室的门,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闪过各种称谓的可能性。“Hola, Marta?”——不行不行,太随意了。“Hola, profesora?”——嗯,这个听起来安全点。但万一她有更高的头衔呢?万一她更喜欢你叫她头衔呢?心跳那个加速啊!最后,深吸一口气,我结结巴巴地挤出一句:“Buenos días, Profesora Marta.”(早上好,Marta教授)。结果呢?Marta教授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表情没啥变化,但至少没表现出不悦。那一刻,我才松了口气。看来,“Profesora + 姓氏”或者“Profesor + 姓氏”是个相对安全的起点。

但故事还没完。随着接触多了,我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有些 西班牙导师 ,尤其是在人文社科领域,可能更喜欢轻松一点的氛围。我有个朋友,他的 导师 是个年轻有为的副教授(Profesor Asociado)。第一次见面,我朋友战战兢兢地叫了“Profesor [导师姓氏]”。结果 导师 直接打断他,笑着说:“哎呀,不用这么正式!叫我Carlos就行!”哎呀我去,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啊!我朋友当时就傻眼了,确认了好几遍,才敢小心翼翼地改口叫“Carlos”。
你看,这 西班牙 学术圈的称谓,真是充满了“弹性”和“个性化”。它不像 中国 那样,大部分情况下“老师”这个称谓放之四海而皆准(除了极少数特别强调头衔的场合)。在 西班牙 ,你的 导师 是“Catedrático”(正教授)还是“Profesor Titular”(终身教授/讲席教授),亦或是“Profesor Asociado”(副教授/助理教授,这个叫法有点混淆,但总之不是最高级别),都可能影响到你怎么称呼他/她。
一般来说,最稳妥的 西班牙论文导师称谓 ,尤其是在第一次见面或者关系还没那么熟络的时候,就是 称呼其头衔加上姓氏 。
- 如果你的 导师 是正教授,那标准称谓是“ Catedrático/Catedrática [导师姓氏] ”。听起来就非常正式,非常尊重。
- 如果是终身教授或类似级别的教授,可以称呼“ Profesor Titular [导师姓氏] ”或者更泛泛地称呼“ Profesor/Profesora [导师姓氏] ”。后者是一个非常万能且安全的选项,相当于“某某教授”。
- 如果是副教授或助理教授,同样可以称呼“ Profesor/Profesora [导师姓氏] ”。
那么,“ Profesor/Profesora ”这个词本身呢?单独使用,比如“Buenos días, Profesora”,当然也可以,而且非常普遍。这就像你在 中国 对 老师 说“ 老师 好”一样。但是,加上姓氏会显得更加具体和尊重。所以,如果你不确定 导师 的具体头衔,或者觉得那些头衔太长拗口,那么“ Profesor/Profesora [导师姓氏] ”通常是最好的选择。
那什么时候可以称呼名字呢?这就要看你的 导师 了。有些 导师 会非常明确地告诉你:“Puedes llamarme [名字].”(你可以叫我[名字]。)或者在邮件往来中,如果 导师 开始用更非正式的语气,甚至直接用名字和你交流,那通常也是一个信号。但请注意,这绝对不是普遍适用的规则!不要自作主张!除非 导师 明确表示,否则请务必使用正式称谓。我的那位叫Carlos的朋友,他的 导师 就是主动让他叫名字的,换了我的Marta教授,如果我贸然叫她Marta,我估计她能把我的论文撕了(夸张哈,但表情肯定不会好看)。
所以,我的建议是: 第一次见面,以及在不确定的时候,一律使用“Profesor/Profesora [导师姓氏]”或者更正式的头衔+姓氏 。在邮件里,署名时也请保持正式,比如“Estimado Profesor [导师姓氏]”或“Estimada Profesora [导师姓氏]”(尊敬的某某教授)。这是最基本的尊重,也是你在 西班牙 学术圈行走的第一课。
除了称谓本身,还有一些微妙的细节需要注意。比如,和 导师 交流时的语气。即使 导师 允许你叫名字,也不代表你可以变得吊儿郎当。保持尊重、礼貌和专业的态度是必须的。交流内容也应该围绕学术、研究展开,除非 导师 主动开启话题,否则尽量避免闲聊私事。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语言。如果你是用 西班牙语 和 导师 交流,那当然最好。如果你的 西班牙语 还没那么流利,可能需要用 英语 。但即使如此,称谓的正式性依然重要。你可以说“Dear Professor [导师姓氏]”。不要以为用 英语 交流就可以随意了。
总结一下,在 西班牙 称呼你的 论文导师 ,核心原则就是: 尊重、正式,并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
- 默认且最安全的称谓: Profesor/Profesora [导师姓氏] 。适用于绝大多数情况,不会出错。
- 更高头衔的称谓: 如果知道 导师 是 Catedrático/Catedrática ,使用“ Catedrático/Catedrática [导师姓氏] ”更显专业和尊重。
- 谨慎使用名字: 只有在 导师 明确允许甚至主动提出让你叫名字时,才能使用名字。否则,绝对不要冒这个险!
- 保持礼貌和专业: 无论使用何种称谓,与 导师 交流时的态度都应是礼貌、尊重和专业的。
- 邮件沟通: 使用正式的抬头,如“ Estimado Profesor [导师姓氏] ”或“ Estimada Profesora [导师姓氏] ”。
这事儿说起来复杂,但其实只要记住“宁可正式,不可随意”的原则,基本就不会出大错。毕竟,你是在一个充满历史和传统的国家进行学术研究,尊重学术规范和人际交往的约定俗成,是对你自己,也是对你的 导师 ,更是对这个学术环境的尊重。
所以,正在 西班牙 写 论文 的小伙伴们,或者即将要去 西班牙 求学的同学们,千万别小看这个称谓问题。它不仅关乎你给 导师 留下的第一印象,更影响着你们未来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合作关系。仔细观察,虚心请教,如果实在不确定,问问同门师兄师姐(他们是最好的信息来源!),或者干脆就坚持最正式的称谓,直到 导师 主动给你“降级”权限(哈哈,开玩笑)。
最后,祝大家在 西班牙 的 论文 写作之路顺顺利利,和 导师 关系融洽!记住,一个好的开端,从一个正确的称谓开始!这真的是我在 西班牙 攻读学位期间,用亲身经历和无数次的观察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