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那老小子,唉,说实话,我挺佩服他的,能白手起家搞出个蜀汉,真不容易。但今天咱们不说他,咱们聊聊,除了“丞相”、“将军”这些官职,蜀国,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蜀汉,还能怎么称呼手底下那些人?
别总想着正史,史书里写的,那是给后人看的,当时的人,谁没事儿天天“刘皇叔”、“关云长”地叫?不得来点儿接地气的?
先说诸葛亮,卧龙先生。叫“丞相”那是官方的,私底下呢?肯定有更亲切的叫法。比方说,刘备年纪大,可能叫他“孔明贤弟”,带点儿长辈的关怀。关羽张飞呢?估计就是“孔明”或者“军师”,简单直接,符合他们的性格。你想啊,张飞那大嗓门,喊“丞相”多费劲!

再想想赵云,常胜将军。这人性格谨慎,说话也客气,估计别人都叫他“赵将军”、“子龙”,他自己呢,对诸葛亮肯定毕恭毕敬,一口一个“丞相”。但对同级别的将领,估计也就是“将军”或者“兄台”,客客气气。对了,我猜刘备私下里应该喊他“子龙老弟”,表示亲近,毕竟长坂坡救阿斗,那是救命之恩!
关羽,关二爷。这人傲气,一般人他看不上。除了刘备,估计谁的面子也不给。张飞肯定叫他“二哥”,没跑。其他人,要么叫“关将军”,要么就得恭恭敬敬地叫声“关公”。你要是叫他“关二爷”,那得是关系特别铁的,或者…不怕死的。我估计没几个人敢这么叫他。
张飞,翼德。这货就是个活宝。叫法肯定五花八门。刘备估计会叫他“三弟”,或者心情好的时候叫“翼德”,带点儿宠溺。关羽呢,估计就是“三弟”或者直接“张飞”,简单粗暴。其他人,一般都叫“张将军”,背地里嘛…估计“张飞”这两个字出现的频率更高,带着点儿无奈和好笑。
黄忠,老将军。这人年纪大,资历老,就算刘备也得客客气气。估计大家都叫他“黄老将军”、“黄公”,表示尊敬。私底下,可能有人叫他“老当益壮”,带着点儿玩笑和佩服。
魏延,这人有野心,不受人待见。估计大部分人都叫他“魏将军”,公事公办。私底下,估计没几个人愿意搭理他。搞不好背地里叫他“魏延”,带着点儿不屑。
马超,锦马超。这人是西凉过来的,自带贵族气质。估计大家都叫他“马将军”,或者“孟起”,带着点儿尊重。刘备可能会叫他“孟起贤弟”,拉拢人心。
再说普通士兵,估计就是“老哥”、“兄弟”、“伙计”,或者直接叫名字,简单直接。毕竟战场上,人命关天,没那么多讲究。
还有那些文官,像法正、庞统,估计大家都叫他们“法孝直”、“庞士元”,带着点儿尊敬和客气。毕竟是知识分子,得给点儿面子。
其实,称呼这玩意儿,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地位、性格和人际关系。从这些称呼里,咱们能看到蜀汉集团内部的复杂关系,也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别光看史书里冷冰冰的文字,得想想,当时的人,是怎么说话,怎么交流的。这才是历史的血肉,才是活生生的世界!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