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各省怎么称呼孩子的 父母 ,那可真是五花八门,各有千秋。我跟你说,这小小一个称谓,里面藏着的可都是浓浓的地域文化和满满的亲情味道。
先说说我老家,四川,喊 爸爸 ,那必须是带儿化音的“爸儿”,感觉一下子就亲切了许多。 妈妈 呢,则是直接喊“妈”,简单干脆,透着一股子爽利劲儿。小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窝在“爸儿”“妈”身边,听他们讲故事,感觉整个世界都充满了安全感。
然后说说我的大学同学,她是北京人,她说她们那边儿,喊 爸爸 叫“爸”,尾音微微上扬,特有京味儿。喊 妈妈 ,则是“妈儿”,这儿化音一加,就多了几分撒娇和亲昵。记得有一次,她打电话回家,对着电话那头甜甜地喊了一声“妈儿”,我听得都快酥了,心想,这北京的姑娘,说话就是好听。

再说说广东,广东的朋友喊 爸爸 是“阿爸”,喊 妈妈 是“阿妈”,听起来是不是特别像电视剧里的感觉?反正我第一次听到的时候,就觉得特别有意思,感觉自己瞬间穿越到了TVB剧里。而且,广东人说话特别注重语气,不同的语气,表达的意思也可能不一样,所以,你听他们喊“阿爸”、“阿妈”,还得仔细分辨一下,才能知道他们到底想表达什么。
还有我的一个朋友,他是上海人。上海人管 爸爸 叫“爸爸”,和普通话一样,没什么特别的。但是,他们管 妈妈 叫“姆妈”,这个称呼就很有上海特色了,听起来软糯糯的,特别温柔。据说,这个称呼是从老上海传下来的,带着浓浓的怀旧气息。
说到江浙一带,对 父母 的称呼也很有意思。比如,在江苏,有些地方管 爸爸 叫“大”,管 妈妈 叫“娘”。这“大”和“娘”,听起来是不是特别古朴?感觉像是回到了古代一样。而在浙江,有些地方管 爸爸 叫“爹”,管 妈妈 叫“娘”,这个称呼也比较常见,不少地方都有。
东北人喊 爸爸 ,通常是“爹”,倍儿亲切! 妈妈 嘛,直接一个“妈”字,干脆利落。我有个东北哥们儿,每次打电话回家,都是“爹,我跟你说……”,“妈,你听我说……”,那声音,震得我耳朵都嗡嗡的。
西北地区,像是陕西, 爸爸 就叫“大”,那个音调啊,平缓而悠长,透着西北汉子的实在和沉稳。 妈妈 呢,则是“妈”,简单直接,但饱含深情。我见过一个陕西老乡,在外打拼多年,每次提到他的“大”和“妈”,眼眶都会微微泛红。
河南那边,喊 爸爸 也喊“爹”, 妈妈 呢,各地叫法不太一样,有叫“妈”的,也有叫“娘”的。我一个河南的同事,说他们老家,管 妈妈 叫“俺妈”,听起来特别亲切。
至于福建,那方言就更复杂了。光是 爸爸 的叫法,就有“老爸”、“阿爸”、“依爸”等等好几种, 妈妈 也有“老妈”、“阿妈”、“依妈”等不同的叫法。而且,不同的方言,发音也不一样,所以,你听福建人喊 父母 ,还得先搞清楚他们说的是哪种方言。
当然,还有一些比较特别的称呼。比如,在一些地方,管 爸爸 叫“老爷”,管 妈妈 叫“老奶”。这个称呼听起来比较正式,感觉像是过去大户人家里的称呼。还有一些地方,管 爸爸 叫“达达”,管 妈妈 叫“麻麻”,这个称呼听起来比较可爱,感觉像是小孩子才会用的。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情。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聊天,聊到了各省对 父母 的称呼。结果,大家七嘴八舌地说了一大堆,最后发现,每个人对 父母 的称呼都不一样。我突然意识到,这小小的称谓,不仅仅是地域文化的体现,更是个人情感的表达。我们每个人,对 父母 的称呼,都带着我们独特的记忆和情感。
其实,无论我们怎么称呼 父母 ,最重要的都是要表达我们的爱和敬意。因为, 父母 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们给予我们生命,养育我们长大,是我们永远的依靠。所以,让我们用我们最真挚的爱,去回报我们的 父母 吧!无论是“爸儿”、“妈”,还是“阿爸”、“阿妈”,或是“爹”、“娘”,都饱含着我们对 父母 深深的爱。这爱,才是最动听的语言。
想一想,等你老了,你的孩子会怎么称呼你?那一定是你这辈子听过最美的声音吧。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