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每年快到春节,最让我头疼的一件事儿,不是抢票,也不是准备年货,而是给亲戚朋友送春联、福字时,那 挂联 顶上的一行小字—— 称呼 ,到底该怎么写。
你别小看这玩意儿。这巴掌大点儿的地方,学问可大了去了。写对了,那是锦上添花,显得你懂礼数、有教养,人家收到了心里也热乎;写错了,那可就不是一般的尴尬了,轻则让人觉得你敷衍了事,重则,嘿,那真是把自己的脸面和人家对你的好感,一起丢在了那张红纸上。
我见过太多翻车的现场了。给舅舅送的春联,上款大笔一挥写个“伯父大人”,人家舅妈脸上的笑当时就僵了。给领导送的字画,下款落个自己的大名就完事了,连个“敬赠”都舍不得写,那感觉,跟下通知似的。

所以啊,这 挂联上的称呼怎么写 ,绝对不是小事,是人情世故,是文化传承,更是你对一份关系的珍视程度。
咱们今天就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
核心中的核心:上款与下款
先记牢两个词: 上款 和 下款 。
上款 ,就是写收礼人信息的地方。传统上写在对联的右联(也就是我们面对它时的右手边那张)的上方。 下款 ,就是写送礼人信息的地方。写在左联(我们面对它时的左手边那张)的下方。
记住了吗?右上,左下。这是规矩,是章法。
重头戏:给长辈的怎么写?—— 恭敬二字,值千金
给 长辈 送,这是最不能出错的环节。你的恭敬心、孝顺心,全在这几个字里头了。
-
给祖父母/外祖父母: 这是最高级别的尊敬。称呼上,可以写“ 祖父母大人 ”或者更具体点“ 爷爷奶奶大人 ”、“ 外公外婆大人 ”。后面跟的词,要用“ 敬奉 ”、“ 敬贺 ”、“ 恭贺 ”。 比如:“ 祖父母大人 敬贺 ”。 落款的 下款 ,你得自称“ 孙 ”或“ 外孙/外孙女 ”,然后写上自己的名字,最后俩字,最有分量的——“ 叩拜 ”或“ 百拜 ”。 完整一套就是:右联上写“ 爷爷奶奶大人 敬贺 ”,左联下写“ 孙儿 XX 叩拜 ”。这一套下来,老人家心里能不乐开花?那份被尊重、被惦记的感觉,比什么礼物都珍贵。
-
给父母: 和祖辈类似,称呼是“ 父亲母亲大人 ”或“ 父母大人 ”。后面同样用“ 敬奉 ”、“ 敬贺 ”。 下款自称“ 儿 ”或“ 女 ”,名字后面用“ 敬禀 ”、“ 敬上 ”。“叩拜”这个词,对父母用稍微有点太重了,但如果是在非常非常传统的大家庭,也不是不行。
-
给其他长辈(叔伯、舅姨等): 这里最容易搞混!一定要分清宗亲(同姓)和姻亲(不同姓)。
- 爸爸的哥哥:“ 伯父伯母大人 ”
- 爸爸的弟弟:“ 叔父婶母大人 ”
- 妈妈的兄弟:“ 舅父舅母大人 ”
- 妈妈的姐妹:“ 姨父姨母大人 ”称呼后面的词,用“ 敬赠 ”、“ 雅正 ”都可以。“雅正”的意思是请您指正,非常谦虚,文化人儿都爱用这个。下款呢?自称“ 侄 ”(对叔伯)、“ 外甥 ”(对舅舅阿姨),然后是名字,最后加“ 敬赠 ”或“ 拜赠 ”。
记住一个诀窍:对 长辈 ,姿态一定要放低,用词一定要谦恭。什么“大人”、“敬奉”、“叩拜”,平时说不出口的话,这时候写在纸上,就是最恰当的礼节。
平辈之间:亲切自然,又不失分寸
到了 平辈 这里,气氛就轻松多了,但也不是可以随便乱来。
-
给兄弟姐妹/堂表兄弟姐妹: 可以直接称呼关系,比如“ 兄/嫂 ”、“ 胞姐/姐夫 ”、“ 堂棣/弟媳 ”、“ 表妹/妹夫 ”,后面跟的词,可以用“ 惠存 ”、“ 存念 ”,意思就是送给你留个纪念。这两个词非常常用,几乎是万金油。 下款就写“ 弟/妹 XXX 敬赠 ”或者“ 兄/姐 XXX 贻 ”。这个“贻”字,yí,赠送的意思,用起来就比“赠”显得更有文化一点。
-
给同学、好友、同事: 这就更灵活了。 可以直接写对方的名字或号,比如“ XX 同学 ”、“ XX 兄 ”(就算对方是女的,称“兄”也是一种尊称,显得大气)、“ XX 先生/女士 ”。 后面跟的词,除了“ 惠存 ”、“ 雅存 ”,还可以用“ 雅赏 ”(请你欣赏)、“ 清赏 ”(请你品鉴)。 下款就更简单了,“ 同学/好友 XXX 敬赠 ”。
给 平辈 写,关键在于一个“雅”字。不用像对长辈那样毕恭毕敬,但要透出一种文人之间的相敬如宾,一种朋友间的亲密无间。
给晚辈:期许和关爱,都在笔尖
给 晚辈 写,比如自己的孩子、侄子外甥、学生等等,称呼就完全反过来了,要体现出长辈的慈爱和期许。
-
称呼: 可以直接写名字,比如“ XX 贤侄 ”(称赞他有才德)、“ XX 爱女 ”、“ XX 同学 ”。 后面跟的词,就不能用“惠存”了,那太客气了。要用“ 存 ”、“ 勉之 ”、“ 共勉 ”。“勉之”就是用来勉励他的意思,充满了长辈的期盼。 比如:“ XX 贤侄 勉之 ”。
-
下款: 自称关系,“ 愚叔 ”(谦称)、“ 姑母 ”、“ 老师 ”,然后是名字,最后加上“ 赠 ”或“ 贻 ”。
写给 晚辈 ,就像一位老将军在拍年轻士兵的肩膀,那份鼓励和看好,就是最好的新年礼物。
最后的唠叨:别忘了时间!
在下款的最后,别忘了写上赠送的时间。这会让这份礼物变得独一无二。最地道的写法,是用 农历干支纪年 。比如今年是甲辰龙年,就可以写“ 甲辰年新正 ”或“ 岁在甲辰孟春 ”。如果觉得太复杂记不住,写“ 二〇二四年春节 ”也完全没问题。
写 挂联 的称呼,说到底,是在写“关系”,写“人情”。它不是一个冰冷的公式,而是一份带着温度的表达。每一个称谓,每一个敬词,背后都是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系的智慧和温情。
所以,下次提笔前,别再把它当成一个任务。稍微琢磨一下,想象一下对方收到时,看到那行用心写下的小字时会心的微笑。那一刻,你就会明白,这点“小麻烦”,是多么值得。
写对了,那份沉甸甸的心意,对方隔着红纸都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