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的叫法,那当然有。比如 技术骨干 ,这词儿四平八稳,文件里、开会时用得最多。听着就像是单位的中流砥柱,没错,他们就是。但私下里,谁要是还这么一本正经地叫,那关系可就生分了。
在咱当兵的圈子里,真正的尊重,都藏在那些五花八门的“外号”里。
最顶的那一波,我们叫 兵王 。别以为“兵王”就只懂打打杀杀,那是影视剧看多了。我见过的“兵王”,有的是“驾驶王”,蒙着眼睛光听发动机“喘气”,就能判断出几缸工作不正常;有的是“修理王”,上世纪的老装备,图纸都找不着了,他能给你拆开再原封不动地装回去,性能还提升一截。这种人,就是他那个领域里的“王”,不接受任何反驳。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王”镇守一方。

再往下说,就是那些各个专业的“头块招牌”。这称呼就更具体,更有画面感了。
比如管通信的,那电路板比他女朋友的脸都熟,一根头发丝掉进去都能给你找出来,这种人,我们敬他一声 “金手指” 。手指点到哪,哪里的故障就迎刃而解。平时看着不声不响,往那一坐,烙铁一拿,整个通信站的“魂”就定下来了。关键时刻,他的手指就是战场上最可靠的“链接”。
搞机械的,尤其是那些跟坦克、装甲车、大炮打交道的,身上永远有洗不掉的油味。这种人我们叫他 “油老虎” 或者 “装备神医” 。你看着那堆钢铁疙瘩趴窝了,急得团团转,他呢,不慌不忙,叼着根烟(当然,现在不让了),这里敲敲,那里听听,然后慢悠悠地吐出一句:“小毛病,半个钟头。”那份从容和自信,比什么军令状都管用。他们是装备的“再生父母”,能把一堆“废铁”从报废边缘给拉回来。
还有些更传奇的。我们有个老士官,专门负责测绘和定位,那脑子简直就是一部活的北斗系统。往山里一钻,什么GPS、地图,都不如他那双眼睛好使。看一眼山形地貌,就能说出坐标,误差小到你不敢信。这种人,大家背后都尊称他为 “活地图” 。演习的时候,有他在,心里就踏实。
当然,随着时代变了,新词儿也多起来了。现在年轻的官兵,受网络文化影响大,也开始管那些技术牛人叫 “大拿” 或者 “大神” 。
“这事儿得找咱们连的 大拿 ,他玩这个溜得很。”
“快去请三班的 大神 过来瞅瞅,系统又崩了!”
这些词儿,听着没那么“土”,但意思是一样的,透着一股子崇拜和依赖。一个“拿”字,一个“神”字,分量够足。它代表着一种绝对的信任:只要他出手,问题就不是问题。
在我看来,最有味道的,还是那声 “老师傅” 。
这称呼,不带任何军衔色彩,却比任何军衔都重。能被叫做“老师傅”的,通常都是些上了年纪的老班长、老技师,军衔可能不算最高,但技术绝对是“镇山之宝”。他们见过的故障,比新兵吃的饭都多。他们不光会修,还会教。他们会骂骂咧咧地把你训一顿,说你“小子就知道傻用力,把这当媳妇儿疼着点”,然后手把手地教你怎么用最巧的劲儿卸下一颗最拧巴的螺丝。
他们是技术的传承者,也是部队文化的活化石。一声 “老师傅” ,里面有尊敬,有亲切,还有那么一点点撒娇式的求助。这声称呼一出口,就等于告诉对方:“我搞不定了,您老得出山了。”而那位“老师傅”,嘴上可能嫌你烦,但手上的活儿,绝对不会含糊。
所以你看, 部队技术好的人怎么称呼 ?答案太多了。从 技术骨干 的官方认证,到 兵王 的巅峰荣誉,再到 金手指 、 活地图 的专业标签,还有 大拿 、 大神 的潮流表达,以及那声沉甸甸的 老师傅 ……每一个称呼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一双双布满老茧和油污的手,一颗颗对装备、对胜利无比赤诚的心。
这些称呼,不是谁封的,是大家在一次次险重任务中,在一次次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奇迹后,心服口服叫出来的。它是一种口碑,一种战友之间最高形式的认可。
在那个铁与火的世界里,这些称呼,比奖章更有分量。因为它们代表着,在最需要你的时候,战友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的名字。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