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扬州妈妈怎么称呼我

扬州妈妈怎么称呼我?探寻亲昵的方言呼唤,感受扬州人家的温情与爱意,揭秘那些甜蜜的称谓。

小时候,最喜欢待在 扬州 外婆家。那里的空气里都飘着甜丝丝的味道,像是桂花糕,又像是外婆做的蜜汁藕。而最让我觉得特别的,就是 扬州妈妈 对外孙的各种 称呼 ,简直能把我叫成一朵花儿。

我妈,普通话那是相当标准。从小到大,她喊我都是“宝贝”、“乖女儿”,顶多心情好的时候来一句“小心肝”。但是到了扬州,到了外婆家,一切就都变了。

在扬州妈妈怎么称呼我

我记得很清楚,第一次被外婆喊“小乖乖”的时候,我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我那时候大概五六岁,正是臭美的年纪,总觉得自己是个小大人了。“小乖乖”?这也太幼稚了吧!

结果,外婆完全没理会我的抗议,继续用各种叠字词轰炸我。什么“小囡囡”、“小宝宝”、“小咪咪”,有时候高兴了,还会来一句“小甜甜”,把我雷得外焦里嫩。

一开始我是拒绝的。我妈也觉得有点好笑,说:“你外婆呀,就喜欢这样叫孩子,改不了的。”

后来,我慢慢习惯了。甚至觉得,这些 称呼 里,带着一种特别的爱意。那是只有 扬州妈妈 才有的,软糯糯、甜腻腻的爱。

我发现, 扬州 人真的很喜欢用叠字。蔬菜是“青菜菜”、“萝卜卜”,水果是“苹果果”、“香蕉蕉”,连骂人都是“坏蛋蛋”。

而对于孩子,那更是恨不得把所有美好的词语都叠起来用。这大概是 扬州妈妈 表达爱的一种方式吧。

除了叠字, 扬州 称呼 里还常常带着一些地方特色。比如“小阿呆”,听起来好像在骂人,其实是很亲昵的叫法,带着一种宠溺的味道。还有“小赖皮”,也不是真的说孩子赖皮,而是觉得孩子调皮可爱。

我记得有一次,我偷偷把外婆藏起来的桂花糖都吃了,结果被她发现了。她指着我的鼻子,笑着说:“你这个小赖皮!看我不打你!”结果,她根本没舍得打我,只是轻轻地拍了一下我的屁股。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孩。

长大以后,我离开了 扬州 ,很少再回去。但是,那些 扬州妈妈 称呼 ,却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

每次听到别人用叠字词,我都会想起外婆,想起 扬州 的夏天,想起桂花糖的味道。

现在,我也成了一个妈妈。我有时候也会学着 扬州 外婆的样子,用叠字词来喊我的孩子。虽然我的普通话还是很标准,但是,我知道,在这些软糯糯的 称呼 里,藏着我对孩子最深的爱。

我想,这大概就是一种传承吧。从 扬州妈妈 那里学来的,爱的传承。

而且,我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喜欢那些曾经觉得幼稚的 称呼 了。“小乖乖”、“小囡囡”,这些词语里,充满了童年的回忆,充满了外婆的爱。

它们不仅仅是 称呼 ,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文化的传承。

我甚至开始觉得, 扬州妈妈 的这些 称呼 ,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它们不仅仅是甜,更是暖,暖到心里去。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有一天,我能回到小时候,我一定要对外婆说:“外婆,你多叫我几声‘小乖乖’吧!我爱听!”

因为我知道,那些 称呼 里,藏着她对我最深的爱。而这份爱,将永远伴随着我,温暖着我。

而关于“你”,一个在 扬州 长大的孩子,那些 扬州妈妈 们,又会怎么 称呼 你呢?

或许是“小宝啊”,带着一种呵护与期望;或许是“小满儿”,寄托着丰收与喜悦;又或许,只是简单一句“阿囡”,就足以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乡音与亲情。

不管是什么样的 称呼 ,都一定饱含着 扬州妈妈 们对你深深的爱意和祝福。因为,在她们眼中,你永远是那个需要呵护、疼爱的孩子。

记住这些来自 扬州 的温暖 称呼 吧,它们是你与故乡、与亲人之间最甜蜜的联系。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