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这称谓的问题,真是一门学问。 家公 那边,我自然是 媳妇 。可到了我外孙这儿,我就成了 姥姥 。这两种身份,截然不同,代表着两段关系,也承载着不同的情感。
初为人媳时,心里那叫一个忐忑。喊“爸”、“妈”的时候,总觉得舌头打结,生怕叫错了,又怕叫得不够亲热。记得第一次去 家公 家,他老人家正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眯着眼睛,看起来特别慈祥。我鼓起勇气,喊了一声“爸”,他乐呵呵地应了,还拉着我的手,说:“哎,来了就好,来了就好。”那一刻,心里暖暖的,所有的紧张都烟消云散了。
婆媳关系、翁婿关系,自古以来就是家庭里微妙的存在。我呢,也算是幸运,遇到了一个开明的 家公 。他从来不干涉我和我老公的生活,反而经常给我们一些建议,但从不强求。逢年过节,他总是早早地准备好各种好吃的,还特意问我喜欢吃什么,让我在这个家里,感受到了温暖和归属感。说实话,比起“婆媳矛盾”的戏码,我更觉得和 家公 相处像父女,他像长辈一样疼爱我。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也当了 姥姥 。我的小外孙,简直就是我的心头肉。每次看到他,我的心都软成了一滩水。他呀,小小的,软软的,一笑起来,眼睛弯弯的,特别可爱。他刚学会说话的时候,咿咿呀呀地喊我“ 姥姥 ”,那声音,甜得能把人融化。
我记得很清楚,第一次听到他喊我“ 姥姥 ”,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抱着他,坐在摇椅上,轻轻地摇晃着。他突然转过头,看着我,含糊不清地喊了一声“ 姥姥 ”。我当时就愣住了,眼泪一下子就涌了上来。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幸福,是一种血脉相连的感动。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 姥姥 。
这两个称谓,媳妇,姥姥,对我来说,意义非凡。一个是婚姻的开始,一个是生命的延续。 家公 眼中的 媳妇 ,是家庭的新成员,是儿子生命中的伴侣。 外孙 口中的 姥姥 ,是慈祥的长辈,是爱的港湾。
有时想想,这人生的角色转换,真是奇妙。曾经的我,是父母的女儿,是丈夫的妻子,如今,我又成了 家公 的 媳妇 , 外孙 的 姥姥 。不同的身份,赋予了我不同的责任和使命,也让我体会到了不同的人生滋味。
当然,这两个称谓,也并非总是充满甜蜜。作为 媳妇 ,我也有犯错的时候,也有和 家公 意见不合的时候。但幸运的是,我们都能够坦诚沟通,彼此理解。作为 姥姥 ,我也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有时候想多陪陪 外孙 ,却因为工作或其他原因而无法实现。
不过,总的来说,我还是很享受这两种身份。作为 媳妇 ,我努力做一个好妻子,好儿媳,让 家公 放心,让老公安心。作为 姥姥 ,我尽我所能地去爱我的 外孙 ,给他最好的陪伴,最好的爱。
其实,称谓只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称谓背后所代表的情感和责任。无论是 媳妇 ,还是 姥姥 ,我都希望能够用我的爱和付出,让我的家庭更加幸福,更加美满。这大概,就是我对这两个称谓,最深刻的理解和诠释吧。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