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局的同志怎么称呼自己

邮局的同志怎么称呼自己?揭秘邮政内部称谓,带你了解邮局人的日常用语和那些不为人知的行内“黑话”。

“喂,老李,帮我查下昨天那件挂号信到了没?”这是我爸,一个在邮局干了快三十年的老邮递员,每天早上雷打不动的一句开场白。他对着电话那头喊“老李”,语气熟稔得像自家兄弟。

邮局的同志怎么称呼自己 ?这个问题问得好。其实,在邮局这个特殊的系统里,称谓可不是简单的“同志”二字就能概括的。它像一张复杂的网,织着资历、职位、地域,甚至个性。

邮局的同志怎么称呼自己

像我爸这种,干了一辈子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信件、包裹打交道,所以大家私底下都叫他“老邮”。这“老”字,带着亲切,也带着尊敬。别看他每天风里来雨里去,穿梭在大街小巷,但他心里,对这份工作,那是真爱。

年轻一点的,刚进邮局的,那就花样多了。有的直接叫名字,简单直接;有的,会带上姓,显得正式一点,比如“小王”、“小张”。还有些,会根据工种来区分。在营业窗口的,可能会被叫做“前台”,负责分拣的,就叫“分拣员”。但这些,都只是对外用的。

内部呢?嘿,那可就精彩了。

我记得小时候,经常跟着我爸去邮局玩。那时候,最喜欢听他们聊天。什么“妥投率”、“揽收量”、“封发作业”,听得我云里雾里。现在想想,这些都是邮局的“行话”。

“妥投率”,就是邮件成功送达的比例。这可是衡量一个邮递员工作的重要指标。我爸每次回来,都要跟我妈念叨几句今天的“妥投率”怎么样,有没有被投诉。

“揽收量”,指的是揽收的邮件数量。这关系到邮局的业绩,也关系到大家的奖金。所以,每天早上,大家都会互相鼓励,争取多揽收一些邮件。

“封发作业”,是指将邮件进行分拣、封装、发运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非常繁琐,需要高度的准确性和效率。

除了这些专业术语,邮局内部还有一些有趣的“昵称”。比如,有些老员工,因为对业务特别精通,会被大家尊称为“活地图”,因为他们对各个地区的邮政编码、街道名称都了如指掌。还有些人,因为性格开朗,乐于助人,会被称为“开心果”。

当然,也有一些不太好听的称谓,比如“老油条”,指的是那些工作态度不够积极,喜欢偷懒的员工。但这种称谓,一般只会在私底下说说,不会摆在明面上。

还有,邮局内部也很讲究地域观念。不同地方的人,可能会形成自己的小圈子。比如,来自同一个县城的,会互相照顾,互相支持。他们可能会用家乡话交流,或者一起吃饭、唱歌。

话说回来, 邮局的同志怎么称呼自己 ,其实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它取决于具体的场合、对象、关系,甚至心情。

有一次,我问我爸:“爸,你最喜欢别人怎么称呼你?”

他想了想,笑着说:“只要是真心实意尊重我的,叫我什么都行。”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称谓,只是一种形式。真正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理解。在邮局这个大家庭里,大家都怀着对工作的热爱,对彼此的关怀,共同守护着千家万户的沟通桥梁。

现在,我也经常去邮局找我爸。我会大声喊他:“老邮,我来啦!”他会笑着迎接我,然后给我讲一些邮局里的趣事。这些故事,让我更加了解他,也更加理解邮局这个特殊的行业。或许有一天,我也会像他一样,成为一名光荣的“邮局人”。到时候,我也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称呼身边的同事,去传递这份温暖和情谊。

邮局,不仅仅是一个工作场所,更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地方。那些看似普通的称谓,背后蕴藏着深厚的情感和故事。它像一条纽带,连接着邮局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邮局人的这份坚守和奉献,永远不会改变。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