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前,这声“爸妈”或者“叔叔阿姨”可不是随便喊的!叫得好了,直接加十分,未来婆婆岳母看你都自带滤镜;叫砸了?那可就尴尬了,第一印象分直接打折。我跟你说,这绝对是个技术活!
先说说我哥们老王,那家伙,贼精明!第一次见未来岳父岳母,愣是把人家哄得团团转。怎么做到的?人家可没傻乎乎地直接“叔叔阿姨”喊上去。老王提前做足了功课,知道岳父喜欢书法,岳母爱养花,见面的时候,直接从这两个点入手。
“王叔,您这字写得真漂亮,这《兰亭序》的意境都出来了,一看就是下了苦功夫的!”

“阿姨,您这兰花养得真好,花开得这么艳,肯定没少花心思吧?”
你看,人家这叫“投其所好”,先拉近距离,再顺势叫“叔叔阿姨”,自然多了,也显得真诚。
再说说我一朋友小丽,她第一次见男方父母,紧张得不行。本来想叫“叔叔阿姨”,结果一张嘴,硬生生卡壳了,喊成了“您…您好”。当时就把自己给窘死了。还好,男方爸妈人挺好,笑着说:“没事没事,慢慢来。”
所以啊,这第一次见面,心态很重要。别把自己搞得太紧张,放松点,真诚一点,比什么都强。
那么,到底该怎么称呼呢?这还真得分情况讨论。
-
如果对方父母比较开明,也比较年轻 :你可以选择比较随意的称呼,比如“叔叔阿姨”、“伯父伯母”。或者,如果知道对方父母的职业或者兴趣爱好,也可以用职业或者兴趣爱好来称呼,比如“老师”、“王工”等等。记住,眼神要真诚,笑容要灿烂!
-
如果对方父母比较传统,也比较年长 :那就得注意礼节了,最好选择比较正式的称呼,比如“伯父伯母”、“xx爸爸、xx妈妈”。当然,如果对方父母主动让你改口叫“爸妈”,那你就赶紧顺着杆往上爬,别犹豫!
-
如果对方父母是知识分子,比较注重文化修养 :那你在称呼的时候,可以稍微带点“文化味”,比如“先生”、“夫人”。或者,引用一些诗词歌赋,来表达你的敬意。当然,这得看你自己的文化底蕴够不够了,别弄巧成拙,反而显得low了。
-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对方父母离异了 :这种情况就比较复杂了,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再决定怎么称呼。一般来说,可以先称呼“阿姨”、“叔叔”,等关系更亲密了,再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称呼。
当然,以上只是一些普遍的建议,具体情况还得具体分析。最重要的是,你要用心去感受,用真诚去打动对方。记住,称呼只是一种形式,真正重要的是你的态度和行为。
我见过最尴尬的场景,莫过于一个哥们,第一次见女方父母,全程低头玩手机,对人家父母爱答不理的。就算他喊“爸妈”,人家也不会真心接受他。
所以,别光想着怎么称呼,更重要的是,你要展现出你的真诚、你的责任感、你的担当。让对方父母看到你的优点,感受到你的诚意,这才是最重要的。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要尊重对方的习俗和习惯。有些地方,对称呼是很讲究的,如果你不了解当地的习俗,很容易闹出笑话。所以,最好提前向你的伴侣了解清楚,免得踩雷。
我认识一对情侣,男方是北方人,女方是南方人。第一次见女方父母,男方直接喊“阿姨”,结果把女方妈妈给惹生气了。因为在女方老家,只有晚辈才能喊长辈“阿姨”,同辈之间是不能这样称呼的。
你看,细节决定成败啊!
所以,结婚前称呼对方父母,绝对不是一件小事。你需要认真对待,用心准备,才能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为你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我的建议是: 真诚第一,尊重为上,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应变 。
别想着投机取巧,也别想着一劳永逸。每一次见面,都是一次新的考验。你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赢得对方父母的认可和喜爱。
最后,祝你成功!祝你早日喊出那声温暖的“爸妈”!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