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该怎么称呼你们”:村民视角下的称谓选择与乡村人情

村干部,该怎么称呼你们?这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可真要说清楚,还真是门学问。往小了说,不就一个称呼嘛,随便叫叫得了。往大了说,这称呼里,可藏着老百姓对村干部的期盼、信任,甚至,还有那么一丝小心翼翼的试探。

要我说,这事儿啊,得看人,看事儿,看地方。

先说说“人”。咱农村人,讲究的就是一个实在。要是村干部人好,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事,那叫啥都顺耳。就拿我老家的老支书来说吧,那人,没啥架子,成天穿着沾泥巴的解放鞋,谁家有个难事,他跑得比谁都快。我们村里人,都亲切地叫他“老哥”。这“老哥”里头,带着尊重,带着亲近,也带着感激。

“村干部该怎么称呼你们”:村民视角下的称谓选择与乡村人情

可要是村干部,一天到晚摆官腔,啥事儿都推三阻四,那就算你官再大,老百姓心里也瞧不起你。这种人,你叫他“村长”、“书记”,他听着可能挺舒服,可老百姓心里,指不定怎么骂你呢。

再说说“事儿”。这称呼,还得看你办的是啥事儿。要是你帮老百姓解决了大难题,比如修了路,引了水,那老百姓自然会对你心存感激。这时候,你就算啥也不说,老百姓也会主动喊你“恩人”、“大好人”。

可要是你办的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比如调解个邻里纠纷,那你也别指望老百姓对你感恩戴德。这时候,你还是老老实实地做你的“村干部”吧。

还有,得看看“地方”。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不一样,称呼也自然不一样。有些地方,习惯叫村干部“当家的”、“掌柜的”,这带着一种信任和依赖。有些地方,则喜欢直呼其名,显得亲切随意。

我记得,小时候,我们村有个新来的村主任,是城里下来的。刚开始,他特别在意别人怎么称呼他,总是板着脸,要求大家叫他“主任”。可时间长了,他发现,老百姓根本不吃他那一套。后来,他慢慢地放下了架子,学着说地道的方言,帮老百姓干实事。慢慢地,老百姓也接受了他,开始亲切地叫他“老X”。

所以说,这称呼啊,不是村干部自己说了算的,是老百姓用脚投票,用真心换来的。

我个人觉得,村干部,最重要的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你是老百姓选出来的,是为老百姓服务的。你不是官老爷,你是老百姓的贴心人。你要想赢得老百姓的尊重,不是靠官腔,不是靠权力,而是靠你真心实意的付出。

你要是能做到这一点,那老百姓自然会给你一个最合适的称呼。这个称呼,可能不是最响亮的,但一定是包含着真情实感的。

其实啊,我们这些老百姓,要求真不高。我们不希望村干部高高在上,只希望你们能多听听老百姓的心声,多为老百姓办实事。我们希望你们能和我们打成一片,成为我们的朋友,我们的亲人。

所以,村干部,你们自己想想,你们想让老百姓怎么称呼你们?是想听那些虚头巴脑的官称,还是想听那些带着泥土味的亲切称呼?

反正,我是觉得,只要你们心里装着老百姓,老百姓自然会给你们一个最真诚的答案。这答案,不是写在纸上的,而是刻在老百姓心里的。这答案,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有力量。

哎,说了这么多,也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听进去。反正,我是真心希望,咱们的村干部,都能成为老百姓心中的好干部。这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至于称呼嘛,那都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