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说真的,每次家庭聚会都像一个定时炸弹。你眼瞅着那个满地乱跑、口齿还不太伶俐的小家伙,被他爸妈——也就是我那表哥表嫂——推到你面前,然后用那种既期待又带着点“求你给点面子”的眼神看着你,再对着孩子说:“快,叫人!看这是谁?”
空气瞬间凝固。
小家伙眨巴着他那双清澈但充满困惑的大眼睛,看看我,再看看他爸妈,嘴巴张了半天,最后可能挤出一个“叔……叔?”。

他爸妈的脸上掠过一丝尴尬,而我,一个三十出头,自觉心态还停留在“哥们儿”阶段的大龄青年,内心已经上演了一出关于 表姨的孙子怎么称呼我 的史诗级灾难片。
说真的,这问题听起来就像脑筋急转弯。表姨,我妈的姐妹的女儿,也就是我的表姐或表妹。不对,表姨是我妈的表姐妹。好吧,我妈的表姐的儿子,那就是我的表哥。我表哥的儿子……我的天,这关系链条已经长得可以当跳绳使了。
我们先来解决这个技术性难题。按照那本可以当传家宝的《亲属称谓大全》, 表姨的孙子怎么称呼我 ,标准答案应该是: 表舅公 。
表!舅!公!
你听听这三个字。每一个字都像一块沉甸甸的砖头,砸在我年轻(自认为)的灵魂上。“公”这个字,在我印象里,是跟我爷爷那一辈挂钩的。是那种坐在藤椅上,摇着蒲扇,眯着眼睛听收音机里咿咿呀呀唱戏的老人家。是我小时候过年磕头,能从他那满是皱纹的手里接过一个厚厚红包的慈祥存在。
可我呢?我还在为下个月的花呗发愁,晚上还跟朋友开黑打游戏,看到喜欢的球鞋发售还会激动得睡不着觉。你现在让我一步到位,直接晋升到“公”字辈?这跨度,比从地球到月球还离谱。我感觉我的人生进度条被谁恶意快进了五十年。
这称呼,听着是不是就透着一股子尘封的、老派的味儿?它属于那种黑白全家福,照片上的人个个表情严肃,穿着中山装或者旗袍,背景是雕花木窗。而我们这一代,家庭聚会是什么样?是大家瘫在沙发上各自刷手机,点一桌子外卖,孩子们在旁边用iPad看动画片。在这样的场景里,你突然让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对着一个穿着卫衣牛仔裤、头发可能还染着色的我,毕恭毕敬地喊一声“ 表舅公 好”,这画面,不觉得诡异吗?孩子叫得别扭,我听着也头皮发麻。
其实吧,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称谓问题了。它背后,是我们这一代人与传统家庭伦理之间的一道巨大的鸿沟。
我们是特殊的一代。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亲戚关系网就异常简单。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伯伯姑姑舅舅阿姨,到我们这就差不多到头了。哪像我爸妈那辈,兄弟姐妹一大堆,光是表亲就能凑好几桌麻将。他们的童年,就是在这种盘根错节的亲戚关系里打滚长大的,那些复杂的称谓,是刻在他们DNA里的东西。
而我们呢?我们习惯了简化。关系远一点的,统称“叔叔”“阿姨”,再近一点的,直接喊“哥”“姐”。简单,高效,还显得亲切。突然冒出来一个“表舅公”,就像在用惯了智能手机的时代,硬塞给你一个需要手摇发电的大哥大,告诉你:这才是正统。
所以,当 表姨的孙子怎么称呼我 这个问题摆在面前时,我看到的不是一个答案,而是一种文化上的“水土不服”。
那个小家伙,他可能连“舅舅”和“叔叔”的区别都还没搞明白,你让他去理解“表”、“舅”、“公”这三层递进关系,这简直是超纲题。他能怎么办?他也很无辜啊。最后的结果,往往就是我赶紧打圆场:“没事没事,叫舅舅就行,叫舅舅!”
然后他爸妈如释重负,小家伙也顺利地喊出一声清脆的“舅舅”,皆大欢喜。
可事情就这么结束了吗?并没有。
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刻,我偶尔会琢磨,就这么简化了,是不是也丢了点什么?那些古老的称谓,它不仅仅是一个代号,它背后是一整套秩序、一种家族的认同感、一种血脉相连的仪式感。每一个称谓,都精确地定位了你在家族这张大网中的坐标。你从哪里来,你属于哪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而现在,我们这张网,越来越松散,线头也越来越少。我们跟亲戚的联系,可能就只剩下过年时那个几百人的微信群,和偶尔在朋友圈的点赞之交。我们不再需要那些复杂的称谓来维系关系,因为关系本身,就已经变得简单,甚至淡薄。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 表姨的孙子怎么称呼我 ?
标准答案是 表舅公 。一个听起来让我老了三十岁的称呼。现实中的答案可能是“舅舅”,甚至是我名字后面加个“哥哥”。一个模糊但亲切的叫法。
而我心里的答案,其实更复杂。我有点抗拒“表舅公”这个称呼带来的暮气沉沉,但又隐隐觉得,当这个称呼和它所代表的亲族文化彻底消失时,我们会不会也变得更加孤单?就像一棵大树,枝叶都还在,但连接枝叶的那些脉络,却慢慢枯萎了。
或许,最好的方式,是抱着一种轻松而温情的态度去看待它。
下次再见到那小家伙,如果他爸妈还坚持,我可能会笑着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用一种开玩笑的语气说:“来,叫一声‘表舅公’听听,叫对了,给你个大红包。”
他可能会歪着头,奶声奶气地喊一声“表…舅…公…”,然后我们都会笑起来。这一声称呼,不再是沉重的枷锁,而是一个有趣的互动,一个连接过去和现在的瞬间。
至于他平时怎么叫,就随他去吧。毕竟,称呼只是一个符号,真正重要的,是符号背后那份需要我们用心去维系的,越来越珍贵的亲情。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