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急着喊“骗子”。
太肤浅了,真的。用一个简单的标签去定义这类人,就像试图用一个词来形容宇宙,除了暴露自己的懒惰,啥也说明不了。他们是一群复杂的生物,是人性的高光与暗角的混合体,是行走在现实与幻梦钢丝上的杂技演员。
要我说,最贴切的,也是我最爱用的一个称呼,是—— 画饼艺术家 。

你注意,是“艺术家”。他们手里的饼,往往不是粗制滥滥造的,而是倾注了心血、技巧和澎湃情感的“作品”。你见过吗?那种在小会议室里,或者就在咖啡馆的一角,明明环境嘈杂,他的眼神里却能闪烁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光芒,声音不高,但每个字都像锤子,精准地砸在你心底最柔软、最渴望被点燃的地方。他描述的未来,不是冷冰冰的数据和规划,而是一幅幅生动的、让你能身临其境的画面。他讲的不是“我们明年要达到一千万营收”,而是“想象一下,三年后,我们站在纳斯达克的钟楼下,你回头看看今天,会不会感谢自己这个疯狂的决定?”
那一刻,你闻到的不是饼香,是 梦想本身的味道 。他们是情绪的大师,是希望的布道者。他们深谙人性,知道你渴望什么,恐惧什么,什么词能点燃你,什么承诺能让你甘心奉献。这,不是艺术是什么?
当然,这个群体内部,流派众多,段位分明。
往下走一个层级,是大家在职场里最常见到的—— PPT战神 。
这类人,通常盘踞在各大公司的会议室里。他们的“饼”,封装在精美绝伦的PPT里。每一页都逻辑清晰,色彩搭配高级,动画效果丝滑。他们嘴里吐出的词,都是经过精心包装的:赋能、闭环、抓手、颗粒度、顶层设计、底层逻辑……他们能把一个简单的“多找几个客户”,升华为“构建多维用户触点矩阵,实现全渠道流量价值的最大化渗透”。
你坐在下面,感觉自己智商受到了碾压,好像不跟着他干,就是与时代脱节,就是愚昧无知。他的饼,或许不那么“香”,但它看起来特别“真”,特别“科学”。你甚至都不好意思去质疑,因为你连他的术语都没完全听懂。 PPT战神 的核心武器,是用信息差和专业壁垒,为你搭建一个看似坚不可摧的空中楼阁。你爬上去了,才发现脚下空空如也。
再往上一个段位,那就是 概念炼金术士 了。
这帮人,已经不满足于画一个具体的饼了。他们直接重新定义做饼的原料和烤箱。Web3.0、元宇宙、私域流量、AIGC颠覆……每一个风口,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他们能从最习以为常的事物中,“蒸馏”出全新的、让你不明觉厉的概念。我见过一个哥们儿,两页PPT,愣是把一个平平无奇的社区团购,说成了“基于LBS的邻里关系重构与C2M新零售闭环”。我当时就坐在下面,一边点头,一边怀疑人生。
概念炼金术士 卖给你的,已经不是一个未来的可能性了,而是一种“认知”。他们让你相信,你所掌握的,是下一个时代的财富密码。你不是在为他工作,你是在参与一场伟大的社会实验,是在推动人类的进步。这种饼,毒性最强,因为它直接作用于你的大脑,让你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
但是,咱们得说点实在的。光环之下,阴影滋生。
有一种人,杀伤力最大,我叫他们 精神股东PUA大师 。
前面几种人,画的饼,好歹是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这种人,他的所有“艺术”,最终指向的,是你个人。他们画的饼,不是公司的未来,而是“你的未来”。“小王啊,我看你很有潜力,这个项目做成了,你就是公司下一个副总。”“跟着我好好干,两年,保证让你在北京买上房。”
他们擅长将公司的利益,巧妙地偷换成你个人的荣辱。他们给你画的饼,外面裹着一层名为“器重”和“栽培”的糖衣。他们不是给你一个未来的承诺,而是给你一个“身份”——“核心骨干”、“未来合伙人”、“我最信任的人”。然后,让你顶着这个虚无的身份,心甘情愿地996,无偿加班,“为梦想发电”。当你身体被掏空,价值被榨干,他会轻飘飘地告诉你:“年轻人,要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嘛,平台给你的成长还不够吗?”
这时候的饼,就不再是艺术品了,而是 彻头彻尾的毒药 。
写到这儿,你可能觉得我太刻薄了。难道所有画大饼的人,都心怀鬼胎吗?
当然不是。
还有一种人,我们必须将他们区分开来。他们是—— 真正的梦想家 。
他们的饼,画得可能比任何人都大,都离谱。马斯克当年说要搞可回收火箭,乔布斯说要用一部手机改变世界,在当时听起来,哪个不像是天方夜谭?他们和前面那些人的根本区别在于:
第一,他们自己是 第一个、也是最虔诚的信徒 。他们画的饼,首先是用来喂饱自己的。他们对那个未来笃信不疑,愿意为此押上自己的一切——时间、金钱、名誉。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他们真的挽起袖子在做饼 。他们不光说,他们还玩了命地干。他们会告诉你我们要去月球,同时也会让你看到他们正在笨拙但坚定地拧着火箭的每一颗螺丝。他们的饼,是用汗水、失败和不眠不休的夜晚,一点点和出来的面。
所以,“最能画大饼的人”怎么称呼,其实没那么重要。 画饼艺术家 、 PPT战神 、 概念炼金术士 ,还是 精神股东PUA大师 ,这些都只是标签。
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心里那杆秤。
下次再有人给你递上一张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大饼”时,别急着张嘴。先眯起眼睛,仔细看看递饼的那个人。
看看他的眼睛里,闪烁的是算计的精光,还是梦想的火焰?
再看看他的双手,是干干净净、只会指点江山,还是沾满了和面的面粉和机油?
这,比任何称呼都重要。毕竟,你是想吃一口能充饥的馒头,还是愿意追逐那张可能永远也吃不到、但闻起来香得要命的“大饼”?
这选择,终究是你自己的。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