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这人啊,一旦谈起恋爱、入了围城,嘴巴里蹦出来的称呼,可就大不一样了。同一个“对象”,在这儿叫“宝贝”,在那儿可能就成了“老伴儿”,甚至还有人管另一半叫“猪猪”。你说奇怪不奇怪?这不光是语言习惯的事儿,里头,藏着多少只有他们自己才懂的甜蜜,多少个地域特有的风俗人情,还有那份独属于俩人的“暗号”。我琢磨着,这称呼啊,简直就是一张无形的“爱情地图”,每一点,都标记着不同的风土人情和情感深度。
要我说,这事儿真挺有意思的。你看咱们北方,特别是东北那旮旯,那种亲昵,是带着一股子烟火气的。什么 “老伴儿” 啊, “孩儿他爸”、“孩儿他妈” 啊,听着好像是老夫老妻才用,可你别说,很多小年轻,刚谈恋爱没多久,也开始这么喊上了。那意思,就是奔着一辈子去的,带着点过日子的踏实劲儿,没那么多花里胡哨,但透着一股子实实在在的亲近。我有个东北哥们儿,他对象比他还小两岁呢,结果俩人一吵架,他气急败坏地喊:“你个死老伴儿!”听得我直乐,那不是骂人,那是宠溺到骨子里的气急败坏。还有那句 “我们家那口子” ,更绝了,不分男女,直接把对方划进自己地盘儿,带着点私有财产的傲娇劲儿,特地道,特有画面感。北京爷们儿呢,爱叫 “媳妇儿” ,那“儿”化音一拖,透着一股子懒洋洋的疼爱。女的管男的叫 “爷们儿” ,那可是带着点崇拜,也带着点撒娇的意味,特带劲儿。
再往南瞧瞧,到了上海、江浙一带,画风一下子就变了。这里的称呼,多半带着点 “软糯” 和 “洋气” 。 “亲爱的” 这词儿,在这里简直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万能胶”,上至七老八十,下至刚牵手的小情侣,张口就是“亲爱的”,听起来温温柔柔的。女孩子叫男朋友 “宝贝” 的也多,那嗲劲儿,仿佛能融化人心。上海还有个特别的词儿,叫 “囡囡” ,虽然通常是长辈叫小女孩儿,但有些男人对老婆,也会带点宠溺地喊一声“囡囡”,那种把对方当孩子疼的劲儿,隔着老远都能感受到。我大学室友就是上海人,他每次给女朋友打电话,开头必是“侬好,宝贝”,听得我们这些糙汉子直起鸡皮疙瘩,可架不住人家甜啊!在广东,特别是粤语区, “老公”、“老婆” 这两个词,就特别地生活化,几乎人人都用,没有那种正式感。更亲密的,可能就直接叫 “BB” (粤语发音,宝贝),那种撒娇的味道,真是甜到掉牙。我有个广东朋友,有次她老公给她发微信,一个字没说,直接发了个“BB”表情包,把我看得一愣一愣的,这算是极致的宠溺和偷懒了。

转头再看看西南地区,四川、重庆的称呼,那可真是充满了 “麻辣鲜香” 的地域特色。 “婆娘” 和 “老汉儿” ,听起来有点粗犷,但骨子里透着的是相濡以沫的踏实和接地气。我听过一个重庆大爷,一边骂老婆“你个瓜婆娘”,一边把剥好的橘子塞她手里,那矛盾又和谐的画面,绝了!更普遍的,年轻人喜欢管对象叫 “娃儿” ,你没听错,就是“孩子”的那个“娃儿”。但这可不是贬义,那是带着疼惜、带着点长辈对晚辈的宠爱和责任感,或者说,是一种独特的昵称。比如男人会叫自己女朋友“妹儿”(mei er),女人叫男朋友“哥儿”(ge er),这种带着方言的韵味,听起来特别亲切,又透着一股子俏皮劲儿。有时候,简单的 “幺妹儿” 、 “幺哥” ,更是把那份独有的巴适安逸和亲近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然,咱们国家这么大,每个地方都有它独特的 “爱情密码” 。像湖南湖北,不少地方会管女孩子叫 “妹坨” ,男孩子叫 “伢子” ,带着一股子灵秀和泼辣劲儿。西北汉子们,比如陕西,那句 “婆姨” ,一听就带着黄土高坡的豪迈和对女人的看重,跟 “爷们儿” 搭一对,简直是绝配。福建沿海,尤其是潮汕地区,有些老一辈人还会用类似 “内人”、“外子” 这样的称呼,透着一股子传统和庄重,但私下里,也可能用方言里更私密的称谓,比如把妻子叫成 “亩” (mu,与“某”同音),把丈夫叫成 “囝” (gan,孩子的意思),是不是听起来特别有意思?这真是把对方当成了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种深深的依恋感。
除了地域特色,现代社会,随着网络和流行文化的渗透,称呼也越来越“百变”。 “CP” 这个词,早就从二次元走进了现实,不少情侣乐此不疲地自称“XX CP”。还有那各种叠字昵称,什么 “宝宝” 、 “贝贝” 、 “亲亲” ,甚至 “猪猪” 、 “狗狗” ,听着虽然有点“肉麻”,但这恰恰是属于他们俩的 “甜蜜信号” ,外人听起来可能觉得奇怪,但对于当事人来说,那简直就是爱的代名词,是关系亲密的最佳证明。你还会发现,很多人特别喜欢把对方的名字拆开,或者加上一个“儿”字,比如“小明儿”、“丽丽儿”,或者直接一个 “小名” ,那种从孩提时代就带着的亲昵感,延续到爱情里,是种特别的温情。
说到底,这些林林总总的称呼,不就是人类情感表达的万花筒吗?它们是语言的艺术,更是心灵的投射。一个简单的昵称,承载着你们俩的专属记忆,是无数次耳边低语的凝结,是只有你们才懂的 “爱的语言” 。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甚至一个不经意的“喂”,只要带着那份独有的默契和温度,就足以胜过世间一切华丽的辞藻。这不就是爱情最动人的地方吗?它不用多宏大,不用多轰轰烈烈,往往就藏在那一句句、一声声,带着地域气息、带着个人印记、带着 “我们专属” 味道的称呼里。所以啊,别小看这些称呼,它们是爱情里最不起眼,却也最坚实、最有味道的砖瓦。它们构建起一个只属于你们的 “爱的小世界” ,牢不可破,而且,越叫,就越甜,越叫,就越深情。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