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和爸爸怎么称呼对方?揭秘家庭亲情称谓,探寻背后温暖故事

我的 奶奶 ,一个裹着小脚,一辈子没出过村的老太太,她的世界很小,小到只有家里的几亩田地,和厨房里那口永远热气腾腾的大锅。而我的 爸爸 ,一个走出农村,在大城市扎根的男人,他的世界很大,大到我有时候都觉得他离我很远。

这两个人,生命里最重要的两个人,他们之间,又是怎么称呼对方的呢?

我小时候,经常坐在 奶奶 的腿上,听她絮絮叨叨地讲故事。那时候,我最爱问的就是这个问题:“ 奶奶 ,你叫 爸爸 什么呀?”

奶奶和爸爸怎么称呼对方?揭秘家庭亲情称谓,探寻背后温暖故事

奶奶 总是笑眯眯的,用她那带着浓重乡音的普通话说:“我叫他‘狗剩’。”

“狗剩?”我瞪大了眼睛,觉得这个名字土得掉渣。 爸爸 那么威风,怎么会有这么个小名?

奶奶 看出了我的疑惑,就笑着解释:“这名字啊,是以前日子苦,怕孩子养不活,就取个贱名,好养活。”

原来如此。

后来,我长大了,也问过 爸爸 这个问题:“ 爸爸 ,你叫 奶奶 什么呀?”

爸爸 想了想,说:“我叫她‘娘’。”

“娘?”我心里想,这倒是挺正常的。

可是,后来我才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爸爸 很少当着我的面叫 奶奶 “娘”。他总是用一些含糊不清的称呼来代替,比如“喂”、“哎”、“那个”。

一开始,我以为 爸爸 是嫌“娘”这个称呼太土气,配不上他的身份。毕竟,他现在是公司的领导,是见惯了大场面的人。

可是,后来我渐渐明白了, 爸爸 不是嫌弃,而是……不知道该怎么叫。

爸爸 奶奶 之间,隔着一道深深的鸿沟。这道鸿沟,是时代造成的,是生活经历造成的,也是性格造成的。

奶奶 的世界很小,她不懂 爸爸 在城市里打拼的艰辛,不懂他的压力,不懂他的梦想。她只会关心他吃饱了没有,穿暖了没有,有没有按时回家。

爸爸 的世界很大,他忙于工作,忙于应酬,忙于在这个残酷的社会里生存下去。他没有时间去了解 奶奶 的想法,没有时间去照顾她的感受,甚至没有时间回家看看她。

他们之间,很少交流,也很少沟通。他们彼此关心,却又彼此疏远。

我曾经试着去弥合他们之间的裂痕。我会在 爸爸 回家的时候,拉着他去 奶奶 的房间,陪她聊聊天。我也会在 奶奶 爸爸 的时候,给她打电话,让她听听 爸爸 的声音。

可是,我发现,我的努力收效甚微。他们之间的隔阂太深了,不是我一个人能够改变的。

记得有一次,过年的时候, 爸爸 带着我回老家。 奶奶 很高兴,忙前忙后地给我们准备年夜饭。

吃饭的时候, 爸爸 喝了很多酒。他突然站起来,对着 奶奶 说:“娘,我敬你一杯。”

奶奶 愣住了,她放下筷子,颤巍巍地端起酒杯,也对着 爸爸 说:“狗剩,娘也敬你一杯。”

那一刻,我看到 爸爸 的眼眶湿润了。他一口喝干了杯中的酒,然后重重地跪在了 奶奶 的面前。

“娘,我对不起你。” 爸爸 哽咽着说。

奶奶 连忙扶起 爸爸 ,用她那粗糙的手,轻轻地抚摸着他的脸庞。

“傻孩子,说什么傻话。” 奶奶 笑着说,“你好好地,娘就高兴。”

那一刻,我明白了, 爸爸 奶奶 之间,虽然隔着一道鸿沟,但是,他们之间的亲情,永远都不会改变。

他们之间的称呼,也许不是那么标准,也许不是那么动听,但是,它们却承载着最深沉的爱。

奶奶 爸爸 “狗剩”,那是母亲对儿子的爱,是希望他平安健康的祝福。

爸爸 奶奶 “娘”,那是儿子对母亲的敬爱,是感恩她养育之恩的表达。

即使他们很少直接这样称呼对方,那些未说出口的称谓,也早已深深地烙印在彼此的心中。

后来, 奶奶 去世了。

爸爸 哭得很伤心,他说他后悔没有多陪陪 奶奶 ,后悔没有多叫她几声“娘”。

奶奶 走了,带走了 爸爸 童年的记忆,也带走了他心中最柔软的一部分。

现在,每当我回想起 奶奶 爸爸 之间的称呼,我都会感到一阵酸楚。

“狗剩”、“娘”,这两个简单的称呼,却蕴含着无数的爱和遗憾。

它们提醒我,要珍惜眼前的亲情,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

要多陪陪父母,多关心他们,多和他们交流,不要让彼此之间留下遗憾。

因为,亲情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奶奶 爸爸 的故事,也让我明白,家庭的称谓,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呼,它更是一种情感的纽带,连接着彼此的心灵。

它们承载着家族的记忆,传递着亲情的温暖。

我们要珍惜这些称谓,也要传承这些情感。

因为,它们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所以,下次当你听到 奶奶 爸爸 “狗剩”,或者听到 爸爸 奶奶 “娘”的时候,请不要觉得奇怪。

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称呼,更是一段充满爱和回忆的故事。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