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正瘫在沙发上刷手机,儿子突然从他的乐高堆里抬头,用一种探索未知的眼神瞅着我:“爸爸,你的哥哥,我应该叫什么?”
这问题,问得我一愣。
简单。太简单了。我脑子里瞬间闪过我爸那张严肃的脸,仿佛在说,这还用问?当然是叫 大伯 ,天经地义,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不能乱!

“叫…… 大伯 。”我几乎是脱口而出,但话音刚落,我自己就先皱起了眉头。
不对劲。
我看着儿子那张纯真的脸,再想想我大哥那张……怎么说呢,三十好几了还穿潮牌T恤,头发烫得跟鸟窝似的,在家里抱着Switch玩得比我儿子还起劲的脸。
大伯 ?
这个词,带着一种沉甸甸的、长辈的、甚至有点古板的质感。它仿佛应该配上一位穿着中山装、手里盘着核桃、说话慢条斯理的长者。可我大哥,他跟这些形象,那真是八竿子打不着。让他听到我儿子奶声奶气地喊他一声“ 大伯 ”,我估计他自己都得先起一身鸡皮疙瘩,然后咧着嘴说:“别,叫哥,叫哥就行。”
可让儿子管我大哥叫“哥”,那辈分不就全乱套了吗?
你看,事情就这么卡住了。一个简简单单的 称呼 ,背后却像一团乱麻,牵扯着传统、习惯、还有我们这一代人既想尊重传统又渴望轻松自由的矛盾心态。
这事儿,还真不是一个“标准答案”就能解决的。
我开始琢磨别的选项。
比如, 伯伯 。
去掉那个“大”字,似乎瞬间就亲切了不少。 伯伯 ,听起来更柔软,更像邻家大叔,少了那份“长子为尊”的压迫感。这个词在我嘴里滚了几圈,嗯,感觉还不错。它既保留了基本的辈分关系,又不至于过分生疏。我儿子喊“ 伯伯 ”,画面感就和谐多了。一个大男孩带着一个小男孩,俩人一起在客厅地毯上打滚,这声“ 伯伯 ”里,甚至能听出几分撒娇和亲昵。
这似乎是个完美的选择。但转念一想,我们家在称谓上,好像一直有点“老派”的坚持。我小时候,管我爸的哥哥,那必须是字正腔圆地喊“ 大伯 ”。少一个字,我奶奶的眼神就能把我“杀死”。这种无形的家庭规矩,像空气一样,你平时感觉不到,但关键时刻,它就在那儿。我敢不敢做这个“破局者”?
还有一种更北方的叫法, 大爷 。
这个词我直接就pass了。不知道为什么,“大爷”这个词在我听来,比“ 大伯 ”还要有年代感,而且带着一股子京片儿的豪爽。我们一个南方家庭,突然冒出个“大爷”,那场景,怎么想怎么滑稽。
那么,彻底西化?叫“Uncle”?
得了吧。我大哥那英语水平,估计也就停留在“Hello,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的阶段。让他接受一个英文 称呼 ,还不如让他接受“ 大伯 ”来得痛快。而且,一家人在一起,突然蹦出个英文单词,总觉得有点……装。对,就是装,像是为了刻意表现什么,反而失去了家庭的本真。
所以,你看,问题又绕回来了。 大伯 太正式, 伯伯 怕家里老人有意见, 大爷 不合适,Uncle太别扭。
我突然意识到,我纠结的,根本不是一个词,一个 称呼 。
我纠结的,是我希望我儿子和我大哥之间,建立一种什么样的 关系 。
我希望那是一种亲密的、没有隔阂的、亦师亦友的 关系 。我希望我大哥在他眼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长辈,而是一个可以一起分享秘密、一起打游戏的“大孩子”。他是我童年里最重要的伙伴,那个会偷偷塞给我零花钱、会带我逃课去游戏厅、会在我被爸妈揍的时候帮我求情的哥哥。我希望这份独特的兄弟情,能以一种更温暖的方式,延续到下一代。
而一个 称呼 ,恰恰是建立这种 关系 的第一个“心理锚点”。
“ 大伯 ”这个词,无形中就拉开了一段距离。它在提醒孩子:这是长辈,你要尊敬他,要听他的话。这种尊敬,有时候会变成一种束缚。
而“ 伯伯 ”,则更像一个邀请。它在说:嘿,我是你爸爸的哥哥,你可以亲近我,我们可以一起玩。
想通了这一点,我心里豁然开朗。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家庭的传承,传的应该是爱和亲情,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僵硬标签。我爸妈那一代人,他们对“ 大伯 ”这个词的执着,源于他们那个时代的成长环境和家庭观念。而我们这一代,家庭结构更简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也更直接、更平等。
我不能用我父辈的尺子,来衡量我孩子的人生。
我把我儿子拉到怀里,看着他的眼睛,很认真地对他说:“宝贝,你可以叫他 伯伯 。等他下次来,你就大声地叫他 伯伯 ,好不好?”
儿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然后我又补充了一句,这句可能才是我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如果 伯伯 让你叫他别的,比如叫他的小名,或者叫他‘超人哥哥’,只要你喜欢,也可以。”
是的,去他的标准答案。
一个 称呼 而已,它的终极意义,不就是为了让对方听到的时候,心里感到温暖和开心吗?如果我大哥更喜欢我儿子叫他“阿飞”,那我为什么非要逼着孩子去叫那个让他浑身不自在的“ 大伯 ”呢?
真正的尊重,从来不在于用了多么“正确”的词,而在于你是否真的理解并接纳了对方的感受。
后来,我大哥来了。我儿子怯生生地躲在我身后,小声喊了一句:“ 伯伯 好。”
我大哥愣了一下,随即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他一把抱起我儿子,狠狠地在他脸上亲了一口,说:“欸!乖!以后就这么叫,比叫‘ 大伯 ’好听一万倍!”
那一刻,看着他们俩闹作一团,我心里那块关于 称呼 的石头,终于彻底落了地。
或许,很多年后,当我的儿子也有了孩子,他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但我希望他能记住今天,记住最重要的不是那个 称呼 叫什么,而是那个被 称呼 的人,在你生命里,意味着什么。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