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给丈夫写信怎么称呼?看似小事,藏着一辈子的情意与江湖。

嘿,看到这个问题,我一个老太太,坐在摇椅里,差点没笑出声。现在的年轻人,心思就是细,连个 称呼 都要琢磨半天。也对,也好,这说明你们心里装着对方,不像我们那时候,稀里糊涂地就过了一辈子。

要问我 老夫给丈夫写信怎么称呼 ,这事儿啊,可真没个标准答案。它不像数学题,一加一等于二,板上钉钉。这称呼,是跟着心境、跟着年岁、跟着俩人当天是晴天还是阴天,随时变的。它是一门玄学,是我们那个年代女人心照不宣的密码本。

你让我说,我能给你掰扯出好几本来。

老夫给丈夫写信怎么称呼?看似小事,藏着一辈子的情意与江湖。

最常见的,也是我嘴上骂他骂得最多的,就是“ 老头子 ”。

你别看这三个字听着不怎么客气,甚至有点嫌弃。可我跟你说,不是几十年的夫妻,这三个字你还真叫不出口,叫出来也变味儿。我给我家那口子写信——当然了,现在都用微信了,可那股劲儿是一样的——如果开头写“老头子”,那多半是我有点事儿要“训”他,或者,是带点撒娇的嗔怪。

比如:“ 老头子 ,你那件藏蓝色的旧外套我给你补好了,就放在柜子第二层。你出门别又忘了,冻着了又得哼哼唧唧,我可懒得伺候你。”

你听听,这里头是不是有画面了?我仿佛看到他笨手笨脚找不到衣服的样子。这声“ 老头子 ”,带着点“你真拿你没办法”的宠溺,也带着点“这个家没我不行”的小小得意。这是一种确认,确认我们俩的关系已经牢固到不需要任何客套和修饰,就像左手摸右手,嫌弃是真嫌弃,但砍掉一根指头都钻心地疼。信里的 称呼 ,不过是把平日里灶台边的烟火气,原封不动地搬到了纸上。

还有一种,现在不常见了,是我婆婆那辈人用的。直接连名带姓地叫,或者叫他的全名。比如他叫“王建国”,信的开头就是“建国”或者“王建国同志”。

哎哟,这听起来可就严肃多了。那股子革命年代的味道,扑面而来。这背后是什么?是相敬如宾,是举案齐眉,是一种带着距离感的尊重。我婆婆给我公公写的信,我见过,薄薄的几张信纸,字迹娟秀,开头就是“建国同志”。通篇汇报家里情况,孩子学了什么新字,猪又长了几斤,最后落款是“妻,秀英”。你看,连个亲密的词儿都没有,可那信里藏着的牵挂,比山还重。那一声“建国同志”,既是 丈夫 ,也是一起建设家庭、保卫国家的战友。那是一种大时代背景下的浪漫,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大懂了。

我们这代人,也偶尔会直接叫 名字 的。但通常不是全名,而是去掉姓的两个字。我刚嫁给他那会儿,脸皮薄,人前人后都不好意思叫。给他写信,开头憋了半天,写下“建国”两个字,脸都红了。那会儿觉得,直呼其名,是天底下最亲密的事了。那一声名字,是确认,你是我的了,我是你的了。信里的内容,多半是些羞答答的情话,或是对未来的憧憬。现在老了,偶尔这么叫一声,他反而会愣一下,然后咧开嘴傻笑,好像一下子回到了几十年前那个新婚的夜晚。

至于“ 亲爱的 ”……

哈哈,这个词,我们年轻那会儿,可是个稀罕物。谁要是敢在信里写这个,那得是顶顶时髦、喝过洋墨水的人。我记得邻居家那个在上海读大学的姐姐,给她未婚夫写信,被她妈偷看了,就因为开头是“亲爱的”,她妈追着她骂了好几天,说她“不正经”、“丢人现眼”。

在我们看来,“爱”这个字,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是半夜给你掖好的被角,是吵架后默默端上桌的一碗热汤面,是你知道我所有的臭毛病还愿意跟我过下去的义气。把“爱”天天挂嘴上,肉麻,也觉得不值钱。所以,“亲爱的”这个 称呼 ,在我的字典里,总觉得有点飘,不够扎实。当然,现在时代不同了,我看我孙女给她男朋友发信息,一口一个“亲爱的宝宝”,挺好的,年轻人有年轻人的表达方式。但要我给我家 老头子 写“亲爱的”,我估计他看了信,第一反应是:这老婆子是不是被人骗了?

还有一个 称…呼 ,特别有意思,也特别实在,那就是“ 孩子他爸 ”。

这个称呼一出来,俩人的关系就又进了一层。不再是纯粹的男女之情了,而是被孩子的纽带牢牢捆在一起的命运共同体。当女人开始叫男人“孩子他爸”的时候,她的心里,家庭的排序已经悄悄发生了变化。孩子是第一位的,这个家是第一位的。

我在信里这么写的时候,通常是要说家里的正经事。“ 孩子他爸 ,儿子的婚事,对方想再商量一下彩礼。你看我们什么时候回个话?”这称呼,是一种身份的确认,提醒他,也提醒我自己,我们不光是夫妻,更是父母,肩上担着责任呢。这里面少了些风花雪月,多了些柴米油盐,可这不就是过日子吗?实实在在,脚踩在地上。

其实啊,说了这么多,你知道最好的 称呼 是什么吗?

是那个只有你们俩才懂的,独一无二的绰号。

我家那个,睡觉打呼噜,声音跟老牛似的,年轻时我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老牛”。这事儿就我们俩知道。有时候我真生气了,不叫他“老头子”,也不叫他“建国”,我就在信纸上写:“老牛!”后面跟一串感叹号。他一看,就知道我这是真炸毛了,保准立马打电话回来赔小心。

有时候心里暖暖的,想他了,我就会写:“老牛,今天降温了,你那条老寒腿还疼吗?”

你看,一个外号,能盛下多少情绪。它比“亲爱的”更私密,比“老头子”更独特。它是我们俩几十年生活里,磕磕碰碰磨合出来的,独家定制的默契。这个 称呼 ,是我们的“江湖切口”,外人听不懂,也学不来。

所以啊,姑娘,别再纠结 老夫给丈夫写信怎么称呼 了。别去管别人怎么叫。你想想,你们俩之间,有没有那么一个瞬间,一个外号,一个只有你们懂的梗?用它。

或者,就跟着你的心走。今天你觉得他可爱得像个孩子,你就叫他“傻瓜”;明天他惹你生气了,你就在信里骂他“王八蛋”(当然,写完自己撕了,别真寄出去);后天你心里惦念他,就老老实实写上他的名字,然后把一肚子的思念,慢慢写给他看。

这称呼,哪有什么对错。它不过是你此刻心情的一个出口。而信,不过是承载你心情的那叶小舟。重要的是,舟上的情意,他能收到。

这,就够了。一辈子那么长,一个 称呼 而已,还能比得过你们一起经历的风风雨雨吗?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