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 娱乐领域 那些活跃在屏幕前、键盘后的“ 号主 ”们,他们的称谓可真是一门大学问,变迁得比翻书还快,也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复杂得多。这年头,你随便抓个年轻人问问,可能都能给你掰扯出一大串稀奇古怪、五花八门的名号来。要我说,这事儿不光是语言习惯那么简单,它背后藏着的是 平台特性 、 内容生态 、 粉丝经济 ,甚至还有创作者们对自身 身份认同 的那点儿小心思。
我个人觉得,“ 号主 ”这词儿,听着有点儿……怎么说呢,像是那种管着一亩三分地、有点儿地主老财气息的称呼,冷冰冰的,少了点儿人情味儿。它更像是从技术或者运营角度出发的一个概括性说法,强调的是“拥有一个账号”这个事实。可那些在 娱乐领域 里摸爬滚打的人,他们可不仅仅是拥有一个账号那么简单,他们是内容的生产者,是情感的传递者,更是某种意义上的精神伴侣。所以,单用“ 号主 ”来形容,未免太过于扁平化,有点儿可惜了。
你想啊,最早的时候, 博客 盛行,大家叫他们“ 博主 ”。那会儿的 博主 ,多少带点儿文艺范儿,写写生活感悟、旅游攻略、或者某个小众爱好的心得。他们跟粉丝的关系,更像是笔友,带着点儿距离感,但又互相欣赏。后来视频平台崛起,特别是B站上,“ UP主 ”这个词儿简直成了金字招牌,自带BGM那种。一个“ UP主 ”,不只是上传视频的人,他代表了一种创作态度,一种社区文化,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亚文化的符号。你听谁说“我是B站的 号主 ”?那得多奇怪啊!“我是B站的 UP主 ”,多顺耳,多有归属感!这不就是明摆着的事实吗?

再后来,短视频如潮水般席卷而来,抖音、快手这类平台把“ 网红 ”这个词儿推到了风口浪尖。说句大实话,“ 网红 ”这个词儿,一开始是带着点儿贬义的,好像是那些靠颜值、靠猎奇、靠博眼球一夜爆红,但内容又没啥深度的人。但随着 平台经济 的日益成熟, 网红 的内涵也丰富起来。现在很多 专业内容创作者 ,无论是搞笑的、唱歌的、跳舞的,还是科普的、情感的,甚至那些专门探店、做美食的,他们也都被归类到 网红 范畴。你说他们愿不愿意被叫“ 网红 ”?有些可能无所谓,有些则会觉得自己的努力和专业性被“网红”这个 标签 给廉价化了。他们更乐意被称作“ 内容创作者 ”,或是直接叫他们的昵称。
而那些在社交媒体上拥有巨大影响力的,比如微博、小红书,甚至现在的微信视频号,他们又常常被称为“ KOL ”(Key Opinion Leader)。这个词儿,听着就特别“商业”,特别“专业”,也特别“高大上”。 KOL 强调的是意见领袖的属性,他们说的话,能影响一群人的消费决策,能引导某种潮流。这跟早期 博主 那种纯粹的分享欲,或者 UP主 那种带着点儿玩票性质的创作,已经完全不是一回事儿了。 KOL 更像是一种市场角色,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撬动 粉丝经济 ,实现 商业变现 。所以,当有人被叫做“ KOL ”的时候,你会自然而然地觉得他是有价值的,是能带来流量和生意的。
那么,到底怎么称呼才最恰当呢?我的观点是,这得看具体情况,没有绝对的唯一解。但核心在于,我们应该带着一份对创作者的尊重,去理解他们所处的情境和他们所贡献的价值。
-
具体平台具体分析 :就像我前面说的,在B站,就叫“ UP主 ”,这是最地道、最被认可的。在抖音快手,你可以叫他“ 短视频创作者 ”,或者直接用他们的昵称“某某老师”、“某某哥姐”。在微博、小红书,称呼“ 博主 ”或者“ KOL ”都是可以的,看内容属性和 商业变现 的程度。
-
内容属性决定称谓 :如果他的内容以专业知识分享为主,你叫他“ 老师 ”都没问题,这是对知识的尊重。如果是搞笑的,叫他“ 搞笑达人 ”或者“ 段子手 ”;如果是美妆的,叫“ 美妆博主 ”;如果是游戏主播,那就是“ 主播 ”或者“ 游戏解说 ”。这些带有明确内容指向的称谓,比笼统的“ 号主 ”要精准得多。
-
粉丝亲密度影响称谓 :你会发现,很多创作者和自己的粉丝会形成一种独特的社群文化。在这样的社群里,粉丝们可能会给自己的偶像起一个昵称,或者用一种带着亲密感的称呼,比如“老X”、“X妈”、“X爷”。这种称呼往往是带有感情的,比任何官方 标签 都来得真切和有温度。这可不是什么 号主 能概括得了的。
-
创作者的自我定位 :有些 内容创作者 ,他们可能会主动选择一个称谓来定义自己,比如“我是某某领域的 探索者 ”、“我是专注分享生活的 记录者 ”。这个时候,跟随他们的自我定位来称呼,无疑是最高情商的做法。毕竟,他们对自己的 身份认同 ,比任何旁观者都更清晰。
讲真,时代发展太快,新的 平台 、新的内容形式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新称谓也会不断涌现。从“ 博主 ”到“ UP主 ”,从“ 网红 ”到“ KOL ”,再到现在的“ 内容创作者 ”甚至可能更细分的“ 视频创作者 ”、“ 图文创作者 ”等等,这些 标签 的演变,恰恰反映了 娱乐领域 的生机勃勃和复杂多变。
所以,与其纠结“ 娱乐领域的号主怎么称呼 ”这个笼统的问题,不如把目光放得更具体一些。在特定语境下,选择一个最能体现其内容价值、 平台特性 、以及与粉丝关系亲疏的称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而“ 内容创作者 ”这个词,虽然有点儿泛,但它至少是中立且带有敬意的,不带任何贬义,也基本能涵盖所有从事创作的人。如果你实在不知道怎么叫,这总是一个保险又得体的选择。毕竟,他们辛辛苦苦码字、剪视频、直播,不就是为了创作出点东西给我们看嘛!叫一声“ 内容创作者 ”,对他们的付出,也算是实实在在的认可了。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