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问题,搁我身上,真不是个段子,是实打实的家庭伦理兼玄学难题。 我亲舅爷是方丈怎么称呼 ?每次要去寺里看他之前,我妈都得提前给我演练好几遍,比我当年高考面试还紧张。
真的,这事儿特魔幻。
我记忆里的 舅爷 ,是那个夏天傍晚,坐在老槐树下,摇着一把破蒲扇,给我讲水浒传里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汉子,身上有股子淡淡的旱烟味儿和汗味儿,混杂着泥土的芬芳。他脾气火爆,心地却软得像刚出锅的豆腐,谁家有难处,他总是第一个卷起袖子就上。他会用粗糙的大手,把我举过头顶,胡子拉碴地蹭我的脸,笑声震得整条巷子都听得见。

那时候,他就是 舅爷 ,是我妈的亲舅舅,我的亲舅爷,一个顶天立地的、带着人间烟火气的普通男人。
然后,有一天,毫无征兆地。
他剃度了。
家里的天像是塌了一半。我姥姥哭得差点背过气去,我妈也是整天唉声叹气,全家人都想不通,一个过得好端端的人,怎么就“想开了”?我那时候还小,不懂什么叫出家,只知道那个会把我举高高的 舅爷 ,好像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再也不回来了。
再见到他,是在一座古朴的 寺院 里。他穿着灰色的僧袍,剃了光头,脸上没了往日的悍勇之气,多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平静。我怯生生地躲在我妈身后,不敢上前。他看见我,眼睛里闪过一丝复杂的光,然后微微一笑,双手合十,念了声“阿弥陀佛”。
那一刻,我感觉我和他之间,隔了一道无形的墙。他不再是那个可以随意打闹的 舅爷 了。
他成了一位 法师 。
一开始,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 称呼 他。在家里,我妈他们还是习惯性地叫他原来的名字,或者叫“弟弟”,但总觉得别扭。去了寺里,当着那么多僧人和香客的面,你总不能大喊一声“舅爷”吧?那画面,太违和了。
我第一次正式面临这个 称呼 难题,是大学放假,我妈让我送点家里的土特产过去。我提着大包小包,在山门口踌躇了半天。一个小沙弥过来问我找谁,我张了张嘴,舌头打了结。“我……我找……”,找谁?说“找我舅爷”?人家肯定一脸懵。说他的法号?我又怕叫得不标准,不恭敬。
最后,我憋了半天,说:“我找这里的住持。”
小沙弥恍然大悟:“您是找我们 方丈 啊!”
方丈 。
这两个字从一个小沙弥嘴里轻飘飘地吐出来,砸在我心上,却重若千斤。我那个爱喝两口小酒、爱讲荤段子的 舅爷 ,竟然已经成了 方丈 ,成了一寺之主,成了一个需要被仰望的 大和尚 。
那天,我在禅房里见到了他。他正在蒲团上打坐,身形清瘦,但脊背挺得笔直。香炉里飘着氤氲的檀香,整个房间都透着一股肃穆。他睁开眼,目光温和地看着我,问我学业如何,家里人身体好不好。
我紧张得手心冒汗,一板一眼地回答。最后,鼓足了所有勇气,试探性地叫了一声:“ 方丈 ……”
他愣了一下,随即笑了,那笑容里,我依稀看到了从前 舅爷 的影子。他说:“在外面,随缘 称呼 ,叫 方丈 、 法师 、大和尚,都可以。在里面,没外人的时候,还跟以前一样吧。”
“跟以前一样”,这五个字差点让我当场掉下眼泪。
从那以后,我慢慢摸索出了一套“内外有别”的 称呼 法则。
在 寺院 里,尤其是有其他僧侣或者香客在场的正式场合,这绝对是道“送命题”, 称呼 必须体现对三宝的恭敬,这是规矩,也是对 舅爷 修行事业的尊重。这时候,最稳妥、最标准的 称呼 就是“ 方丈 ”或者“大和尚”。如果关系更近一些,或者他尚未升座 方丈 ,可以尊称“ 法师 ”,或者按他的法号称呼,比如“XX 法师 ”。这不仅是礼貌,更是一种界限感的体现,表明你清楚地知道,此刻站在你面前的,首先是一位僧团的领导者,一位佛法的传承者,其次才是你的亲人。你不能因为自己的 亲情 ,去破坏这份庄严。
但是,当场景切换到只有我们自己家人的私密空间,比如在他单独的禅房里,或者他偶尔回家探望(当然这种情况极少),那氛围就完全不同了。这时候,如果还一口一个“ 方丈 ”,那股子疏离感能把人冻僵。我妈通常会小心翼翼地叫他一声“舅”,而我,在那种温暖而安全的氛围里,会轻轻地叫一声“ 舅爷 ”。
每一次叫出“ 舅爷 ”这两个字,我都能看到他眼神里一闪而过的、那种属于尘世的温情。他会点点头,或者“嗯”一声,仿佛在回应那个还在老槐树下摇着蒲扇的自己。
所以, 我亲舅爷是方丈怎么称呼 ?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它不是一道数学题,而是一道情景应用题。答案藏在你的心里,藏在你对他的理解和爱里。
公众场合的“ 方丈 ”,是对他身份和信仰的尊重。
私下独处的“ 舅爷 ”,是对我们血脉 亲情 的珍视。
这两种 称呼 ,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他:既是普度众生的 大和尚 ,也是我心里那个永远无法替代的、有血有肉的亲人。
现在,我再去寺里,已经不再纠结了。我会大大方方地对知客僧说:“我来拜见 方丈 。”然后在他单独的茶室里,为他续上一杯热茶,轻声问:“ 舅爷 ,最近身体还好吗?”
他会放下经书,看着我,露出一个只有我才能读懂的微笑。我知道,那一刻,佛号是他的慈悲,而“ 舅爷 ”这两个字,是我一个人,藏在心里的那点俗世的、滚烫的亲情。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