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吧,特有意思。我刚接触国外朋友那会儿,特自信地跟人说我爱玩’Chinese Chess’,心想这不就是象棋嘛,加个’Chinese’多精准。结果人家一脸懵,反问我:’You mean… Xiangqi?’ 那一瞬间,我才意识到,原来这里头的水,深着呢。我们口中那个模糊的“世界象棋”,在英文世界里,根本就不是一个词的事儿,而是一场文化身份的确认。
所以,咱们今天就来把这事儿彻底捋清楚。
你心里想的那个,马走日、象走田、有楚河汉界、将帅不能见面的游戏,它在英文世界里,最地道的叫法是 Xiangqi 。对,就是汉语拼音,直接拿来用。现在越来越多的专业玩家和爱好者都倾向于用这个词,因为它精准、尊重原创。当然,更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 Chinese Chess 。这个名字简单粗暴,一听就知道是中国来的,但总感觉,少了点原汁原味的那个劲儿。

而那个被我们很多长辈或者不常接触英文的人,习惯性称为“世界象棋”或“国际象棋”的玩意儿,就是那个国王、皇后、主教、骑士满盘跑,兵还能升变成皇后的游戏,它的英文名,简单到令人发指——就叫 Chess 。
是的,就一个词, Chess 。
是不是有点不服气?凭什么咱们的国粹得加个定语,叫“中国的”象棋,而他们的就直接是“象棋”本棋?这背后,其实是一段话语权的故事,一部微缩的游戏传播史。
你想想看, Chess ,它的前身在印度,经波斯传到欧洲,然后随着大航海时代和殖民扩张,被欧洲人带到了全世界。它成了强势文化输出的一部分,自然而然地就占据了“象棋”这个通用名号的山头。它不需要加’European’或者’International’的前缀,因为它在英语世界里,就是默认选项,是那个’The Chess’。这就像可口可乐,它就叫Coke,而我们这边的崂山可乐、天府可乐,在向外介绍时,就得加上各种前缀,说明自己是一种’Cola from China’。一个道理。
所以,当你问“世界象棋怎么称呼英文版”的时候,其实你已经站在了一个中国人的视角。因为在英语母语者看来,根本不存在“世界象棋”这个概念, Chess 本身就是世界的。为了区分,他们才会给其他各种棋类加上地域标签,比如 Japanese Chess (Shogi) , Korean Chess (Janggi) ,当然还有我们的 Chinese Chess (Xiangqi) 。
那么, International Chess 这个说法又是怎么来的呢?
这个说法,其实更多是我们中国人或者非英语母语者为了区分而创造的。我们在说“国际象棋”的时候,是为了在中文语境里,把它和我们自己的“中国象棋”分开。所以,把“国际象棋”直译成 International Chess ,老外完全能听懂,而且在很多正式的比赛场合,比如世界国际象棋联合会(FIDE),它的全称是 World Chess Federation,但人们在口语和非正式书面语中,为了强调它区别于其他区域性棋种的“国际性”,偶尔也会用 International Chess 。但记住,这绝对不是最常用、最地道的说法。你跟一个普通老外说“I play Chess”,他脑子里浮现的绝对是王后横着走的那个棋。
所以,咱们来梳理一下这个有点绕的称呼链:
- 你脑中的“中国象棋” -> 英文首选 Xiangqi (显专业),次选 Chinese Chess (够通俗)。
- 你脑中的“世界象棋/国际象棋” -> 英文就叫 Chess (最地道),偶尔可以说 International Chess (能听懂,但不常用)。
搞清楚这个,你就不会再犯我当年的那个错误了。那感觉,就好像指着一盘宫保鸡丁,跟人介绍说这是“世界菜”一样尴尬。
更有趣的是,这两种棋背后的文化逻辑和哲学思想,简直是天差地别,这从棋子和规则就能看出来。
Chess 玩的是一场赤裸裸的权力游戏。你看它的棋子:King(国王)、Queen(皇后)、Bishop(主教)、Knight(骑士)、Rook(战车/城堡)。这完全就是中世纪欧洲封建宫廷的权力结构图。皇后(Queen)是整个棋盘上最强大的战斗力,可以横、竖、斜着随便走,杀伐决断,这和欧洲历史上很多女王摄政、权力滔天的现实是对应的。它的目标是 Checkmate (将死),也就是把对方的国王逼入绝境,无路可逃,是一种彻底的、赶尽杀绝的胜利。整个棋局充满了直接的、面对面的搏杀。
而我们的 Xiangqi 呢?意境完全不同。你看看我们的棋子:将/帅、士/仕、相/象、馬、車、炮、兵/卒。这更像是一场运筹帷幄的古代战争。将帅深居九宫,不能出城,更不能和对方的将帅直接见面,体现了“君主亲征”的谨慎和“王不见王”的礼仪或规则。中间一道楚河汉界,清晰地划分了敌我阵营。最精妙的莫过于“炮”这个棋子,它必须隔着一个棋子(炮架子)才能攻击,这简直就是古代战争中抛射武器的完美模拟,充满了间接打击的智慧。还有“象”不能过河,体现了固守疆土的防御思想。 Xiangqi 的最终目的,是“将军”,只要把对方的“将”控制住就行,不一定要吃掉所有棋子。它更讲究“势”,讲究布局,讲究一种含蓄的、隔山打牛的策略。
所以你看,一个叫 Chess ,一个叫 Xiangqi ,这绝不仅仅是两个名字的区别,而是两种世界观在棋盘上的投射。一个外放、直接、崇尚绝对力量;一个内敛、含蓄、讲究计谋和规则。
下次,当你在公园里看到大爷们在石桌上激烈厮杀,或者在电脑上看到卡尔森和丁立人巅峰对决时,你心里应该会更清楚。那不仅仅是两盘棋,那是两种文化在无声地对话。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世界象棋怎么称-呼英文版”?
最精准的答案是: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中国式问题”。英语世界里没有“世界象棋”这个说法。我们所指的那个,就叫 Chess 。而我们引以为傲的国粹,请大声、自信地告诉世界,它叫 Xiangqi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