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吧,还真没个标准答案。你说,怎么叫呢?直接喊“钱串子”?太土,而且当面说出来,那不是明摆着要干一架么。但在我们心里,给这帮人贴的标签,那可真是五花八门,精彩纷呈。
你办公室里,肯定有这么一号人物。平时开会,他可能不怎么吱声,茶水间里也见不着他跟人闲聊八卦。但是,只要是跟项目奖金、季度绩效、年终评优沾边的事儿,他的眼睛里,“噌”地一下,就亮了。那是一种混杂着算计、渴望和势在必得的光。我们私底下,管这种人叫 “绩效刺客” 。
为什么是“刺客”?因为他们平时真的太能潜伏了。他们就像是水下的鳄鱼,平时不动声色,甚至看起来有点懒散,但只要奖金、提成、项目分红这些“肉”一出现,他们会第一个,也是最快最准地,一口咬上来。他们的工作报告,PPT做得那叫一个精美,数据逻辑严丝合缝,每一页都在无声地呐喊:“看!这都是我的功劳!钱,应该给我!” 他们对自己KPI的熟悉程度,比对自己家门钥匙放哪儿都清楚。什么时候该冲刺,什么时候该汇报,哪个项目油水多,哪个领导手松,他们心里跟明镜儿似的。这种人,是纯粹的技术流,靠硬实力 “争钱” ,你恨,但你也得服。

还有一种,段位更高,也更让人……怎么说呢,五味杂陈。他们可能业务能力不是最顶尖的,但他们总能拿到最好的资源。新来的实习生归他带,结果出活儿最多;最轻松利润最高的客户归他管,年底销冠又是他。这种人,我们称之为 “资源咖” 。
“资源咖” 的核心技能不在于埋头苦干,而在于关系网络的搭建和维护。他们是向上管理的绝顶高手,对领导的喜好、脾气、甚至家里孩子上几年级都了如指掌。他们知道怎么说话能让领导舒服,怎么做事能让领导觉得“这小子靠谱”。他们也懂得横向打通关节,跟行政搞好关系,打印机坏了第一个修好;跟财务套近乎,报销单永远走得最快。他们争的不是那一笔笔具体的钱,他们争的是能生钱的“土壤”——也就是资源。等他们把肥沃的土地都圈到自己名下,那收成,自然就不是我们这些在盐碱地里刨食的人能比的了。跟他们斗,你累死累活,最后发现人家直接在终点线等着你。
当然,说到 “向上管理大师” ,这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流派。这类人简直把职场当成了一门艺术。他们的核心目标只有一个:确保老板眼中,自己是那个最有价值、最不可或缺的员工。他们的工作成果也许只有七分,但他们能汇报出十二分的效果。他们擅长“包装”,能把一个普通的日常工作,说成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突破。他们也擅长“邀功”,团队的功劳,经他嘴一汇报,不知不觉就变成了他“带领团队”取得的辉煌成就。他们 “争钱” 的方式,是通过争夺老板的“认知”。只要老板认为他值这个价,那钱,自然就到手了。你气不气?气。但你又不得不佩服,这确实是一种能力。
还有一种更极端的,尤其是在那些竞争激烈到白热化的行业里,我们管他们叫 “内卷之王” 。他们的口头禅是“收到”“好的”“马上”,他们的微信步数永远是部门第一,他们的下班时间永远是个谜。他们 “争钱” 的逻辑非常朴素:只要我比所有人都努力,比所有人都更能“卷”,那最后的胜利果实,总该有我一份吧?他们会为了一个方案,连熬三个大夜;他们会在周末主动给老板发工作进度汇报。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拉高整个部门的努力阈值。他们争的,是一种“苦劳”,一种“态度分”。有时候领导还就吃这一套,觉得这小伙子有干劲,有冲劲,年终奖多给点,也是一种鼓励。只是苦了我们这些想准点下班的普通人,被动地卷入这场无休无止的军备竞赛。
最后,我想说一个更本质的称呼,一个听起来有点学术,但却无比精准的词: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
上面提到的所有类型,不管是“刺客”、“资源咖”还是“卷王”,其内核,大多都可以归结于此。他们聪明,能力强,情商高,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钱、职位、名声),并且会动用一切智力和手腕去实现它。他们做的每一件事,说的每一句话,都经过了精确的成本收益计算。帮你个小忙?可以,但这个人情日后得还。参加团建?可以,但必须是老板在场的那种。他们的一切行为,都指向一个最终目的:个人利益最大化。
所以,在单位 “争钱” 的人怎么称呼?
其实,叫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怎么看待这种行为。说实话,在职场上,不想多挣钱的人,要么是家里有矿,要么就是还没睡醒。为自己的利益去争取,这本身无可厚非,甚至是值得鼓励的。
关键在于“争”的方式。
是靠提升自己的硬实力,像 “绩效刺客” 那样,用无可辩驳的业绩说话?还是靠钻营人际关系,像 “资源咖” 那样,把别人的路都堵死?是把团队的功劳都揽在自己身上,还是带领团队一起把蛋糕做大,然后公平地分?
前者,我们或许会嫉妒,但心底里是服气的。后者,我们只会鄙夷,并默默地在心里给他贴上一个又一个不那么好听的标签。
我见过一个前辈,他也是个特能 “争钱” 的人。但他争的方式很特别。他会主动去啃最硬的骨头,去做没人愿意接的烂摊子项目。每次都搞得焦头烂额,但最后总能把事情盘活。然后,他会拿着实打实的成果,去找老板谈加薪、谈奖金,理直气壮,掷地有声。我们都服他,因为他挣的每一分钱,都是用汗水和智慧换来的,他为公司创造了真实的价值。
所以啊,与其纠结怎么称呼那些人,不如多想想自己想成为哪种人。是成为那种让同事背后戳脊梁骨的“鬼精”,还是成为那种让人心服口服的“牛人”?
路,终究是自己选的。钱,也是。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