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爸妈怎么称呼你偶像的

你爸妈怎么称呼你偶像的 ?这不仅是代际称呼的趣闻,更是家庭理解与追星心态的真实写照。

唉,说到这个话题,我能跟你聊三天三夜,吐血三升都不带停的。这简直是我青春期到成年,跟家里长辈们上演的,一出旷日持久、跌宕起伏的“偶像正名记”! 你爸妈怎么称呼你偶像的 ?这个问题,乍一听特逗乐,仔细一品,哇塞,里头藏着多少酸甜苦辣,多少鸡毛蒜皮又刻骨铭心的家庭剧码!

我跟你讲,我妈,一个标准得不能再标准的六零后女性,对我的爱豆,从“哎那个谁谁谁”,进化到“你那个XXX”,再到如今偶尔脱口而出的“我们家XXX”(注意,是“我们家”,不是“你家”了!),这中间的弯弯绕绕,简直能写本书。最初啊,当我还在被窝里偷偷刷微博,为哥哥的演唱会门票愁得挠心挠肝的时候,我妈要是从旁边经过,瞥见屏幕上那张帅脸,多半是皱着眉,嘴里嘟囔一句:“哎呀,又看那电视上唱歌的啦?不吃饭啦!” 对,就是“唱歌的”,或者“演戏的”,再或者,最泛泛的“那个人”。有时候,她心情好了,还会带点揶揄的问:“你又在看 你偶像 ?”那语气,啧啧,不是疑问句,是陈述句,饱含着对 我追星这件事 深深的“不理解但勉强接受”的复杂情感。

你爸妈怎么称呼你偶像的

你以为这就完了?太天真了。更绝的是,她还会混淆!有一次我兴高采烈地跟她说我偶像要发新专辑了,她老人家眼睛一亮,脱口而出:“哦!是不是那个演《琅琊榜》的?” 我当时就,石化了。内心OS:妈!那不是我偶像!那是胡歌!虽然胡歌也超棒!但 他不是我偶像 啊!这简直是粉丝界的滑铁卢,堪比把TFBOYS成员认错的尴尬!我得拿着手机,指着我偶像那张高清无码的脸,一字一句地纠正:“妈!你看清楚!是这个!这是XXX!” 她呢,老花镜往下一滑,眯着眼看了半天,然后一脸恍然大悟:“哦……长得都差不多嘛!” 差不多?!妈!这可是我魂牵梦绕、爱得死去活来的人啊!怎么能是“差不多”!我当时那个心情,真是欲哭无泪,觉得这辈子大概都没法让她老人家真正认识我偶像了。这种 代际审美差异 ,是第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但,人生的转折点总是来得猝不及防。我偶像有一次因为某个正面积极的社会事件上了新闻,央视爸爸都点名表扬了。我当时激动得啊,恨不得拿着大喇叭满世界跑。晚饭时,我爸妈正在看新闻,突然,电视画面切到了我偶像的采访片段。我妈先是一愣,然后用胳膊肘捅了捅我爸,指着电视说:“哎,这不就是你家闺女喜欢那个唱歌的嘛!” 我爸呢,平时对我追星的态度是 “沉默是金” ,但那天也罕见地说了句:“看着挺精神的。” 那一刻,我差点没把碗摔了!这可是他们第一次,以一种相对正面的、不带揶揄的语气,提到我的偶像!仿佛从这一刻起, 我的偶像 ,从一个“电视上唱歌的”,升级成了“你家闺女喜欢那个唱歌的”。多了一个“你家闺女喜欢”,意义何其重大!这意味着,他们开始将 我偶像的存在 ,与 我的个人偏好 ,建立起了一丝联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连接点越来越多。我买的专辑堆满了书架,海报贴得我爸时不时念叨“能不能别把墙弄脏”,周边玩偶堆成了小山。家里客厅的电视,要是没我偶像的节目,我爸妈会觉得清净;要是有,他们也偶尔会多看几眼。特别是我妈,渐渐地,她不再叫“唱歌的”,也不再叫“电视上那谁”,而是开始直接称呼他为“你那个XXX”。“你那个XXX最近有啥新剧啊?”“你那个XXX好像又上热搜了?” 语气里带着一丝好奇,一丝亲切,甚至有一丝丝,仿佛是在谈论一个她们认识的 晚辈 。是的,是“晚辈”!而不是一个遥不可及、虚无缥缈的“符号”。这种改变,让我觉得, 我的偶像 终于在他们眼中,从一张扁平的图像,变成了一个略有轮廓的“人”,一个与我生活 息息相关的人

我爸呢,就更绝了。他是个典型的中国式严父,嘴上不饶人,心里却偷偷地关注。他不会主动问,但有时候我跟朋友打电话聊起我偶像,他会假装漫不经心地路过,耳朵却竖得老高。有一次,我偶像开演唱会,我抢到了票,但地点在外地。我爸嘴上说着“浪费钱,瞎折腾”,但转头却偷偷帮我查了高铁票和酒店。临走前,还丢下一句:“早去早回,注意安全,别光顾着看 你家那个XXX ,把自己给丢了!” 哇塞,听到“你家那个XXX”的时候,我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这看似责备的话语里,饱含着他对 我的爱 ,以及对 我所爱之物 的某种默认和保护。他可能依然不懂我为什么会对一个屏幕上的人如此着迷,但他懂我因为这个人而感到快乐。这种 默契的理解 ,比任何言语都来得珍贵。

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去年过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春晚,我偶像出场了。我正准备抓着我妈的手激动尖叫,结果她比我反应还快!“哎!XXX出来了!” 她指着电视屏幕,语气自然得像是在说一个家里亲戚的名字。我当时就愣住了,呆呆地看着她。我妈见我傻眼,还奇怪地问:“怎么了?没认出来啊?” 我简直感动得一塌糊涂!从“电视上那谁”到“XXX”,这三个字之间的距离,是多少个日夜的潜移默化,是多少次我滔滔不绝的安利,又是多少次我爸妈 悄无声息的观察与接纳 啊!那一刻,我觉得, 我偶像 这个存在,终于在我的家庭里,拥有了 一个被认同的名字 ,一个被接纳的身份。

你看,这称呼的变化,不仅仅是几个词语的更迭,它背后,是父母对我们 年轻一代兴趣爱好 从陌生到熟悉,从不解到理解,甚至从抗拒到接受的漫长旅程。它折射出 代际文化差异 的碰撞,也蕴含着 亲情无声的包容 。他们或许永远不会像我们一样为一张专辑的销量彻夜难眠,也不会为一部剧的番位撕得面红耳赤,但他们会记住那个让我们眼里有光的“人”。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去靠近我们,去理解我们。

所以,下次当你的爸妈用各种稀奇古怪的称呼来形容你的偶像时,别急着纠正,也别急着沮丧。细细品味一下,那些略显笨拙的词语里,是不是藏着一丝丝 好奇 ?一丝丝 关心 ?一丝丝 想融入你世界的努力 ?他们可能还在努力拼凑 “你追的那个星星” 的模样,试图在他们的人生经验里,为这个新奇的文化现象找到一个安放的位置。

而我们呢,作为被爱包围的追星人,是不是也应该多一点耐心,多一点沟通?告诉他们,我们喜欢他什么,他带给我们什么正能量。让他们知道,我们追的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一个 榜样 ,一种 精神寄托 。当他们开始试着用爱豆的名字来称呼时,那可真是一份比收到任何周边都更让人心花怒放的礼物啊!因为那代表着,你的偶像,已经不再仅仅是你一个人的“ 精神食粮 ”,而是在某种程度上,融入了你的家庭生活,成为了一个可以被 亲情 温柔地提及 的存在。这,不就是一种,特别深沉的爱吗?这种爱,比任何 追星指南 都来得真切,都来得有温度。

所以,我特别喜欢问别人, 你爸妈怎么称呼你偶像的 ?因为从那个称呼里,我能看到一个家庭的故事,一段代际沟通的缩影,以及,最最重要的,那份,深藏不露、又无处不在的,父母对孩子 无条件的爱和包容 。这才是,偶像文化在家庭语境下,最动人的存在方式。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