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壳的鹦鹉怎么称呼它?揭秘从“肉球”到“鸟宝”的称谓演变

说真的,每次有人满怀期待地问我这个问题,我脑子里浮现的第一个画面,都不是什么毛茸茸的小可爱,而是一坨粉嘟嘟、皱巴巴、眼睛都睁不开的小肉团子。对,就是这么个玩意儿。你要是第一次见,没准儿还会心里咯噔一下,这……这跟我幻想中那身披华丽羽毛、能说会道的鹦”神仙”有半毛钱关系吗?

所以,关于“刚出壳的鹦鹉怎么称呼它”,这问题得分好几个层面来看,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小鹦鹉”就能概括的。这里头,有生物学上的严谨叫法,有我们这些繁育人圈子里的“黑话”,当然,还有最终融入家庭后,那些满是爱意的昵称。

咱们先说最“正经”的。

刚出壳的鹦鹉怎么称呼它?揭秘从“肉球”到“鸟宝”的称谓演变

科学上,所有刚出壳、嗷嗷待哺的鸟,统称为 雏鸟(chú niǎo) 。这个词特别形象,“雏”字就带着那么一股子稚嫩、脆弱、一切都还没成型的感觉。鹦鹉,毫无疑问,是典型的 晚成鸟(wǎn chéng niǎo) 。啥叫晚成鸟?说白了,就是个“早产儿”,一出壳,浑身光溜溜的,或者只有那么几根稀稀拉拉的胎毛,眼睛闭着,腿脚软得跟面条似的,完全没法自理,吃喝拉撒全得靠爹妈(或者你这个“人妈”)一口一口地喂。跟人家小鸡小鸭那种“早成鸟”一出壳就能满地跑的“优等生”比,鹦鹉宝宝简直就是个需要24小时特护的“超级巨婴”。

所以,你要是想在朋友面前显得特有文化,特专业,你可以指着那个小肉团,沉稳地说:“看,这是一只典型的晚成鸟雏鸟,正处于雏鸟期I阶段。” 保证能收获一堆不明觉厉的眼神。

但说实话,在咱们这些天天跟鸟打交道的人嘴里,谁会这么文绉绉的?

我们有更接地气的叫法。

在它刚出壳到长出针羽(就是羽毛的雏形,像一根根小管子)这段时间,我们圈子里的人,尤其是手养的,特喜欢叫它 “针仔” 。这个“针”字,来源特别朴素,就是因为我们得用 针筒 来给它喂奶。那画面感一下就来了,对吧?你小心翼翼地拿着一个装满鹦鹉奶粉的针筒,对着那个张得能吞下宇宙的小嘴巴,一滴一滴,推。这个时候的它,生命体征极其脆弱,一切都指望着你手里的这根“针”,所以叫“针仔”,简直再贴切不过了。这称呼里,带着点紧张,带着点责任,还有那么一丝丝“小东西全靠我”的自豪感。

等它身上的绒毛开始变得浓密,不再是那个粉红色的“外星生物”,而是开始有点毛茸茸的轮廓了,我们会叫它 “毛团” 或者 “毛球” 。这时候的它,虽然还是个“饭来张口”的家伙,但起码……嗯,看起来稍微可爱了一点点。从“肉球”进化到“毛球”,这可是质的飞跃。这个称呼,明显就多了几分宠溺。你看着它在保温箱里,像个滚来滚去的小毛线团子,心里的感觉都不一样了,开始觉得“哎哟,好像是挺萌的”。

再大一点,羽管爆开,开始能看出点颜色和未来华丽羽毛的端倪了,但走路还跌跌撞撞,飞也飞不起来,这个时候,很多人会叫它 “鸟崽子” 。这个词,你品品,是不是有种北方人叫自己孩子“兔崽子”那味儿了?带着点糙,但亲近感十足。它开始调皮,开始对世界充满好奇,会用嘴啃你的手指,会发出各种奇奇怪怪的、不成调的叫声,不再是那个只会吃的“睡宝宝”。“鸟崽子”,完美地捕捉到了它从一个纯粹的生命体,向一个有个性的小家伙转变的那个瞬间。

当然,上面说的这些,都还算是“功能性”或者“阶段性”的称呼。当它真正被一个家庭所接纳,成为一个宠物,一个伴侣的时候,称呼就彻底升华了。

这时候,最常见的,就是 “鸟宝” 或者 “奶娃”

这两个词,一听,就充满了感情。它不再仅仅是一只鸟,一个宠物,而是被赋予了“宝贝”、“孩子”这样的家庭角色。叫它“鸟宝”,是因为在主人眼里,它就是个独一无二的珍宝;叫它“奶娃”,是因为手养大的鹦-鹉,跟主人的联结,真的就像嗷嗷待哺的婴儿跟父母一样,那种信任和依赖,是刻在骨子里的。你一口奶一口奶把它喂大,看着它从一个需要你捧在手心的小生命,长成一个会飞到你肩膀上撒娇的伙伴,这种情感的投入,足以让你忽略它是个“鸟”的物种属性,而直接把它当成一个不会说话(哦不,有些会说)的家庭成员。

至于我嘛,我更喜欢在它还是个“肉球”的时候,就直接用我给它想好的名字来称呼它。比如我早就想好了要叫它“皮蛋”,那它从出壳第一天起,在我这儿就是“皮蛋”。我会对着那个小肉团子念叨:“皮蛋啊,快吃奶了”,“皮蛋,今天温度合不合适呀?”

为什么?

因为我觉得,名字是一种召唤,也是一种期许。我从一开始就把它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即将与我共度漫长岁月的伙伴,而不是一个处于某个“阶段”的生物。叫它的名字,对我来说,是一种仪式感,是从最开始,就建立情感联结的方式。

所以,刚出壳的鹦鹉怎么称呼它?

你可以叫它科学的 雏鸟 ,可以叫它形象的 “针仔” “毛团” ,也可以叫它亲昵的 “鸟崽子” 。但最终,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和我一样,在心里给它一个独一无二的、满载着爱的称呼,无论是 “鸟宝” ,还是一个具体的名字。

这个称呼,其实只是一个开始。它代表着你对一个新生命的接纳和承诺。真正重要的,是这个称呼背后,你愿意为它付出的那些不眠不休的夜晚、那些小心翼翼的喂食、那些日复一日的陪伴和倾注的所有心血与爱。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