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古人剩男剩女怎么称呼?揭秘古代单身男女的辛酸标签

别以为“ 剩男剩女 ”是咱们这代人的专利,一脚踹开历史的大门,你会发现,那份来自全社会的催婚压力,那股子对单身人士指指点点的劲儿,老祖宗们玩得比我们“花哨”多了。咱们今天叫“剩男剩女”,还带着点自嘲和无奈,古人给单身狗起的那些外号,那才叫一个扎心、一个直白,甚至带着一丝冷冰冰的“国家任务”的味道。

咱们先聊聊男的。

你以为古代男的到了年纪不结婚,大家就随他去了?错!大错特错。在官方文件或者说比较书面的语境里,大龄未婚男青年有一个听起来特别……嗯,特别有土地气息的称呼—— 旷夫

探究古人剩男剩女怎么称呼?揭秘古代单身男女的辛酸标签

旷,就是空旷、荒芜的意思。旷夫,字面意思就是“荒芜了的男人”。什么意思?就是你这块地,到了该播种生长的年纪,结果你给闲置了,没去耕耘(娶妻生子),简直就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说白了,就是国家把你当成了待开垦的荒地,你不结婚,就是一块闲田,没尽到“为国生娃”的义务。这种称呼,骨子里透着一种浓浓的、自上而下的功利主义,一点人情味儿都没有,纯粹把你当成一个繁衍工具人。

除了“ 旷夫 ”,民间还有个更流行、更形象的词儿,就是我们今天还偶尔会听到的—— 光棍

这个词儿可太有画面感了。“光棍”,光秃秃的棍子,不会开花,更不会结果。这不就是在骂你断子绝孙嘛!这个词的侮辱性,其实比“旷夫”要强得多,也更接地气。一个男人被叫做“光棍”,基本就是被贴上了“无后”的标签,在那个极其看重“传宗接代”的社会里,这简直是人生最大的失败之一。你想想看,一棵大树,枝繁叶茂,儿孙满堂;而你,就是一根光秃秃的树枝,孤零零地立在那儿,连片叶子都没有。这比喻,狠不狠?

当然,还有一些别的叫法,比如“单丁”、“独夫”,都大同小异,核心思想就是:你单着,你就不完整,你对家族和社会就没尽到责任。为了逼这些“ 旷夫 ”和“光棍”赶紧结婚,朝廷甚至会推出“单身税”,没错,单身还要多交钱,就问你怕不怕?这就是赤裸裸的 官方催婚

聊完了男的,我们再看看古代的“ 剩女 ”,那境遇,那称呼,更是让人心里发紧。

如果说社会对“ 旷夫 ”的态度是“督促”和“鄙视”,那对大龄未婚女性,则充满了“惋惜”、“指责”甚至“诅咒”的复杂情绪。

最典型的一个词,叫 怨女

这个词最早出自《诗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你看,源头还挺浪漫的。但后来慢慢就变味儿了。《孟子》里说“内无怨女,外无旷夫”,意思是国家治理得好,就没有嫁不出去的姑娘和娶不上媳妇的小伙。在这里,“怨女”就成了社会问题。一个“怨”字,把所有责任都推给了女性。仿佛一个姑娘嫁不出去,不是因为门第、战乱、父母之命,而是因为她自己心里充满了幽怨,是个没人要的“怨妇”预备役。这个词,简直是给女性判了双重死刑:既没完成结婚的社会使命,连情绪都是“负能量”的。

还有一个词,听起来似乎很美,但背后是无尽的孤独—— 幽人 ,或者叫 幽女

“幽”是什么?是深藏,是僻静,是与世隔绝。一个姑娘,过了及笄之年,媒婆的门槛都快被踏平了,却依然待字闺中,慢慢地,她就从一个鲜活的个体,变成了家族深宅里一个模糊的影子。她不被看见,不被提起,像一株长在幽暗角落的兰花,自开自落,无人问津。这个称呼,少了几分“怨女”的攻击性,却多了几分深入骨髓的悲凉。她不是怨,她可能是认命了,被“幽禁”在命运的牢笼里,无声无息。

当然,民间还有更通俗的叫法,比如“ 老姑娘 ”、“ 姑婆 ”之类的。这些词一出口,那种“人老珠黄没人要”的嫌弃感就扑面而来。一个女人,一旦被冠上这类称呼,她的人生仿佛就被提前下了判决书,只能在娘家或兄嫂家看人脸色,或者青灯古佛了此残生。

你看, 古人剩男剩女怎么称呼 ?这些称呼背后,哪一个不是一把软刀子?

旷夫 ”是被指责浪费了社会资源,“ 光棍 ”是被嘲笑绝了后,“ 怨女 ”是被定义为充满负能量的麻烦,“ 幽人 ”则是被世界遗忘的可怜人。这些标签,牢牢地钉在他们身上,让他们在乡里乡亲的唾沫星子里抬不起头。

说到底,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对大龄单身的称呼,都不仅仅是一个词汇问题,它折射的是整个社会的婚育焦虑和价值取向。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人口就是国力,所以从国家层面就强制男婚女嫁, 官方催婚 手段层出不穷。而对于个体家庭,传宗接代是天大的事,是家族存在的意义。

在这种高压之下, 晚婚 或者 不婚 ,根本不是一个可以自由选择的选项,而是一种需要承担巨大社会压力的“异常状态”。那些称呼,就是社会给这种“异常”贴上的一个个警告标签。

如今,我们用“剩男剩女”来自嘲,虽然也无奈,但终究多了几分主动性和选择权。回头再看“旷夫”、“怨女”这些冰冷的词汇,你会发现,我们至少拥有了不被“一个称呼”就定义全部人生的自由。虽然那份刻在文化基因里的催婚焦虑,似乎换了个马甲,又悄悄地回来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