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你说这潮汕人,真是个有意思的群体。骨子里透着一股子传统劲儿,但骨血里又流淌着市井的烟火气,活色生香。特别是他们两口子之间那点事儿,光是听听 潮汕人老公老婆怎么称呼 ,你就能品出里头多少门道来。我跟你讲,这可不是简简单单一个“老公”一个“老婆”就能概括得了的,里头藏着的情义、规矩、还有那份独有的潮汕味道,深着咧!
你说是不是,每一个地方,夫妻间的称谓,就像是一张无声的名片,瞬间就能让人感受到这个家庭的底色,还有这个地方文化的根脉。在潮汕,尤其如此。你若是不懂,乍一听,可能还觉得有点怪,甚至会心生疑问:他们究竟是在叫谁呢?但你若是个在潮汕土地上浸润过的人,哪怕只是短暂地待过,你就会明白,这些称谓,不光是叫唤,那更是一种沉甸甸的身份认同,一份绵长久远的家族期许,甚至是日常柴米油盐里,最温情脉脉的注脚。
最最普遍的,也是最让我觉得有意思,甚至是有点“哭笑不得”的,莫过于那一声声的 “爸”和“妈” 了。你没听错,是“爸”,是“妈”!常常看到一对年轻的潮汕夫妻,可能孩子才刚呀呀学语,或者压根儿还没影儿呢,在外人面前,甚至在亲朋好友之间,妻子就自然而然地唤起丈夫“爸”,丈夫也理所当然地称呼妻子“妈”。你听着可能觉得有点穿越,有点出戏,是不是?可这就是潮汕的日常,就是这份文化里,最最活灵活现的一个缩影。

我有个朋友,她刚嫁到潮汕的时候,就是被这个称谓给“惊”着了。她私下里问我:“哎,你说我叫我老公‘爸’,他叫我‘妈’,那我们的孩子出生了,要怎么叫我们啊?岂不是要叫‘阿公’‘阿婆’了?”她那会儿说得煞有介事,逗得我直乐。其实啊,这哪有那么复杂。这声“爸”和“妈”,它呀,不是真的要你把对方当成爹妈来孝顺,而是孩子出生后,做父母的,在孩子面前,往往就会直接用“爸”和“妈”来指代自己。久而久之,这种指代就成了夫妻间公开场合,乃至私下很多时候的默认称谓。它代表着一种身份的转变,一种责任的承担。从“你”和“我”的个体,到“我们”的家庭,再到“父母”的责任,这声称呼,承载着沉甸甸的婚姻和家庭的重量。你说,是不是特别有意思?这不光是叫给自己听,更是叫给孩子,叫给家族,叫给整个社会看的:我们是一体的,我们是孩子的爸妈。这份潜移默化,这份润物无声,真是妙啊。
当然,如果你以为只有“爸”和“妈”就太小看潮汕人的丰富多彩了。老一辈的潮汕夫妻,特别是那些在乡里乡亲面前,讲究个规矩和体面的,更常听到的是 “大大” 和 “阿姆” 。哎哟,你别提了,这“大大”一出口,那股子敬意,那股子稳重,扑面而来。妻子唤丈夫“大大”,往往伴随着端茶递水、嘘寒问暖,那种把丈夫当做家里的顶梁柱、主心骨的尊敬,溢于言表。而丈夫唤妻子“阿姆”,则带着一份对持家有道的妻子那份辛劳的肯定,那份默默付出的感激。这“大大”和“阿姆”,带着历史的沉淀,带着岁月的痕迹,那是对传统家庭伦理最朴素的坚守。在那些逢年过节,家族齐聚,祠堂祭拜的时候,你听到的,往往就是这些带着古早味的称谓,一声声,把整个潮汕人的家风家规,都给喊出来了。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潮汕人都会用“大大”和“阿姆”。这玩意儿也看地域,看家庭,看人。有些比较开明的,或者比较年轻的潮汕人,可能觉得这些称谓过于正式,更喜欢用一些现代化的称呼。
那是不是就没有 “老公”和“老婆” 了呢?当然不是!这年头儿,网络文化铺天盖地,影视剧里也都是“老公”“老婆”叫得亲热,潮汕的年轻人,尤其是在外打拼过、接受新思想比较多的,回到家乡,也会把这些称谓带回来。我身边就有不少潮汕的小夫妻,私下里,甚至在朋友面前,都是甜甜蜜蜜地互称“老公”“老婆”。这是一种更直接、更现代的亲昵表达。但有趣的是,很多时候,这种“老公”“老婆”可能只是在特定的场合,比如两人独处,或者跟同龄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使用。一旦家里的长辈在场,或者孩子在身边,他们又会很自觉地切换回“爸”和“妈”,甚至一些更传统的称呼。你看,这就是潮汕文化里那份灵活与坚守并存的智慧。它吸收外来,但不忘根本,总能找到一个平衡点,让传统和现代,在你来我往的称呼里,和谐共处。
除了这些常见的,你还会听到一些带着浓厚地域色彩,或者极其私密的称谓。比如有些地方,妻子会把丈夫叫做 “阿兄” (ā-hiaⁿ),虽然听起来像是哥哥,但在这里,却是一种尊称,是对丈夫作为家中长子的地位的肯定,或者对丈夫作为一家之主的敬意。当然,也有丈夫宠溺地唤妻子 “阿妹” (ā-môe)的,那份爱意,真是藏都藏不住。
再往深里挖,还有那些只有夫妻二人心知肚明的 昵称 ,或者那些充满潮汕特色的爱称。比如 “心肝仔” (sim-koaⁿ-á),我的天呐,这三个字一出口,那简直就是把对方当成了自己的心头肉、命根子。这种称呼,一般就是在私下里,耳鬓厮磨的时候,才会轻声细语地唤出来。还有的,会用一些根据对方名字或者外貌特征,或者一些只有他们两人才懂的梗来创造的独一无二的昵称。这些称呼,虽不为外人道也,但却承载着最纯粹、最深沉的爱意,是夫妻之间最亲密的密码。这些称谓,就像是潮汕人做菜,不光要讲究色香味俱全,更要讲究那份“功夫”和“心意”,每一道菜,每一个称呼,都蕴含着独特的风味。
你说这 潮汕人老公老婆怎么称呼 ,是不是一门学问?它不仅仅是几个词汇的堆砌,更是潮汕文化、家庭观念、人际关系,乃至于历史演变的活化石。从那一声声带着尊敬的 “大大” 、 “阿姆” ,到充满责任感的 “爸” 、 “妈” ,再到现代又亲昵的 “老公” 、 “老婆” ,甚至那些私密的 “心肝仔” ,每一个称谓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份情愫。
我觉得,这恰恰体现了潮汕人对家庭那份深入骨髓的看重。家,在潮汕人的心中,是重于泰山的。夫妻间的称谓,看似简单,实则是在不断地强化这种家庭的联结,不断地提醒彼此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它有规矩,却不僵化;它有传统,却不排斥创新。它就像潮汕的工夫茶,初品或许有些苦涩,但细细品味,却能感受到回甘的醇厚,那份深沉的韵味,久久不散。
所以啊,下次你再听到潮汕人夫妻间的那些“特别”称谓,千万别觉得奇怪了。你该明白,那里面,藏着的是潮汕人对家庭的信仰,对生活的热爱,还有那份独一无二的,世代相传的,潮汕味道。那不仅仅是语言,那分明就是生活本身,有血有肉,有情有义,就像一幅幅生动的潮汕风情画,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永远地流淌着、鲜活着。你说,这样的文化,这样的称谓,怎能不让人心生向往和敬意呢?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