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老婆”,脑子里画面感就来了,亲昵、日常,甚至带着点儿“管家婆”的调侃。可你要是直接魂穿回繁华的北宋东京,对着你家那位明眸皓齿的娘子张口就来一声“老婆”,那场面……可就有点意思了。轻则换来一个莫名其妙的白眼,重则可能就是一场家庭关系的危机。
别笑,这真不是危言耸听。在那个文雅到骨子里,又市井得活色生香的时代,一个称呼,背后是一整个世界的规矩、情趣和身份密码。它远不像我们今天这么简单粗暴,一声“老婆”走天下。
咱们先从那些读书人,也就是士大夫阶层说起。

你想象一下,一个场景。欧阳修或者苏东坡,在自家的庭院里和朋友喝着小酒,聊着天。朋友随口问一句:“您家那位最近可好?”苏东坡会怎么回答?他绝不可能说:“我老婆挺好的。”那也太跌份了。
他会用一种极其谦逊又文雅的方式,很可能是:“哦, 拙荆 尚可,劳您挂怀。”
听听, 拙荆 。字面意思是“我那拿着粗笨荆钗的女人”。荆钗,就是用荆条做的发簪,最朴素的妇女饰品。这是一种自谦到骨子里的说法,潜台词是“我老婆就是个粗人,不值得您这么尊贵的人惦记”。当然,谁都知道苏东坡的妻子王弗、王闰之,那都是大家闺秀,知书达理,但这番话说出来,就显得主人家有学问,有修养。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社交艺术。
或者,他会说“ 内人 ”。这个词就更常见了。 内人 ,顾名思义,“屋里头的人”。这背后是中国古代“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哲学。我在外面奔波,处理朝堂大事、文坛风云,而家里的一切,都由她操持。这个词,听起来中性,甚至有点距离感,但在当时,它是一种对妻子作为家庭核心角色的默认和尊重。它不带强烈的感情色彩,却准确地描述了妻子的定位,是向外人介绍时最稳妥、最得体的称呼。
那如果是更正式的场合,或者提到地位非常尊贵的女性呢?那就要用“ 夫人 ”了。这个词,自带一种雍容华贵的气场。不是谁的老婆都能叫 夫人 的。通常只有品官之妻,有诰命在身的,才能被尊称一声“ 夫人 ”。比如,别人问起当朝宰相的妻子,就会毕恭毕敬地说:“不知 夫人 凤体是否康健?”这是一种社会地位的体现,是一种敬称,几乎不用于丈夫称呼自己的妻子。
所以你看,光是对外人说,就有这么多门道。那夫妻俩私下里,关起门来说话,总不能还“拙荆”、“内人”的叫吧?那也太见外了。
当然不能。
夫妻之间的称呼,那才叫一个甜。最深入人心的,莫过于一声“ 娘子 ”。
没错,就是《新白娘子传奇》里许仙天天挂在嘴边的那个“ 娘子 ”。这可不是编剧杜撰的,宋朝人就这么叫。你闭上眼睛感受一下,“娘子”这两个字从嘴里吐出来,是不是自带一种吴侬软语的温婉和缠绵?它不像“夫人”那么庄重,也不像“拙荆”那么刻意,它就是一种纯粹的、带着爱意的称呼。
一个丈夫,灯下夜读,妻子端来一碗热汤,他抬起头,眼神温柔,轻声说:“ 娘子 ,辛苦了。”这画面,是不是比任何山盟海誓都来得动人?在宋人的话本、词曲里,“ 娘子 ”这个词出现的频率极高,它几乎就是那个时代夫妻间恩爱的标准范本。
除了“ 娘子 ”,当然也可能有一些更私密的称呼,比如直接叫对方的字,或者乳名。李清照和赵明诚,那对神仙眷侣,我想象中他们私下里,赵明诚或许会叫她“易安”,或者更亲昵的小名,那份情趣,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说完了文绉绉的士大夫,咱们再把镜头拉到东京汴梁最热闹的瓦舍勾栏、街头巷尾。那些卖炊饼的、开酒馆的、做小本生意的普通市民,他们又是怎么称呼自己媳妇的?
他们可没那么多讲究。
《水浒传》虽然是明朝写的,但背景是北宋末年。你看里面的好汉们,张口闭口就是“俺那 浑家 ”。比如鲁智深三拳打死的镇关西,他霸占金翠莲,就对人说这是他新讨的“ 浑家 ”。
浑家 这个词,听起来就带着一股子江湖气,粗粝,生猛。什么意思呢?“浑”就是“整个儿”的意思,“浑家”就是“我全家”,引申为能代表我整个家的人——老婆。这词儿,一点不文雅,但充满了生命力。一个粗莽的汉子,指着屋里忙活的女人,对兄弟们大大咧咧地一介绍:“这是俺 浑家 !”这里面没有谦虚,没有矫饰,就是一种最直接的所有权和家庭地位的宣告。她是我的女人,我这家,她说了算。
还有更朴素的,比如“ 屋里人 ”。这个称呼,简直太有画面感了。“我 屋里人 让我少喝点酒。”这话一出来,你眼前是不是就浮现出一个小小的院落,一个普通的家庭,男人在外奔波,女人在屋里操持家务,等着丈夫归来。它和“内人”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少了那份文气,多了几分烟火气。它不指代身份,只描述一个空间,一个事实——她,是和我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的人。
那么,我们一开始说的“老婆”呢?这个词在宋代到底是什么意思?
很抱歉,在宋代,“老婆”真不是什么好词儿。它通常指年老的女性,甚至是带有贬义的“老婆子”。在一些话本里,“媒婆”、“虔婆”这类不太光彩的女性角色,有时就会被叫做“老婆”。所以,一个年轻男子要是管自己貌美如花的妻子叫“老婆”,那不等于是在骂人嘛。这文化差异,可真是天差地别。
所以你看,一个简单的称呼,在北宋的社会图景里,就像一面多棱镜。你是什么阶层,你受过什么教育,你和妻子的关系如何,你是在什么场合说话,都会折射出不同的光彩。
从庙堂之上的“ 夫人 ”,到文人雅士的“ 拙荆 ”、“ 内人 ”,再到夫妻枕边的“ 娘子 ”,最后到市井江湖的“ 浑家 ”、“ 屋里人 ”,每一个词的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立体的宋朝人。
它告诉我们,那个时代的人们,在处理最亲密的关系时,依然被一张由礼法、阶级和情感交织而成的大网所笼罩。他们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细腻、复杂,也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有趣。
下次再看宋代背景的电视剧,别光顾着看剧情了,竖起耳朵仔细听听,他们是怎么称呼自己妻子的。那一声称呼里,藏着整个大宋的脉搏和呼吸。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