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说,办公室这摊浑水里,最难琢磨的,不是KPI,也不是PPT,而是你那位 爱下象棋的老板怎么称呼 。
这事儿听着小,跟针尖似的,但扎起人来,能让你疼半个季度。你以为喊一声“X总”就万事大吉了?太天真了。那感觉,就像你当头炮刚架上,人家早就双马连环等着你了。平淡,无趣,激不起半点涟漪。你根本没进到他的“局”里。
我们公司就有这么一位。老李,李总。他的办公室里,最贵的东西不是那套一看就价值不菲的红木家具,也不是墙上那幅名头很大的山水画,而是窗边那张黄花梨的棋盘。棋子是玉石的,温润得很,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跟权力一个质感。

新人小王,刚来,名校毕业,意气风发,想搞个“特殊化”,拉近关系。那天抱着文件进去,看见老李正对着棋盘长考,就嬉皮笑脸地来了一句:“棋王,又在运筹帷幄呢?”
空气瞬间凝固。
老李眼皮都没抬一下,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小王当时就傻那儿了,手里的文件都不知道该递还是该撤。后来?后来小王坐了半年的冷板凳,干的都是些不痛不痒的活儿。他到走都没想明白,自己错在哪儿了。“棋王”这俩字,听着不是恭维吗?
错就错在,他把 棋局 看浅了。
对于一个真正痴迷象棋的老板来说,棋盘就是他的另一个世界,是他精神世界的沙盘推演。你在他那个世界里,用一个轻飘飘的、带着网感的江湖绰号去称呼他,就像在一个庄重的仪式上讲了个冷笑话。时机、分寸、火候,全都不对。
所以, 爱下象棋的老板怎么称呼 ,这根本不是个称谓问题,而是个 人情世故 的考题。
咱们得先学会“读棋”,也就是读懂你的老板是哪种“棋手”。
第一种,是“杀伐果断”的进攻型老板。
这种老板,下棋风格通常是大开大合,喜欢用“当头炮”、“过宫炮”,讲究的就是个先手和气势。他们在工作里也是一样,雷厉风行,目标明确,最烦拖泥带水。
你对着这种老板,千万别来虚的。什么“X老师”、“X师傅”,他听着都嫌肉麻。你就规规矩矩地喊“X总”,但重点在后面。汇报工作的时候,你得学他下棋的劲儿。第一步,亮出你的“炮”,也就是核心观点和结论。第二步,跟上你的“马”,摆出你的逻辑和数据支撑。别搞什么铺垫、渲染,直捣黄龙。
偶尔,在非正式场合,比如茶水间碰到了,可以半开玩笑地说一句:“李总,您这棋风,跟您做决策的时候真是一模一样,讲究一个‘快准狠’。”
你看,你没称呼他“棋王”,但你把他的棋和他的人关联起来了,夸到了点子上。这记“马后炮”拍得,比一万句“棋王”都响亮。他会觉得,你小子,懂我。
第二种,是“稳如泰山”的布局型老板。
这种老板,棋风四平八稳,不求速胜,但求无懈可击。他喜欢飞相、士角炮,一步一步蚕食你的空间,让你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他的 布局 。工作中,他们往往深思熟虑,注重长远规划,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
对付……不对,是应对这种老板,你的称呼就要透着一股“稳重”和“尊敬”。“X总”是标配,但在后面可以加点东西。比如,当他完成一个漂亮的项目后,你可以真诚地说:“X总,您这步棋走得太妙了,我们当初都只看到眼前,还是您看得远。”
这里的“棋”,已经不是棋盘上的棋了,而是事业的棋。你把他从一个“棋手”捧成了一个“国手”,格局一下就打开了。他享受的,不是你对他棋艺的恭维,而是你对他智慧的认可。
如果你跟他关系更近一步,甚至可以请教。但不是请教下棋,而是请教工作难题,并用象棋的术语来包装。“X总,我手上这个项目现在感觉有点像‘残局’,双方都僵持住了,想请教您这位高手,怎么才能破局?”
这句话一出口,你猜他是什么感觉?他感觉自己不是你的老板,而是你的“军师”。这种被需要的、指点江山的感觉,比任何称呼都让他受用。
第三种,是“以棋会友”的社交型老板。
还有一种老板,下棋不是为了输赢,甚至不是为了思考,而是为了一个“场”。他喜欢在办公室摆上棋盘,就是为了营造一个氛围,一个可以随时跟人“杀一盘”的社交空间。棋,是他的媒介。
面对这种老板, 爱下象棋的老板怎么称呼 这个问题,答案就变得灵活多变了。
关键不在于你怎么“称呼”,而在于你敢不敢“应战”。
你完全可以在他兴致高的时候,凑过去说:“老板,手痒了?陪您走一盘?”注意,这里直接喊“老板”,就非常接地气,一下子拉近了距离。他要的就是这种没大没小的亲近感。
棋盘上,你们是对手。下了棋盘,你们还是上下级,但关系绝对不一样了。棋下得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愿意坐到他对面,进入他的“场”。
在棋盘上,你可以喊他“老李”,他喊你“小张”,杀得兴起,互相调侃几句“臭棋篓子”,这都是感情的催化剂。当然,火候要自己拿捏。赢,要赢得漂亮,让他觉得你有点东西。输,要输得甘心,让他觉得有成就感。这其中的分寸,就是 职场 的艺术。
所以你看,一个简单的称呼,背后是不同类型的博弈。
它从来不是一道单选题。你不能指望一个标准答案能应付所有 棋局 。你需要的是观察,是揣摩,是把自己也当成一个棋手,去思考你的老板,这位棋盘对面的“王”,他究竟在想什么。
说到底,职场如棋,你走的每一步,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一个棋子。那个称呼,就是你的“开局”。你可以选择最稳妥的“仙人指路”,用“X总”四平八八稳地开局;也可以在摸清对方棋路后,走出一步精妙的“弃子争先”,用一个恰到好处的玩笑或比喻,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别再傻乎乎地问“ 爱下象棋的老板怎么称呼 ”了。你应该问自己:在这盘棋里,我想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是亦步亦趋的兵卒,还是能扭转乾坤的车马炮?
想明白了,那个最合适的称呼,自然就脱口而出了。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