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 南京小女孩怎么称呼爸爸 ,这事儿吧,真不是一两句话能掰扯清楚的。它不像一道数学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这称呼里头,藏着南京这座城的脾气,藏着时代的变迁,也藏着每一户人家那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独一份的亲昵。
你问我?我得先带你钻进一条南京的老巷子,最好是老门东或者南捕厅那一带,耳朵贴在那些斑驳的马头墙上听。
你听,是不是有个软软糯糯的声音,带着一点点鼻音,喊着“ 阿爸 ”?

对,就是这个“ 阿爸 ”。这大概是南京城里最有“根”的叫法了。这个“阿”字,从一个南京小姑娘嘴里出来,音调一定是往上扬一点,又很快地收住,带着点撒娇的甜味儿,像一块刚出锅的桂花糖糕,热乎乎,甜丝丝,还带着那么点粘人劲儿。你闭上眼睛想,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穿着碎花的小裙子,追着一辆二八大杠的自行车,车后座上是她那个穿着白衬衫的爸爸,那一声声清脆又带着点南京特有尾音的“ 阿爸 ”,是不是一下子就把人拉回了那个没有那么多高楼大厦,只有浓密 梧桐树 影的年代?
我小时候就是这么叫我爸的。那声“ 阿爸 ”,是放学回家推开门的第一句话,是看到他给我买了糖人儿的惊喜,也是我摔破了膝盖,哭着扑进他怀里时唯一的语言。它简单、直接,带着浓浓的 南京话 的底蕴,是刻在骨子里的依赖。现在的孩子,尤其是在市区里长大的,这么叫的,说实话,少了。但你只要在某个下午,偶然听到这么一声,就会觉得整个南京城都温柔了下来。
当然,最普遍的,还是那声“ 爸爸 ”。
这声“ 爸爸 ”是普通话的产物,是时代的洪流。它标准、通用,从新街口的商场到仙林大学城的校园,你到处都能听到。但你仔细听,南京小姑娘喊的“ 爸爸 ”,跟别的地方还是有点不一样。我们南京人说话,不冲,有点“大萝卜”的憨直,但尾音里总带着点不自觉的柔软。所以,即便是标准的“ 爸爸 ”,从南京小丫头嘴里出来,第二个“爸”字的发音也常常会变得轻柔,甚至有点像是在嘴里含了一下才吐出来,少了些字正腔圆,多了些家长里短的 烟火气 。
我邻居家的小姑娘,上小学的,就是教科书式的“ 爸爸 ”。她爸是个程序员,天天加班,小姑娘就总是在窗户边上等。等到她爸的身影一出现,那声“ 爸爸 ,你回来啦!”能传出好远,清亮又雀跃,像一只归巢的小鸟。这种叫法,代表了新一代的南京家庭,他们可能不说南京话了,但那份父女间的情感,一点没变,只是换了个更“通用”的表达方式。
然后,就得说说那些更“潮”一点,或者说,关系更像朋友的叫法了。
比如,“ 老爸 ”。
这个称呼一出来,画面感立马就变了。喊“ 老爸 ”的,通常是已经上了中学,或者大学的姑娘。她们开始有自己的小秘密,开始觉得爸爸有时候有点啰嗦,但心里比谁都清楚,这个男人是她永远的靠山。一声“ 老爸 ”,带着点小小的“嫌弃”,一点点的调侃,但更多的是一种“自己人”的熟稔和亲密。
“ 老爸 ,我这个月生活费快没了啊。”“ 老爸 ,我今天跟同学出去玩,晚点回来。”
你看,这语气,是不是比“阿爸”多了些平等,比“爸爸”多了些江湖气?这声“ 老爸 ”背后,站着一个不再是小不点的南京姑娘,她可能很独立,很有主见,甚至会跟爸爸因为选专业、谈恋爱这种事吵架,但吵完一扭头,还是会没心没肺地喊一声“ 老爸 ,晚上吃什么啊?”。这就是南京姑娘的爽气,爱和依赖,都藏在这声看似随意的称呼里了。
更有意思的,是那些独一无二的昵称。南京的爸爸们,似乎特别容易被女儿们“册封”各种奇奇怪怪的头衔。
我有个发小,她管她爸叫“ 老头儿 ”。对,你没听错,就是这个词。她爸脾气特好,是个典型的南京“大萝卜”,嘴上不说,但对女儿那是掏心掏肺的好。她就整天“ 老头儿 、 老头儿 ”地叫,她爸也就乐呵呵地应着。外人听着可能觉得没大没小,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称” 老头儿 “里,藏着多少外人看不懂的宠溺和默契。
还有管爸爸叫“ X先生 ”的,X是爸爸的姓。听起来特别有距离感,对吧?但实际上,这是一种新潮的、类似朋友间的玩笑。一个穿着JK制服的南京小女孩,一本正经地对她爸爸说:“王先生,请问您今天可以开车送我去上学吗?”那画面,又酷又可爱。
我甚至还听过一个姑娘,因为她爸爸做饭特别好吃,就一直管她爸叫“ 大厨 ”。每次回家,进门就喊:“ 大厨 !今天有什么好吃的呀?”她爸就系着个围裙,从厨房里探出头来,笑得一脸褶子。这声“ 大厨 ”,比任何称呼都来得生动、有爱。
所以你看, 南京小女孩怎么称呼爸爸 ?
她可以喊出带着吴侬软语影子的“ 阿爸 ”,那是老城南的记忆和温情;她可以喊出清晰标准的“ 爸爸 ”,那是新南京的节奏和脉搏;她可以喊出亲昵又独立的“ 老爸 ”,那是成长中的少女心事;她甚至可以喊出千奇百怪的“ 老头儿 ”或者“ 大厨 ”,那是只属于她们父女俩的秘密暗号。
这些称呼,就像南京的盐水鸭,看着清清爽爽,实则滋味万千,需要你细细去品。它背后是这座城市不张扬、不做作,但内里无比温厚的性格。南京的父爱,大多不是那种轰轰烈烈的,它更像是玄武湖的湖水,平静宽广,或是 总统府 门口那两尊石狮子,沉默威严,却永远在那里,为你镇守着一方天地。
无论南京的小女孩嘴里喊出的是哪个词,当她望向那个男人的时候,眼神里的光,都是一样的。那束光里,有百分之百的信任,有藏不住的崇拜,还有一点点“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男人是我爸爸”的小骄傲。
这,可能才是那个唯一通用的,标准答案。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