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古装剧,一到饭馆的戏份,我就特爱较真。店小二一声洪亮的“来嘞”,跑堂的麻利地报着菜名,这都没问题。可镜头一转,到了后厨,主角对着那个颠勺的壮汉,张口就是一句:“大厨,来个拿手菜!”
我这心里就咯噔一下。得,又穿帮了。
说实话,“大厨”这个词,透着一股子现代饭店后勤管理的味儿,搁在古代,尤其是唐宋那种美食遍地的时代,这么叫,压根儿就不对味。那古代酒楼里,那位决定了你这顿饭是人间至味还是味同嚼蜡的核心人物——主厨,到底该怎么称呼?这事儿,咱们今天得好好掰扯掰扯。

你别以为这只是个称呼问题,这背后,是身份、是技术、是江湖地位。
咱们先把时光机往回拨得狠一点,到先秦那会儿。那时候,可没有什么正儿八经的“酒楼”,但有专门管做饭的。这些人叫什么?叫 “庖” 。对,就是庖丁解牛的那个“庖”。《庄子》里那位解牛的哥们儿,技艺高超得近乎于道,他叫“庖丁”。你看,名字里就带着职业属性。“庖”是动词,指宰杀、烹调;“丁”是他的名字。所以 “庖丁” 不是一个官职,更像是一个绰号,一个代表了行业顶尖水平的传奇代号。那时候,一个顶级的“庖”,社会地位可不低,他们是技术的化身,是艺术的创造者。在宫廷里,专门负责国君饮食的,叫 “膳夫” ,这已经带上点“官”的色彩了,管着一整个团队的吃喝,权力不小。
所以,在那个时代,你跑到一家食肆,对着后厨喊“嘿,那个庖!”,虽然直白,但不算错。当然,要是碰上个脾气大的,勺子可能就飞过来了。
时间快进到唐宋。我的天,这可是中国古代餐饮业的巅峰时代。汴京、临安的街头,酒楼林立,瓦舍勾栏,彻夜不眠。这时候的餐饮业已经高度专业化、市场化了。后厨的分工细致到你无法想象。《东京梦华录》和《梦粱录》里记得清清楚楚,一个大酒楼的后厨,那叫一个兵强马壮。
这时候,主厨的称呼就开始多样化了。
最普遍的,可能就是 “厨子” 。这个词听着朴实,甚至有点土,但在当时就是个正经的职业称谓,不含贬义。就像我们今天说“司机”、“老师”一样。不过,“厨子”这个词,更多的是一个泛称。在一个分工明确的大后厨里,你得叫得更具体,才显得你懂行。
真正撑起一个酒楼门面的那位,我们可以称之为 “厨官” 。你没听错,带个“官”字。这可不是说他真在朝廷里有品级,而是一种尊称,类似于我们现在喊“师傅”。这个“官”字,体现的是对他专业权威的认可。能被称为“厨官”的,那都是在一方水土有名有号的人物,手上没几道看家硬菜,是镇不住场子的。
更有意思的是那些内部的细分叫法。比如,负责切配、雕工的,也就是案板上的功夫,叫 “案上” ;专门掌管炉灶、负责煎炒烹炸的,叫 “铛头” 。“铛”就是平底锅,铛头,就是玩锅的头儿。而那个总览全局,决定菜单,调度人手,最后拍板菜品出品的核心人物,往往被称为 “司厨” 。这个“司”字,就很有讲究了,掌管、主持的意思,地位超然。
所以,想象一下,你是个宋代的美食家,走进临安城最有名的“丰乐楼”,想点一道只有熟客才知道的隐藏菜单。你不会傻乎乎地喊“大厨”,而是把跑堂的叫过来,低声说:“劳驾,请你们家 司厨 出来一见,就说故人来访。” 这逼格,一下子就拉满了。对方一听,就知道你不是一般食客,是懂门道的“老饕”,那待遇自然就不一样了。
当然,口语里,更常见的可能是描述性的叫法,比如 “掌勺的” 。这个词就非常形象,谁拿着勺子,谁就是老大。但它更像是一个动作描述,而不是一个正式的职称。
到了明清时期,餐饮文化继续发展,但称呼上似乎没有宋代那么讲究和细分了。“厨子”这个称呼变得更加普遍。在一些大的府邸里,管厨房的头儿,可能会被称为 “厨役头儿” 或者 “管厨” 。在《红楼梦》里,贾府的厨房有好几个,分工明确,柳家的就是大观园小厨房的管理者,虽然没明确的称呼,但她的地位就相当于一个项目经理。而在市井的酒楼里,一个有威望的主厨,大家可能就直接尊称一声 “X师傅” 了,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还有一个地方的主厨,称呼是顶破天的,那就是皇宫。宫里的厨子,那叫 “御厨”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能给皇帝做饭,那得是全国海选出来的顶尖高手。他们虽然社会地位上是仆役,但在专业领域里,绝对是王者的存在。
所以你看,从一个简单的“怎么称呼主厨”的问题,能牵扯出这么多名堂。它不是一个孤立的词汇,它背后是古代社会对“吃”这件事的重视程度,是餐饮行业的发展脉络,是手艺人的社会地位变迁。
古代的酒楼后厨,就是一个等级森严、分工明确的小江湖。那个被称为“厨官”或“司厨”的人,就是这个江湖的盟主。他不仅要手艺精湛,还得懂管理、会创新、能镇得住手下几十号人。他的情绪,直接决定了整个酒楼的菜品质量和口碑。他手里那把沉甸甸的铁勺,搅动的不仅是锅里的山珍海味,更是一个时代的活色生香。
所以下次再看古装剧,别再傻傻地跟着喊“大厨”了。你可以试着在心里给那个角色换个称呼,想象他是个 庖丁 ,还是个 厨官 ,或者是个威风凛凛的 司厨 。你会发现,那一盘盘从他手中端出的菜,似乎也多了几分历史的厚重和江湖的烟火气。这,或许才是品味历史真正的乐趣所在。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