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讲, 职场 上最要命的瞬间,绝对不是PPT做崩了或者被老板骂,而是你张开嘴,对着一个人,脑子里疯狂搜索,最后卡壳,不知道该叫啥。那空气凝固的几秒钟,尴尬得能用脚趾在地上抠出一套三室一厅。
这事儿,我刚毕业那会儿就栽过个大跟头。我们公司新来了个VP,空降的,看起来特年轻,也就三十出头,天天穿个潮牌卫衣。有次在茶水间碰到了,他主动跟我搭话,问我是哪个部门的。我一激动,脑子一抽,看他那么亲和,张嘴就来了句:“王哥,我是新来的小李。”
他脸上的笑容,肉眼可见地僵硬了零点五秒。然后特客气地回了句:“叫我Jason就行。”

就这零点五秒,我后背的冷汗“唰”就下来了。后来我才知道,全公司,从总监到实习生,都毕恭毕敬地叫他“王总”,或者英文名“Jason”。那一嗓子“王哥”,简直就是我职业生涯的黑历史,像个烙印,火辣辣的。
所以, 上下级不带姓氏怎么称呼 ,这根本不是个小问题,这是门玄学,是 情商 的试金石,是你职场生存的“开机密码”。输错了,轻则尴尬,重则直接给你的职业形象判了死刑。
咱们先说对上。
这得分两种,一种是你的直属领导,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那种;另一种是跨了好几级的大老板,神龙见首不见尾。
对付大老板,千万别自由发挥。什么“X哥”“X姐”的,想都不要想。除非公司文化真的扁平到了极致,CEO穿着拖鞋满地跑,否则,最保险的永远是“X总”。这是个尊称,代表了对他职位的认可。你觉得生分?废话,本来就生分啊!你跟他又不熟,装什么亲近?
有人可能会说,大老板自己说了:“哎呀,别叫我X总,叫我老张/英文名就行。”
听到这话你可得警惕了。这百分之九十是客气,是人家彰显亲和力的一个姿态,你还真就信了?你得看谁在这么叫。如果其他高管都叫他“老张”,那你或许可以试试。如果只有他自己这么说,别人都还叫“X总”,你最好就乖乖地继续叫“X总”。这是一种 职场 里的“政治正确”,不给他添麻烦,也给自己留余地。实在觉得别扭,可以用个折中的法子,叫“X老师”。尤其在互联网、文化传媒这类行业,“老师”这个词简直是万金油,既表达了尊敬,又没那么强的阶级感。但记住,这也是有适用范围的,你要是在个钢铁厂里对着车间主任喊“老师”,那画面就有点诡异了。
再来说说你的直属领导。这个 称呼 的拿捏,学问就大了去了。
这直接关系到你们日常的协作氛围。叫“X总”或者“X经理”?太正式了,感觉下一秒就要立正站好汇报工作,无形中拉开了距离。但直接叫名字?又显得没大没小。
我的建议是: 观察 。入职前两周,别急着开口,多听多看。看团队里的老人怎么叫,你就怎么叫。
如果团队氛围比较轻松,年纪大你一些的,可以尝试叫“X哥”或“X姐”。但这有个前提,就是你得确定他/她吃这一套。有的人就特别反感这个“哥/姐”的称呼,觉得江湖气太重,或者显老。最好的办法是,在一次非正式的场合,比如午饭,开玩笑地问一句:“老大,以后我就叫你强哥啦?”看他的反应。他要是乐呵呵地答应了,这事儿就成了。他要是面露难色,你赶紧找补:“开玩笑的,还是叫您X总/X导比较好。”
如果领导是技术大牛或者业务专家出身,叫“X老师”或者“X导”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会让他觉得你认可的是他的专业能力,而不是他的职位。马屁,要拍在点子上。
当然,最简单直接的就是,如果公司有叫英文名的传统,那就大大方方地叫英文名。这是最安全、最不会出错,也最能体现现代化管理氛围的 称呼 。
说完了对上,再聊聊对下。
别以为当了领导就可以随便叫了,这里面的雷区一点也不少。
最忌讳的,就是端着架子,对谁都叫全名“张三、李四”。这感觉就像教导主任在点名,分分钟把团队氛围搞得跟上坟一样沉重。你是来带团队打仗的,不是来军训的。
叫“小王”“小李”呢?听起来亲切,但其实是个糖衣炮弹。对于刚毕业的年轻人,或许还能接受。但如果对方已经工作好几年,甚至年纪跟你差不多,你一口一个“小X”,那潜台词就是“你还嫩着呢”,特别容易引起反感。人家心里指不定怎么骂你呢。
我个人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 直接叫名字(去姓) 。
比如下属叫“王伟”,你就叫他“王伟”,或者更亲近一点,直接叫“阿伟”。这是一种平等的姿态,代表着你把他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合作伙伴,而不是一个需要你居高临下发号施令的“手下”。这种尊重,是收买人心的第一步。你希望团队有创造力,有主人翁精神,首先就得把他们当“人”看,而不是一个执行命令的螺丝钉。
称呼 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也是公司文化的缩影。
在一个等级森严、官僚气十足的地方,大家恨不得把对方的全部title都念出来,“尊敬的XX事业部首席高级总监王总”,生怕怠慢了。而在一个开放、活泼的创业公司,CEO可能就是大家口中的“狗蛋”,CTO是“阿强”,大家靠花名和外号拉近距离。
你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就要用什么样的语言体系。这是一种 适应 ,更是一种 智慧 。
所以,别再纠结于那些死板的规则了。多用心去感受你周围的气场,观察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模式。 称呼 的背后,是人情,是世故,是恰到好处的分寸感。
实在拿不准的时候,就用最笨也是最真诚的一招:直接问。
“您好,请问我怎么称呼您更方便?”
这句话,永远不会错。它比你搜肠刮肚想出一个自以为是的“妙称”,要安全一百倍。
记住, 职场称呼 ,叫对了是情商,叫错了就是情商税。这笔税,你最好一分钱都别交。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