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道祖师怎么称呼蓝思追?从阿苑到思追看懂他的四重身份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人的名字,到底能承载多少东西?在《魔道祖师》这个庞大又细腻的世界里, 蓝思追 这个名字,就像一坛埋在云深不知处千年古木下的天子笑,初闻清冽雅正,细品之下,却全是灼喉的思念、深埋的过往和无法言说的温柔。

每次提起 蓝思追 ,我脑子里浮现的,总是那个穿着一身雪白校服、额上卷云纹抹额一丝不苟、行事说话堪称小辈楷模的翩翩少年。他是含光君一手教养出来的孩子,雅正端方,通情达理,简直就是另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小蓝湛”。 蓝思追 ,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首最沉痛的诗。

思君不可追

魔道祖师怎么称呼蓝思追?从阿苑到思追看懂他的四重身份

这五个字,你品,你细品。这是谁的“思”?又是谁的“不可追”?是 蓝忘机 的。是那个逢乱必出、问灵十三载,只为等一不归人的含光君,将自己碾碎在岁月里的那份执念,小心翼翼地,安放在了这个他从乱葬岗上唯一救回来的孩子身上。他看着这个孩子,就像看着一截从焦土里扒出来的、微弱的希望。所以,他给他取名“思追”。这名字,根本不是给孩子的,是 蓝忘机 给自己的一道烙印,一个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自己的、关于 魏无羡 的念想。

云深不知处的其他长辈,蓝启仁、蓝曦臣,称呼他,自然是“思追”。同辈的弟子们,像景仪,也叫他“思追”。这是一个属于“姑苏蓝氏”的身份符号,一个被承认、被寄予厚望的未来。这个名字,代表着他被拯救后的新生,也代表着他与蓝忘机之间那份超越血缘的、沉默如山的父子之情。

但是, 蓝思追 只是他吗?

不,远远不是。

魏无羡 重生归来,他眼里的这个少年,最初也只是一个“雅正的小辈”,一个有点眼熟的“小古板”。他会随口叫他“思追”,带着几分前辈对后辈的欣赏和戏谑。可命运的草蛇灰线,早就埋下了。直到大梵山下,那个被温宁失控时抓伤的孩子,那个吹笛时会下意识跑过来抱住他大腿的孩子,那个看着陈情会觉得莫名亲切的孩子……

一切的谜底,在那个小小的、被珍藏多年的草编蝴蝶被掏出来时,轰然揭晓。

那一刻, 魏无羡 脱口而出的,不再是那个清冷的“思追”,而是一个充满了烟火气、带着泥土芬芳和无尽宠溺的称呼——

阿苑

我的天,我每次看到这里,都觉得心脏被狠狠攥了一下。 阿苑 !这个名字一出来,乱葬岗上那些短暂却温暖的时光,就一下子铺满了整个屏幕。那个被种在萝卜地里,哭着喊“羡哥哥”的小不点;那个把拨浪鼓当成宝贝,被 蓝忘机 买了一堆玩具,还敢抱他大腿不撒手的小家伙。 阿苑 这个名字,是属于夷陵老祖 魏无羡 的,是属于那个贫瘠却充满欢声笑语的乱葬岗的。

它代表的不是雅正,不是仙门楷模,而是最纯粹的、家人之间的爱与守护。所以你看,当 温宁 恢复神智,他看向蓝思追的眼神,他口中喃喃的,也永远只会是“ 阿苑 ”。因为对于温宁来说,这孩子不是什么含光君的养子,不是什么蓝家后起之秀,他就是姐姐温情的血脉,是他们温家最后的、唯一的根。他是“公子”拼了命也要护着的人。

所以,你看懂了吗? 魔道祖师怎么称呼蓝思追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情感漩涡。

蓝忘机 叫他 蓝思追 ,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延续着对 魏无羡 的爱与等待。

魏无羡 温宁 叫他 阿苑 ,是在绝望的废墟之上,重新拥抱了失而复得的亲情。

一个名字,是现在。一个名字,是过去。

而这两个名字,又被另一个更沉重的名字连接着—— 温苑 。这是他的本名,一个代表着岐山温氏血脉的名字。在那个“射日之征”后人人喊打的年代,这个姓氏,就是原罪,是催命符。它承载了灭族的血海深仇,也承载了一个孩子颠沛流离、高烧失忆的悲惨童年。

所以,蓝思追的一生,其实是被这几个名字割裂又缝合的一生。

他是 温苑 ,背负着血脉的沉重;他成了 阿苑 ,拥有过最纯粹的童年和最温暖的守护;他被救赎,成为了 蓝思追 ,活成了光风霁月的模样。

最让人动容的是什么?是他自己。这个孩子,他没有被任何一个名字所困。他接受了自己是 温苑 的过去,没有怨恨;他珍视着自己是 阿苑 的记忆,满怀感恩;他也无愧于自己是 蓝思追 的现在,活得通透又善良。

他身上,有姑苏蓝氏的雅正,却没有那种刻板;有 魏无羡 的影子,那种骨子里的通透和善良;更有 蓝忘机 的沉稳和担当。他简直是这部作品里,人性光辉最完美的结合体,一个从地狱里开出的、最温柔的花。

所以,下一次,当有人问起“魔道祖师怎么称呼蓝思追”时,你或许可以告诉他,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称呼他“思追”,看到的是一份深沉的守护与思念;呼唤他“阿苑”,听到的是一段跨越生死的温暖回响。

而他,就是那个站在所有爱与痛的交汇点上,坦然接受了自己全部过往,并最终长成了一棵可以为他人遮风避雨的、挺拔的树。他,就是蓝愿,字思追,那个我们都爱的小阿苑。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