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男友 ,这三个字,念出来都觉得舌头打结。
它不像“老公”那么甜蜜,也不像“朋友”那么坦然,它卡在喉咙里,像一根鱼刺,吞不下去,也吐不出来。尤其是在跟新朋友介绍、或者在共同好友的聚会上不小心被cue到的时候,那种尴尬,简直能用脚趾在地上抠出三室一厅。
所以,到底 怎么称呼前男友 才算得体,才算“好听”?

这事儿吧,其实根本没有标准答案。因为它压根就不是一个语言学问题,而是一个心理学问题。那个 称呼 ,说到底,是你内心对那段 过去 的关系下的定义,是你当前情绪的度量衡。
你心里还没放下,绞着劲儿地疼呢,那你叫他什么都像在伤口上撒盐。你早就云淡风轻,把他当成人生路上的一个NPC了,那“嘿,那个谁”都显得无比自然。
我见过刚 分手 不久的姑娘,在姐妹群里提起他,用的词是“那个杀千刀的”。嗯,充满了恨意,但说实话,也充满了没能彻底割舍的能量。恨,往往是爱的另一面,说明他还在你的情绪世界里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也见过那种,过了很久很久,提起他,会轻轻说一句,“我之前认识的一个人”。你看,连“前男友”这个身份标签都省了,直接降级成了茫茫人海里的一个“人”。这才是真正的 释怀 ,波澜不惊,好像在说一件别人的故事。
所以,咱们不聊那些虚头巴脑的大道理,就从不同的心境阶段,来盘一盘那些五花八门的 称呼 ,看看哪个更适合当下的你。
第一阶段:耿耿于怀,意难平
这个阶段,心里堵着一口气,看什么都不顺眼。别说“好听”了,不骂人都算是有教养。
-
“那位” / “那谁” / “那个人” 这算是入门级的疏离感称呼。带着点刻意的撇清,仿佛多说一个字都嫌浪费口舌。这三个词里透着一股子“别问,问就是不熟”的劲儿。嘴上说着不在意,其实心里比谁都在意。每一次用这种指代,都是在提醒自己:我们已经没关系了。但这种提醒,本身就是一种放不下。
-
“X先生” 这招儿就有点意思了。比如他姓张,就叫“张先生”。听起来是不是特客气,特有距离感?没错,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这是一种礼貌的盔甲,把自己包裹起来,告诉所有人,也告诉自己,我们之间只剩下最基本的社交礼仪,再无其他。尤其适合在需要共同出席的场合,既避免了直呼其名的尴尬,又划清了界限。不过,有时候,这声“先生”,比骂一句“渣男”还伤人。
-
讽刺性外号 比如“最佳辩手”(如果他特爱抬杠)、“前司同事”(如果你们曾经是同事)、“我上一届的”(透着一股老娘已经毕业了的潇洒)。这种 称呼 ,需要一点幽默感和强大的内心。它是一种自我解嘲,用玩笑的方式,把沉重的 过去 轻轻揭过。但用的时候要小心,别把自己搞得像个怨妇,幽默和刻薄,只有一线之隔。
第二阶段:尘埃落定,各自安好
时间这东西,不一定能治愈,但它能把一块棱角分明的石头,磨得圆润,至少不那么硌手了。到了这个阶段,提起 前男友 ,心里已经没什么波澜了。
-
直呼其名 / 去掉姓的昵称 这绝对是最高段位的 称呼 。直接叫他的名字,比如“王伟”,或者更亲近一点的“阿伟”。这说明什么?说明在他身上附加的那个“ 前男友 ”的特殊身份光环,已经彻底消失了。他不再是你的“前任”,他就是他自己,一个你认识的、有独立名字的个体。就像你会叫你任何一个普通朋友的名字一样。能做到这一点,恭喜你,你真的move on了。这声名字里,没有爱,没有恨,只有平静的过往。
-
“我前任” 这是一个非常中性、非常坦然的词。它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只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当你在新的约会对象面前,或者在和朋友的闲聊中,能坦坦荡荡地说出“哦,这个地方我跟我 前任 来过”时,证明你已经完全接纳了这段经历,把它看作是你人生履历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需要遮遮掩掩的伤疤。它不“好听”,但它足够真实、足够强大。
-
“一个老朋友” 如果你们 分手 后真的还能做朋友(我说的是那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朋友),这无疑是最好的 称呼 。它抹去了所有爱情的痕迹,只留下了曾经相伴过的温情。这个 称呼 ,温暖、体面,也给了彼此最大的尊重。当然,前提是,你们俩都真的放下了,不然这就成了自欺欺人的幌子。
怎么选?看人,看场合,更看你的心
其实,纠结 怎么称呼前男友 ,就像在纠结 分手 后要不要删联系方式一样。你真正纠结的,从来都不是那个 称呼 本身,而是你该如何安放那段回忆,如何面对那个曾经在你生命里留下过深刻印记的人。
- 对闺蜜: 想怎么骂怎么骂,想怎么叫怎么叫。“狗东西”、“王八蛋”……关起门来,你的情绪需要一个出口,这不丢人。
- 对新欢: 坦诚地用“我 前任 ”或“我之前交往过的男生”就好。别用昵称,也别用贬低的词,这既是对过去感情的尊重,也是让你现任安心的最好方式。一个能体面处理过去的人,才更值得信赖。
- 对共同朋友: 尽量用名字。这是最稳妥、最不让朋友为难的方式。避免让大家在你俩之间选边站。
- 对自己: 这一点最重要。夜深人静的时候,你心里是怎么称呼他的?那个声音,才是你最真实的状态。
最终,那个最好的 称呼 ,不是为了说给别人听,显得你多大度,多潇洒。而是说给你自己听的。
是当你某天脱口而出那个词时,心里不会再咯噔一下;是当你在输入法里打出他的名字时,不会再有片刻的迟疑;是当这个 称呼 变成一个纯粹的符号,再也无法牵动你任何情绪的时候。
那一刻,叫什么,还重要吗?
他可以是你通讯录里的“王伟”,也可以是你记忆里那个“爱穿白衬衫的少年”。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终于可以微笑着,跟那个 称呼 背后的整个世界,挥手说再见了。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