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光是打出来,指尖都好像有点凉。它不像问一道菜怎么做,或者一个地方怎么去。它背后藏着小心翼翼的体恤,和一份不知如何安放的悲伤。
79岁,这个数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复杂的情绪。你说他不是 高寿 吧,也绝对算得上是了,毕竟迈过了古稀,奔着耄耋去了。但你说他是 高寿 吧,心里又总有那么一丝丝的遗憾,就差那么一脚,就踏进80岁的大门了。这道坎儿,对于家人来说,可能就是一道永远的、无声的叹息。所以,当我们谈论一位79岁老人的离去,遣词造句就更得掂量再三。
我们脑子里盘旋的,其实不是语言学问题,而是情感的尺度问题。

首先,得分清场合。这跟穿衣服一个道理,见什么人,在什么地儿,说什么话。
如果是在非常正式的、公开的场合,比如发布讣告、写碑文,或者单位发文。那必须得用书面语,得庄重、肃穆。这时候, “逝世” 是最通用、最标准的选择。它是一个中性词,不带过多感情色彩,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但这种克制本身就是一种尊重。你看新闻里报道名人离世,用的基本都是这个词。
如果老人是因病离开,那么用 “病故” 也很常见,这个词更侧重于说明原因,同样是官方、正式的用语。还有像 “与世长辞” ,这个词就比“逝世”多了一层文学色彩和告别的意味,听起来更沉重,也更有一种终结的仪式感。
但是,说真的,这些词,都太冷了。它们是写给外面的人看的,是印在纸上的黑色字体,带着距离感。在家里,在亲人朋友之间,谁会这么说话?
你不会对着刚刚失去父亲的朋友说:“令尊于昨日逝世,请节哀。” 这话没错,但听着就像AI客服。
在自己人的圈子里,我们用的词,都是带着体温的。
最常见,也最温柔的,可能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 “走了” 。
“我奶奶,前天晚上 走了 。”
这个“走”字,太有我们中国人的智慧了。它不是消失,不是终结,而是像一次远行。他只是去了另一个地方,一个我们暂时去不了的地方。这个词,把死亡的残酷性,那种断裂感,给轻轻地模糊掉了。它给了活着的人一个缓冲,一个念想。
类似的说法还有 “去了” 、 “离开我们了” 。都透着一股浓浓的家常味儿和无奈的亲近感。有时候,还会听到更朴素的说法,比如“回老家了”,这是一种根植于土地的浪漫,仿佛生命是一个轮回,最终都要回到最初的地方去。
我记得我外婆走的时候,我妈给我打电话,泣不成声,翻来覆去就一句话:“你外婆……睡着了……再也醒不来了……” “睡着了”,你看,这也是一个充满爱的谎言。我们多希望他们真的只是睡着了,只是太累了,需要好好歇歇。
如果想表达得更文雅一点,带点祝福的意味,那就有更多的选择了。
“仙逝” 这个词,就很有画面感。仿佛老人不是痛苦地离去,而是羽化成仙,脱离了尘世的苦厄。这个词尤其适合那些生前比较豁达、有福相的老人。
“驾鹤西去” ,这个就更具象了,源于道家的传说。仙鹤是长寿的象征,驾着仙鹤去往西方极乐世界,这简直就是对逝者最好的祝愿。说出这个词的时候,悲伤里都仿佛透出了一丝飘逸的美感。
对于有宗教信仰的家庭,说法就更明确了。信佛的,会说 “往生” 了,或者去了西方极乐世界。信基督的,会说 “安息主怀” 、 “蒙主恩召” 。这些词汇,本身就自带信仰体系里的安慰和盼望,它们告诉生者,死亡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永生。
说了这么多能用的,我们还得说说那个最应该避免的字。
一个字, 死 。
这个字,太硬,太重,太直接。像一块冰冷的铁块,没有任何铺垫地就砸到你心里。在老人刚刚离去的初期,亲人们的情感是最脆弱的时候,这个字,无异于在伤口上撒盐。哪怕我们心里都清楚这个事实,但从嘴里说出来,就是一种残忍。除非是到了很久以后,大家能平静地回顾这件事,或者在一些特定的法律、医学语境里,否则,请把这个字,暂时封存起来。
其实说到底, 79岁老人去世怎么称呼 ,纠结的不是词语本身,而是我们那份想要表达尊重、传递关怀却又怕说错话的笨拙的心。
语言是有力量的,但有时候,语言又是最无力的。
在巨大的悲伤面前,你说“逝世”也好,“仙逝”也罢,可能都无法真正抚平亲历者的伤痛。真正重要的,不是你用了哪个词,而是你说这句话时的眼神,你的语气,你伸过去想要拍拍对方肩膀的手。
一个真诚的拥抱,一句发自内心的“您多保重”,甚至是什么都不说,只是安静地陪着,递上一杯热水,可能都比任何华丽的辞藻来得更有力量。
我们之所以如此考究一个称呼,是因为我们尊重生命。一位79岁的老人,他走过了近八十年的风风雨雨,他本身就是一部厚重的历史。他的离去,是一个世界的关闭。我们为他选择一个体面的、温暖的、寄托着美好祝愿的词语,是我们能为他做的,最后一件微小却又无比重要的事情。
所以,下次当你知道一位79岁老人离开时,不妨想一想你和他的关系,想一想你面对的是谁。
对外界,可以说 “逝世” 、 “与世长辞” ,这是规范的尊重。
对朋友,可以说 “老人家仙逝了” ,这是文雅的慰问。
对家人,或许只是一句轻轻的 “他走了” ,就包含了所有的不舍与爱。
最终,我们选择的那个词,其实是在为自己的情感找一个出口,也是在为生者的世界和逝者的世界之间,架起一座名为“思念”的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