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你有没有过那么一瞬间,对着家族群里某个长辈发的族谱,或者就是自己瞎琢磨的时候,突然脑子卡壳?爷爷的爸爸是曾祖,曾祖的爸爸是高祖……行,这都好说,毕竟“高”这个字已经很有画面感了,感觉就是站在一个很高的地方往下看。可再往上呢? 高祖 的爸爸叫什么?他爸爸的爸爸又叫什么?
这事儿吧,特有意思。我们现代人,能清清楚楚说出自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名字的,已经算是有心人了。再往上推一代,到 曾祖 辈,可能就得靠家里老人的零星记忆拼凑了。至于 高祖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那基本上就是一个模糊的符号,一个只存在于牌位或者族谱开头的名字,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只有一个“某某公”的代号。
可咱们的老祖宗们,对这事儿,那叫一个“较真”。他们用一套听起来就让人肃然起敬的称谓系统,把这条血脉的长链,一环一环,扣得明明白白。

咱们先来“复习”一下咱们还算熟悉的“基本盘”,也就是所谓的“祖宗十八代”里往上数的这九代,也就是 “九族” 的纵向概念。
从自己开始,往上数:
- 生我者, 父母 。
- 父之父, 祖父 。(也就是爷爷)
- 祖之父, 曾祖 。(太爷爷)
- 曾之父, 高祖 。
- 高之父, 天祖 。
- 天之父, 烈祖 。
- 烈之父, 太祖 。
- 太之父, 远祖 。
- 远之父, 鼻祖 。
看到这儿,是不是已经有点晕了?特别是从 天祖 开始,这画风一下子就变得宏大叙事起来了。“天”、“烈”、“太”,这些字眼,自带一种庙堂之上的庄严感,仿佛已经不是在说一个具体的人,而是在描述一个家族神话的开端。
好了,重点来了。这套体系,到 鼻祖 这里,基本上就是一个完整的、被广泛认可的“九代谱系”。 鼻祖 ,顾名思义,就是能追溯到的、有明确记载的“初始之祖”,像不像人脸上最先突出来的鼻子?一切从他开始。
那么,咱们今天聊的核心问题: 上九代以上祖先怎么称呼?
难道到了 鼻祖 ,这条线就“啪”一下断了?古人可没咱们这么“懒”,他们对源头的探索欲,或者说敬畏心,比我们想象的要深邃得多。
当“九代”这个框架已经无法容纳更古老的血脉时,更宏观、也更带点“写意”色彩的称呼就登场了。
首先,一个非常关键的词会出现: 始祖 。
始祖 和 鼻祖 有啥区别?很多人会搞混。这么理解吧, 鼻祖 通常指的是你能追溯到的、有姓氏以来的第一位祖先。而 始祖 ,场面就更大了。他可能是一个姓氏、一个宗族、甚至一个民族的最初奠基人。比如,某个李姓家族,可能会把唐高祖李渊奉为 始祖 ,但他们家谱里能查到的、从某个地方迁徙过来的第一代祖先,那位叫李某某的,才是他们的 鼻祖 。
始祖 ,往往带有一种“开山立派”的意味。他是一个文化符号,是一个精神图腾。提到他,你脑子里浮现的可能不是一个具体的生活场景,而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再往上呢?如果连 始祖 都觉得不够“远”,那该怎么办?
这时候,古人会用一些更为泛化的、但敬意丝毫未减的词。比如,直接用 “远祖” 这个词。注意,前面九代谱系里,第八代也叫 远祖 ,但当语境超出九代时, “远祖” 就可以泛指所有那些遥远得无法具体称呼的祖先们。它像是一个巨大的收纳筐,把那些湮没在时间长河里的、无数个为我们血脉延续贡献过基因的先人们,都庄重地“收”了进去。
你会在很多祭文、碑文里看到“缅怀远祖”之类的字眼,这里的“远祖”,就不是特指第八代,而是指向那片“时间的迷雾”,指向所有未知的先人。
除了这些,还有更集体、更磅礴的称呼,比如我们常说的 “列祖列宗” 。
这四个字一出来,你感觉到的就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面。那不是一个名字,而是一片黑压压的人影,站在你身后,跨越千年,沉默地注视着你。它涵盖了从 父母 到 始祖 乃至更远的、所有值得被祭拜的先人。它是一种集体意识的体现,是“我从哪里来”这个终极问题最朴素、也最震撼的回答。
所以,你看, 上九代以上祖先怎么称呼 ?这个问题没有一个像“曾祖”、“高祖”那样精准到“代”的答案。因为当时间拉长到那个维度,精确的个体称谓已经失去了意义。重要的不再是“他是谁”,而是“他们在哪儿”。
古人通过 始祖 、 远祖 、 列祖列宗 这些称谓,完成了一次从“个体叙事”到“集体记忆”的升华。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智慧。他们知道记忆会模糊,记载会丢失,但只要这个“集体”的概念还在,根,就断不了。
我有时候觉得,我们现代人活得太“轻”了。我们很少去想十代之前的那个“我”是谁,他过着怎样的生活,爱着什么样的人。我们似乎觉得,那一切都与我无关。
可古人不是。他们用这套繁复、庄严的称谓,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你不是凭空出现的。你的身体里,流淌着一条经历了无数风雨、跨越了无数代际的河。从 鼻祖 到 始祖 ,再到那模糊不清的 远祖 ,每一个称谓,都是河床里的一块石头,让你能踩着他们,去想象那源头的雪山。
所以,下次再有人问起 上九代以上祖先怎么称呼 ,你别光是背诵那些名词。你可以试着去感受这些词背后的重量。那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秩序感,一种对生命来源最深沉的敬畏。我们每个人,不过是这条长河里一朵小小的浪花,但因为有了对源头的追溯,这朵浪花,也就有了奔向大海的意义。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