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 。
这三个字,一说出来,你脑子里是不是就有画面了?宽大的、不怎么合身的校服,背后印着学校的名字,堆得比人还高的书本,还有那双藏在厚厚镜片后面的、既迷茫又带点倔强的眼睛。这大概是社会给他们贴上的最通用,也最……怎么说呢,最没有感情色彩的标签。一个身份代码,仅此而已。就像你在路上看到一个穿制服的,你会叫他“警察同志”或者“外卖小哥”, 高中生 就是这样一个功能性的称呼,准确,但冰冷。它概括了一个年龄段,一种状态,却抹去了所有个体的喜怒哀乐。
可这事儿吧,远没有这么简单。一个称呼,背后是一整套的人际关系和权力结构,你琢磨琢磨,是不是这个理儿?

在那个被粉笔末和荷尔蒙充满了的封闭小世界里,他们自己之间,几乎没人会用“高中生”这么见外的词儿。最常见,最万能的,当然是 同学 。这两个字太平凡了,平凡到我们都忘了它的分量。“这位同学,请你回答一下这个问题。”这是老师的开场白,带着点不容置喙的权威。“同学,借我抄下作业!”这是课间最急促的“江湖救急”,充满了革命友谊。前后桌,隔着一条过道的,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都是同学。它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定义了他们最核心的社会关系——我们,是一起在这“炼狱”里摸爬滚打的战友。
但“同学”也分三六九等。关系好的,早就升级了。男生之间,是“兄弟”、“哥们儿”,甚至是各种带着亲昵和损劲儿的外号,什么“胖子”、“耗子”,越难听,关系可能越铁。女生呢,就更细腻了,“亲爱的”、“宝贝儿”,手拉着手去厕所,分享着同一个耳机里周杰伦的歌,秘密和零食都在小团体里流淌。这种称呼,是一种认证,是“我把你当自己人”的宣告。你,不再是芸芸众生里的那个“某某同学”,而是我青春版图里,一个有特定坐标的点。
然后,你把视角往上拉,看看老师和家长。
在老师嘴里,你除了是“某某同学”,更多时候,你就是你的名字,全名。当班主任站在讲台上,面色凝重地,用一种特殊的、能让空气凝结的语调喊出你全名的时候,你就知道,完蛋了。准没好事。而在大多数家长眼里,尤其是在外人面前,你又变回了那个最原始的称呼—— 孩子 。“我家孩子,今年上高二了,学习压力大得很。”这话听着是不是特耳熟?“孩子”这个词,充满了保护欲和掌控感,它温柔地提醒你:无论你觉得自己多成熟,多想挣脱,在他们眼里,你依然需要被安排,被指引。这种称「呼」的背后,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身份错位感,也是无数家庭矛盾的导火索。你觉得自己是即将展翅的鹰,他们却总怕你飞出去会撞上玻璃。
更有意思的,是那些自嘲式的称呼。
比如,流传甚广的 高三狗 。
你听听这个词,多形象,多心酸,又多有那么点黑色幽默的悲壮。为什么是“狗”?累成狗,学成狗,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这个称呼里,有自嘲,有共鸣,更有一种抱团取暖的江湖义气。当一个高三学生自称“高三狗”时,他其实是在向同类发出信号:“兄弟,我懂你。”这里面没有丝毫的贬义,反而是一种资格认证,一种“不经此劫,不足以语人生”的骄傲。这是他们对抗巨大压力的独特方式,用一种近乎嬉皮笑脸的姿态,去消解那份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的现实。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能理解“高三狗”这三个字背后,是凌晨三点还亮着的台灯,是做不完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是每一次月考成绩出来时的心跳骤停。
当然,还有一些更宽泛的叫法。
在校门外,在更广阔的社会场景里,他们通常被统称为 学生 。奶茶店老板会喊:“同学,你的奶茶好了!”公交车司机会说:“学生卡往这里刷。”这个称呼比“高中生”更模糊,它可能指代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甚至大学生。它强调的是一种社会角色,一种享受特定优惠(比如公交半价)但同时也被贴上“未成年”、“需要管教”等潜在标签的角色。当一个成年人对一个高中生说“你一个学生,懂什么”的时候,这个称呼就带上了一层居高临下的意味。
所以你看, 在上高中的学生怎么称呼 ,这根本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选择题。它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不同人眼中的他们,也照出了他们自己内心不断变化的身份认同。
他们是父母眼中永远长不大的 孩子 ,是老师口中需要被规范的 同学 ,是社会新闻里偶尔出现的、被符号化的 高中生 群体,是陌生人嘴里泛泛而谈的 学生 ,更是战友之间心照不宣的“高三狗”。
而他们自己,在深夜刷题的间隙,在望着窗外月亮发呆的片刻,可能也会问自己:我到底是谁?
一个称呼,就是一个定位。从“小屁孩”到“同学”,再到即将成为的“大学生”,每一次称呼的细微变化,都标记着他们人生轨迹的移动。他们就在这些纷繁复杂的称呼的夹缝里,野蛮生长。一方面,他们渴望被当作成年人一样尊重,拥有自己的选择权;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得不蜷缩在“学生”这个保护壳里,享受着最后一点可以犯错、可以迷茫的“特权”。
这种矛盾,这种撕裂感,构成了整个高中时代最核心的底色。
所以,下一次你看到一个穿着校服的身影,匆匆走过你的身边,别急着就用“高中生”这个标签去定义他。那三个字底下,是一个正在为一道解不出的数学题而抓狂的灵魂,是一个刚刚跟朋友吵了架心里难受的少年,是一个对未来既充满恐惧又怀揣着滚烫梦想的,活生生的人。
或许,最好的称呼,就是他的名字。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