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肖老师用英语怎么称呼我?这称呼里的秘密你懂吗

这事儿吧,挺拧巴的。真的。一个称呼而已。至于吗?我有时候也这么问自己。但每次当肖老师那双带着点疏离感的眼睛扫过我们,然后准备点名提问时,我的心,就不争气地悬了起来。我在乎的,偏偏就是那个从她嘴里吐出的,关于“我”的音节。

肖老师用英语怎么称呼我 ,这问题在我脑子里盘旋了不止一个学期。

我们班每个人都有英文名。我的叫Kevin。一个,怎么说呢,极其安全、极其普通、扔进人堆里都溅不起半点水花的名字。当初起这个名字,就是图个省事。但现在,我有点后悔。因为每当肖老师用她那标准得像教科书录音一样的伦敦腔念出“Kevin”时,我总感觉,她叫的不是我,而是一个代号,一个贴在我身上的、方便她教学的标签。

深度解析:肖老师用英语怎么称呼我?这称呼里的秘密你懂吗

那个名字像一件临时的戏服,穿上它,我就是“学生Kevin”,回答问题,做笔记,点头微笑。脱下它,我还是那个会因为一道数学题抓耳挠腮、会在篮球场上大喊大叫的张伟。Kevin和张伟,是两个人。肖老师认识的,似乎永远只是前者。

阳光从老旧的窗框里斜着插进来,切开一教室浮动的尘埃,她的声音就像那束光里的引导者,清晰,但又带着点不容置疑的距离感。“Kevin, would you please read this paragraph for us?”

我站起来,机械地念着。嘴里是流畅的句子,脑子里却在想,如果她叫我“Zhang Wei”会怎么样?用拼音。是的,就这么直接。听起来可能会有点生硬,有点突兀,在满是“Jessica”“Michael”的课堂上显得格格不入。但那……那才是我啊。那是刻在我骨子里、从出生起就跟着我的印记。

有一次,真的有一次,我以为她会那么叫我。

那是个周五的下午,最后一节课,所有人都魂不守舍。我在偷偷看一本课外书,藏在英语课本下面。然后,我听到了她的声音,不是叫“Kevin”,也不是任何一个同学的英文名。她顿了一下,似乎在搜索记忆,然后轻轻地,带着一丝不确定,说:“The boy in the third row, with the blue shirt.”

是我。

我猛地抬起头,像被抓了个现行的小偷。全班的目光“唰”地一下全聚焦在我身上。我的脸,瞬间就烫得能煎鸡蛋。那一刻,我感觉比被她用最严厉的语气喊“Kevin”还要窘迫。因为“那个穿蓝衬衫的男孩”,意味着在她眼里,我甚至连那个叫“Kevin”的标签都暂时失效了,我成了一个需要用外貌特征来定位的、模糊的个体。

那件事之后,我对 肖老师用英语怎么称呼我 这个问题的执念,变得更深了。

我开始观察她怎么称呼别人。大部分时候,都是英文名,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像一台精密的教学仪器。但偶尔,极少数情况下,她会对那个叫Lily的女生说:“Lily, dear, your pronunciation is getting so much better.”

那个“dear”,天知道我有多羡慕。

一个简单的词,像一颗小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泛起一圈圈涟漪。它代表的不是亲昵,不是偏爱,而是一种……看见。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你这个具体的人的认可和鼓励。她不再仅仅是“老师”,Lily也不再仅仅是“学生”,在那一秒,她们之间有了一丝人与人之间的、温热的连接。

我承认我有点贪心。我渴望那种连接。

我开始在课堂上疯狂表现。抢着回答最难的问题,提前预习所有的课文,甚至开始模仿她的口音。我想让她“看见”我,看见那个藏在“Kevin”这个躯壳下的,渴望被认可的灵魂。我想知道,如果我足够优秀,足够特别, 肖老师用英语怎么称呼我 的答案,会不会改变?

也许她会叫我“Zhang Wei”?带着一点欣赏的语气,让她觉得这个中文名字也同样值得被记住。

也许她会给我起个昵称?当然这不太可能,肖老师不是那种风格。

或者,就简单的一句,“Well done, boy.” 那个“boy”,不是之前那个尴尬的“the boy”,而是带着赞许的,像前辈对后辈的肯定。

你说,这算不算一种奢望?

后来我慢慢想明白了。称呼,其实是一把钥匙。一把能打开人与人之间不同房门的钥匙。用英文名,打开的是“师生模式”的门,门里是知识、规则和秩序。用“dear”或者一个带着情感的词,打开的是“交流模式”的门,门里有温度、有关怀,还有一点点人情味儿。

而我,一直站在第一扇门里,踮着脚,眼巴巴地瞅着第二扇门。

肖老师用英语怎么称呼我 ?答案至今还是那个毫无波澜的“Kevin”。也许永远都会是。她是一个专业的、敬业的老师,把所有的学生都放在一个公平的尺度上衡量,用统一的标签来管理。这没什么错。甚至,这才是“对”的。

但我还是会幻想。

幻想在某个毕业的午后,我们不再是师生,在街角偶遇。她看着我,可能会愣一下,然后笑着说:“你是……张伟,对吗?You were Kevin in my class. You’ve grown up.”

到那时,或许,“Kevin”和“张伟”才能在我心里真正地合二为一。而那个关于称呼的、长久以来的心结,也才能真正解开吧。

真奇怪,一个称呼而已。怎么就这么让人放不下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