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们讲,第一次面对 市场局的人 上门检查,那感觉,跟上学时突然被班主任从后门窗户盯住一模一样。手心冒汗,脑子发懵,嘴里那句准备好的“欢迎领导莅临指导”硬是卡在喉咙里,变成了磕磕巴巴的“您……您好”。
那是个三十多岁的男人,穿着制服,表情嘛,看不出喜怒,手里拿着个文件夹,眼神在你店里溜达一圈,比X光还厉害,感觉墙角那点没扫干净的灰都被他看得一清二楚。当时我脑子里飞速旋转,就一个问题:我该叫他啥?
叫“哥”?太江湖气,万一对方是个较真儿的,觉得你套近乎、不严肃,第一印象分直接扣光。叫“师傅”?感觉像是叫修水电的,也不对劲。直接叫“同志”?拜托,这都什么年代了,太有距离感了。叫“老板”?人家是公家的人,你这不是讽刺吗?

那一瞬间的尴尬,真是度秒如年。最后,我憋了半天,挤出一个万金油称呼:“领导,您先坐。”
对方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开始了他的检查流程。虽然事后没出什么岔子,但我心里一直犯嘀咕,那个称呼到底对不对?后来,在这个行当里摸爬滚打久了,见得多了,也跟一些“老油条”取过经,总算摸索出一些关于 怎么称呼市场局的人 的门道。这玩意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关键时刻,真能帮你省下不少麻烦。
通用高情商首选:“老师”
你没看错,就是 老师 。
这声“老师”,简直是称呼学里的神来之笔。为什么?你琢磨琢磨。
首先,它绝对不会错。在中国这个尊师重道的社会环境里,称呼任何人“老师”都是一种敬称,没人会因为这个挑你的理。它传递出的信息是:您是专业的,我是来向您学习的,我尊重您的专业知识。
其次,这个称呼姿态放得特别低,但又不卑微。你把自己放在一个“学生”的位置上,潜台词就是“我有很多不懂的地方,还请您多多指教”。市场局的人来检查,本身就是一种执法和指导。你叫他一声 老师 ,等于主动承认了自己的不足和学习的态度,对方听着心里能不舒服吗?他来检查,本来可能是抱着找茬的心态,一听这称呼,心态可能就缓和了,变成了“帮助学生进步”的教学模式。
我有个开餐馆的朋友,有一次后厨卫生被查出点小毛病,眼看就要开单子了。他灵机一动,端着茶过去,毕恭毕敬地说:“王 老师 ,您看我们这块儿确实没注意到,您是专家,给我们指导指导,我们马上改!以后还得请您这样的 老师 多来给我们上上课。”
你猜怎么着?那个检查员愣了一下,脸色明显缓和了,指着问题说:“你们这个要注意,下次必须改好,这次就先给你们一个口头警告。”
看到了吗?一声 老师 ,可能就省下了一张罚单和一次不良记录。这比啥都实在。
看级别、看场合的精准打击:“X科长”、“X局长”
当然,“老师”是万能牌,但如果你能提前做点功课,或者在对方自我介绍、出示证件时,瞄到了对方的姓氏和职务,那进行精准称呼,效果会更好。
比如,你知道来的是张科长,那就直接称呼“张 科长 ”。这显得你既尊重对方的职务,又很有眼力见。千万别自作聪明地把“副”字去掉,人家是副科长就叫“张副科长”,是副局长就叫“X副局(长)”,这叫实事求是。
这种称呼的要点在于 “姓+职务” ,简洁明了,官方且正式。特别是在一些比较严肃的场合,比如你需要去市场局的办公室办理某个复杂的许可证,或者处理某个投诉纠纷时,这种称呼就比“老师”更显专业和对等。
但这里有个坑,就是你千万别瞎叫。不确定对方职务的时候,宁可用“老师”或“领导”这种模糊称呼,也别乱安头衔。你对着一个普通科员喊“局长”,对方要么觉得你这人太浮夸,要么觉得你在嘲讽他,里外不是人。
安全牌,但略显油滑的:“领导”
如果实在不知道对方是谁,也觉得叫“老师”有点张不开口,那“ 领导 ”就是一张最安全的牌。
这个词,妙就妙在它的模糊性。在中国的人情社会里,体制内的人,不管职位大小,在外面办事时,被称呼一声“ 领导 ”,总是有那么点受用的。它满足了一种普遍的心理需求。
你喊一声“ 领导 ”,对方听着顺耳,你也没犯什么错误。它不像“科长”“局长”那么具体,不会有叫错的风险;又比“同志”“师傅”听着更顺耳、更符合当下的语境。
不过,这个称C呼也有个小小的缺点。就是听起来有点那么……油。如果你是个二十出头的小年轻,一脸真诚地喊“领导”,效果还行。但如果你本身就是个四五十岁的老板,再一口一个“领导”,就显得有点过于熟稔和世故了。在某些特别正直、反感这种风气的检查人员面前,反而可能留下不好的印象。
所以,“ 领导 ”可以用,但要看人、看场合,观察对方的反应。如果对方是个年纪比较大、看起来比较严肃刻板的,或许还是“老师”或者“X工”(如果对方是技术岗)来得更稳妥。
真正重要的,是称呼背后的态度
说了这么多,其实 该怎么称呼市场局的人 ,这个问题的核心,从来都不是那个孤零零的词语。
称呼,只是你递出的第一张名片。真正决定事情走向的,是你称呼背后所展现出来的 态度 。
你的腰是不是微微向前倾?你的眼神是不是专注而诚恳?你是不是主动给人家倒了杯水?在对方指出问题时,你是不是先点头表示接受,而不是急于辩解?
我见过最糟糕的应对方式,就是老板翘着二郎腿,叼着烟,歪着头问:“哎,那个谁,你们哪个单位的?有什么事?”
我跟你保证,就算你什么问题都没有,人家也能给你找出点问题来。你这不叫有个性,这叫跟自己的生意过不去。
说白了,我们做小本生意的,求的是一个安稳的经营环境。市场局的人,他们是规则的执行者。我们没必要去仰视,但绝对要给予充分的尊重。这种尊重,体现在一个得体的称呼上,体现在一个积极配合的行动上,体现在一个虚心接受指导的沟通里。
所以,别再纠结于那个词了。下次再有穿制服的人推门而入,深吸一口气,脸上带着最真诚(哪怕是装出来的)的微笑,递上一杯温水,然后根据情况,从你的词汇库里,稳稳地抛出那句“ 老师 ,您辛苦了,快请坐”。
相信我,这比你花钱请客吃饭,管用得多。这声称呼,是你为自己安稳经营砌上的第一块,也是最重要的一块砖。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