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起 重庆人 对 爱的人 怎么 称呼 ,那可真是个有意思的话题,不像有些地方,规规矩矩的,一个萝卜一个坑。在重庆,你听到的那些 称谓 ,常常是带着一股子 麻辣 劲儿,一股子 耿直 气,又藏着无法言说的 温柔 和 亲昵 。第一次来重庆的人,可能会被一些“粗犷”的 称呼 吓一跳,心想:哎哟,这地方的人怎么这么不客气?但等你待久了,真正浸润在 山城 的市井烟火里,你就会明白,那些看似随意的 称谓 ,实则蕴含着 重庆人 最 真挚 的 情感 ,比任何客套话都来得滚烫、实在。
就说最常见的“大哥”、“大姐”吧。你以为这只有在家族里才用?错!在 重庆 ,街边卖小面的老板,年纪比你小几岁,也能乐呵呵地喊你一声“大哥”或“大姐”。那一声“大哥”,不是那种虚头巴脑的恭维,而是带着一种 江湖气 ,一种“你我皆兄弟”的 亲近感 。他可能只是想问你面要不要加辣,或者汤多不多,但那句 称呼 一出口,彼此间的距离仿佛瞬间拉近了几丈。你心里会立刻涌起一股暖意,觉得这人真是 耿直 ,不绕弯子。我在 观音桥 那边吃抄手的时候,老板娘看我吃得满头大汗,递过来一瓶冰汽水,嘴里就自然而然地冒出:“大姐,慢点吃,别烫着了!”你听听,多 贴心 !这不是客套,这是把陌生人也当成自己人看待的那种 热情 。而对于比自己年长的,尤其是那些在茶馆里摆龙门阵的老爷子老太太,一口一个“大哥”、“大姐”,更是标配,那是 尊重 ,也是把大家融进一个 大家庭 的信号。
再说“兄弟伙”和“姐妹伙”。这可不是随便叫的,这背后是有故事、有 情感 、有 义气 的。如果一个 重庆崽儿 把你称为“兄弟伙”,那说明你在他心里有了分量,你们之间不仅仅是认识,更上升到了一种 患难与共 的 情谊 。它可以是酒桌上的推心置腹,可以是 江边 夜风里的谈天说地,也可以是遇到麻烦时二话不说就站出来帮忙的 义气 。我认识个做生意的 重庆崽儿 ,他手下的工人出了事,他没吭一声,自己垫钱把事情处理了。后来他跟我说:“都是一起讨生活的兄弟伙,能帮就帮一把,这有啥子好说的。”你看,这几个字,沉甸甸的,包含了 信任 、 担当 和不求回报的 付出 。同样,“姐妹伙”也是一样,闺蜜之间,那 亲昵 程度,简直是无话不谈,互相撑腰。一声“姐妹伙”,抵得上千言万语,那是一种 心照不宣 的 默契 ,是再大的委屈也有人分担的 底气 。

然后就是 重庆人 独有的那些 亲昵 小 称谓 ,特别是给 爱的人 。比如“幺儿”或者“幺妹儿”。这几个字,一听就让人心都酥了。在很多外地人听来,可能觉得“幺”字带着点“小”或者“次要”的意思,但在 重庆 ,它可是 宝贝 、 心肝 、 掌上明珠 的代名词!尤其是长辈对小辈,或者情侣之间,一句“我的 幺儿 ”,那简直是把人捧在了手心里, 宠溺 得恨不得把全世界都给你。我曾经在解放碑看到一对小情侣吵架,男生急得抓耳挠腮,最后一把抱住女生,嘴里就一个劲儿地喊:“ 幺儿 ,莫生气了,都是我不好,我 爱 你!”那声音,带着哭腔,又带着一股子 重庆 特有的 耿直 和 深情 ,让人看了都替他们着急。这声“幺儿”,比任何“宝贝”都来得 真切 、 入骨 。它带着 重庆 特有的柔软和缠绵,就像 长江 水一样,虽然表面波涛汹涌,内里却温柔深沉。
还有“瓜娃子”这个词,在外地人听来,可能觉得是骂人的,但 重庆人 嘴里的“瓜娃子”,那可就 意味深长 了。它能是朋友之间的 打趣 ,比如你做了件傻事,别人会笑骂一句“你个 瓜娃子 哦!”但语气里带着 宠溺 ,丝毫没有贬低的意思。而如果 爱的人 对你喊一句“你这个 瓜娃子 ”,那恭喜你,你已经彻底融化在 重庆人 的 爱情 漩涡里了。它往往出现在对方对你又 爱 又气,或者觉得你傻得可爱的时候。那语气里,满满都是 情谊 ,是一种带着专属印记的 亲昵 。我朋友跟我讲过,她老公平时不善言辞,但她偶尔犯点小迷糊,他就会轻轻捏一下她的脸,低声说一句:“你这个 瓜娃子 ,真是不让人省心。”她听了,心里比蜜还甜,因为她知道,这句“瓜娃子”,就是他 爱 她的方式。这种 称谓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咬文嚼字的客套,就是那么 直接 、那么 生活化 ,却又那么 深刻 地击中人心。
当然,除了这些充满 地方特色 的 称谓 , 重庆人 在 爱的人 面前,也和其他地方一样,会用“老公”、“老婆”、“亲爱的”等。但即便如此,他们说出来的时候,也总带着一股子 重庆 特有的腔调,那种语调的起伏,那种尾音的延长,都让这些普通 称谓 染上了 山城 的烙印。比如那句“老婆子”,听起来似乎有点老气,但在 重庆 ,夫妻之间叫出来,却是一种 相守一生 的 承诺 ,是一种 白头偕老 的 深情 。它没有年轻人“亲爱的”那么轻佻,也没有“宝贝”那么腻歪,它沉淀着岁月的痕迹,是柴米油盐里 真情 的积累。
重庆人 的 感情 ,就像他们的 火锅 , 滚烫 、 麻辣 ,直冲你的味蕾,从不拐弯抹角。他们不习惯藏着掖着, 爱 就是 爱 ,恨就是恨, 真情实感 ,毫不掩饰。这种 耿直 的性格,也直接体现在他们对 爱的人 的 称谓 上。无论是“大哥大姐”的 江湖义气 ,还是“兄弟伙姐妹伙”的 同甘共苦 ,亦或是“幺儿幺妹儿”和“瓜娃子”的 宠溺 ,每一个 称谓 ,都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符号,更是一扇窗户,让你看到 重庆人 内心深处那份 热烈 而 真诚 的 情感 。
这些 称谓 ,是 重庆 这座 城市 特有的人情味儿,是 山城 人骨子里那份 热情 和 坦荡 的体现。它们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从生活中自然生长出来的,带着 嘉陵江 的湿润,带着 长江 的奔腾,带着 山城 步道上攀爬的 劲儿 。你若在 重庆 ,能被 重庆人 用这些 亲昵 的 称谓 所呼唤,那你就是被这份 热情 和 真情 所接纳了,你就是他们 爱的人 了。那感觉,不是一般的暖和,是能把 心窝窝 都烫暖的那种。所以啊,别看他们嘴巴上说着那些听起来有点“粗”的词儿,那里面藏着的,是滚烫滚烫的 真心 。这份 真心 ,就是 重庆人 的 爱 ,就是他们把 爱的人 放进 心窝窝 里的最直接的证明。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