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个问题,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每一次张口想叫出那个名字的时候,我心里总要过一遍,这会儿,我该用哪个称呼?是带着点儿亲昵,还是保持一份敬重,又或者是,干脆直呼其作品?这背后,可不仅仅是几个字的排列组合,它藏着我们这些读者、剧粉,乃至整个网络文学圈子,对这类创作者身份认知的一种微妙演变,甚至可以说是,一段波澜壮阔的IP孵化史的缩影。
最早,我接触到那些字里行间流淌着细腻情感和极致幻想的文字时,作者们通常就被我们很直接地称为“ 耽美作者 ”。那时候,圈子小,大家互相知道的不多,但提起谁谁谁的文笔,谁谁谁的梗,都是带着一股子心照不宣的默契。这个称谓简单明了,直接点破了创作题材,没有任何遮掩。它带着一股子地下、小众的叛逆感,又透着一股子圈地自萌的温馨。你问我 耽改剧小说作者怎么称呼 ?起初,这群人,就是“耽美作者”中的一员,那些作品,也就是他们笔下的“耽美小说”。
但后来,情况变了,变得快得惊人。随着网络文学的蓬勃发展,特别是资本的嗅觉变得灵敏起来,“耽美”这个词,渐渐被更广阔的“ IP ”概念所吞噬。于是,当一部小说被影视公司看中,从文字跃向荧屏,作者的身份也跟着悄然升级。从前只是埋头创作的“写手”,一下变成了手握“ IP作者 ”。你品品这其中的味道,是不是瞬间就从带着墨香的纸张,变成了一串串代码、一叠叠合同、一张张投资分析表?这称谓,少了点文艺气息,多了几分商业考量,仿佛作者不再是那个深夜里敲键盘的孤勇者,而是产业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握着一张金光闪闪的入场券。

当然,更多的,是那种带着感情色彩的称呼。比如“ 大大 ”,这几乎是网络文学圈里最泛用、最普遍也最具亲和力的尊称了。无论是男频女频,耽美言情,只要你文笔好、更新勤、人品佳,粉丝们一声“大大”,立马拉近了距离。它不像“老师”那样正式,也不像“IP作者”那样冰冷,它就那么带着点儿崇拜,带着点儿依赖,是一种非常真诚的认可。对我来说,很多时候,我张口想说的就是“某某大大”,因为它包含了对作品的喜爱,对创作者的尊敬,以及某种程度上的,情感联结。而对于那些作品被改编成剧的作者,粉丝们在提起他们时,也自然而然地会沿用“某某 大大 ”这个习惯。
再比如“ 太太 ”,这个称谓更多地出现在女性向创作圈,尤其在同人圈里更是常见。它比“大大”更添了一份柔软和亲切,仿佛是自家姐妹或家中长辈般的尊敬。在耽美文学的早期,许多优秀的作者都是女性,她们用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个个美轮美奂的故事,所以“ 太太 ”这个称呼也成了对她们才华和贡献的一种独特褒奖。即使是现在,那些已经坐拥千万级粉丝的 耽改剧小说作者 ,被老粉们私下里或者在一些更私密的场合里,依然习惯性地称呼为“某某 太太 ”,那是一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认可和疼爱,带着点儿“我们看着你一路走来”的温情。
还有一种,最直接也最不容置疑的,就是“ 原著作者 ”。每当一部耽改剧火爆荧屏,各种讨论铺天盖地而来时,总会有那么一群人,会适时地提醒大家:“别忘了,这剧是改编自某某的 原著小说 !”这时候,作者的名字前面加上“原著”二字,就像给ta戴上了一顶桂冠,彰显了其作为故事源头、灵魂根基的地位。这个称谓强调的是作品的“原创性”和“溯源性”,它提醒着所有观众,荧幕上的光鲜亮丽,文字里的跌宕起伏,最初都来源于某个人的笔尖。这不仅是对作者版权的尊重,更是对他们原创力的一种肯定。想想看,那些剧粉在为剧中CP尖叫的时候,一旦回溯到小说本身,自然而然就会用“ 原著作者 ”来称呼那位将他们引入这片世界的引路人。
我个人呢,更多时候还是喜欢称呼他们的“ 笔名 ”,直接又带着一份郑重。我觉得,笔名就像是作者们给自己在江湖上立的一块招牌,它凝聚了作者的风格、心血,承载了所有作品的光荣与梦想。比如提起某位 耽改剧小说作者 ,我很少会去扒他的真名,更不会去用什么“IP拥有者”这样生硬的词汇。我只会说“某某(笔名)的这部作品”,或者干脆直接叫出他们的笔名。这是一种最纯粹的尊重,尊重他们选择的身份,尊重他们构建的世界。他们的笔名,就是他们在这个虚拟世界里的真实存在,是读者和他们之间最稳定的连接符。
现在回过头来看, 耽改剧小说作者怎么称呼 ,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不同的情境、不同的情感,以及我们对于这些创作者身份认同的层次。
在早期,他们是圈子里互相取暖的“ 耽美作者 ”,靠着一腔热爱写出文字;当作品出圈,被资本裹挟着推向大众,他们成了手握“ IP ”的 IP作者 ,其作品价值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被衡量;在粉丝的眼里,他们是创作出奇妙世界的“ 大大 ”或“ 太太 ”,是值得被宠爱与追捧的对象;在剧粉回溯源头时,他们是无可取代的“ 原著作者 ”,是所有故事的起点;而最根本的,也是我最坚持的,他们就是那个我们熟悉并喜爱的“ 笔名 ”本身。
称谓的多元化,其实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些作者们身份的复杂性。他们不再仅仅是单纯的写字匠,他们是内容生产者,是文化输出者,甚至是某种意义上的意见领袖。当他们的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他们被推到聚光灯下,其名字的曝光度、影响力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种身份的转变,也让许多作者,在面对大众和粉丝的时候,需要用不同的面貌示人。
所以啊,下一次,当你想要开口谈论一位 耽改剧小说作者 的时候,不妨先在心里盘算一下,你希望表达的是哪种情感,想强调的是哪个侧面。是要致敬其开创之功,便称“原著作者”;是要表达亲近与崇拜,便叫“大大”或“太太”;是要展现专业与严谨,则可称“IP作者”;而如果只是纯粹的欣赏其作品,那么,直接称呼他们的“笔名”,永远是最稳妥、最真诚的选择。无论哪种,都别忘了,这些称谓背后,是他们一笔一划,用心血和汗水浇筑起来的一个个精彩绝伦的世界。而我们,作为读者,作为观众,有幸能走进这些世界,感受那些爱与恨,离合悲欢,这本身就是一种幸运,不是吗?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