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把自己的兄弟称呼?从哥到“那小子”的称呼演变史

你要是冷不丁问我, 你怎么把自己的兄弟称呼 ,我可能得愣一下,然后脑子里飞速闪过好几个词儿。真的,这不是一个词能概括的。这问题,像一把钥匙,一拧,哗啦啦打开的全是回忆。

小时候,那还用问?必须是 “哥” 。一个字,掷地有声,带着奶声奶气的崇拜。我弟,就是我身后那个小小的、甩不掉的跟屁虫。夏天,我带着一群半大的小子去河里摸鱼,他就抱着我的裤腿,眼巴巴地瞅着,嘴里不停地喊“哥,哥,带我一个”。那会儿的“哥”,对我来说,是一种甜蜜的负担。意味着我手里的冰棍得分他一半,兜里仅有的几块零花钱得给他买个泡泡糖,闯了祸还得想着怎么把他摘出去。他喊出的那个“哥”,声音又响又亮,好像生怕全世界不知道他有个能罩着他的哥哥。

那时的称呼,简单、直接,带着一种天然的秩序感。我是哥,他是弟。这个称呼里,藏着汗津津的夏天午后,我们挤在一张小床上,头顶吱呀作响的风扇;藏着冬夜里,他把冰凉的脚丫子伸进我被窝里时,我嘴上骂骂咧咧,却没真把他踹下去的瞬间。 “哥” 这个字,就是他的护身符,也是我的紧箍咒。

你怎么把自己的兄弟称呼?从哥到“那小子”的称呼演变史

可人会长大啊,长大了,一切就都拧巴起来了。

大概是初中那会儿吧,他个子噌地一下就快追上我了,声音也变得公鸭嗓一样难听。他不再那么黏糊糊地喊我“哥”了,尤其是在他那帮同学面前。我呢,也开始觉得直接喊他名字有点生分,喊“弟弟”又太肉麻。于是,一个全新的、带着点火药味又有点亲昵的称呼就诞生了—— “那小子”

“嘿, 那小子 ,游戏机让给我玩会儿!”“跟你说啊, 那小子 今天又被老师训了,笑死我了。”

“那小子”,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轻蔑?有点不屑?对,就是要这个效果。青春期的我们,好像非要用这种别扭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独立了,我们不再是小时候那种简单的“带领”与“跟随”的关系了。我们抢一个遥控器能打起来,争论一个球星谁更厉害能吵半天。这个称aho呼,就是我们之间新的平衡点。它像一层保护壳,壳底下,是那种谁也插不进来的 心照不宣的默契 。比如,爸妈问起我晚归的理由,他会不动声色地帮忙打掩护;他考试没考好,签名条是我模仿着爸的笔迹给他签的。我们是“共犯”,是同一战壕里的“损友”。我们用“那小子”互相指代,仿佛在说:看,我跟他没多熟,但我们之间那点事儿,你们谁也别想懂。

再后来,我们都离家去上了大学,工作,一年也见不了几面。电话成了我们最主要的联系方式。这时候,称呼反而变得更加随意,甚至被省略了。

电话接通,我通常就是一句“喂?”,他也一样。没有称呼,没有开场白,直接就切入正题。“钱够不够花?”“最近工作咋样?”“妈的腰好点没?”我们之间,似乎已经不需要任何称呼来确认身份了。 真正的亲密,有时候恰恰是省略了称呼 。那份熟悉感,已经刻进了骨子里,一个语气词,一声叹息,就能知道对方是开心还是烦恼。

当然,也有例外。

当我妈在电话里用担忧的语气跟我说:“你弟他……”的时候,我心里会咯噔一下,然后在跟朋友聊起时,会无比郑重地说: “我弟” 。这两个字,在那个瞬间,分量千钧。它不再是小时候那个跟屁虫,也不再是青春期那个臭小子,它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牵挂。它是在向世界宣告,那是我的血亲,他有任何事,都与我休戚相关。这种时候,我无比怀念他小时候奶声奶气喊我“哥”的样子。

而他,也只在特定的时刻才会重新拾起那个久违的称呼。比如,他遇到了自己搞不定的难题,电话打过来,第一句会试探性地、有点不好意思地叫一声: “哥” 。那一刻,我仿佛瞬间就被拉回了二十年前那个夏天,他还是那个仰着头、满眼都是我的小孩。而我,也立刻切换回了“哥哥”模式,不管多大的事,嘴上都会轻松地说一句:“多大点事儿,我来想办法。”

有时候,我甚至会连名带姓地喊他。通常是在我特别生气的时候。“XXX(他的大名),我跟你说了多少遍了!”那感觉,就像我爸附体,带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恨铁不成钢。每当这时,电话那头他就会立刻噤声,他知道,这是我发火的最高级别警报。

所以,你看, 你怎么把自己的兄弟称呼 ?这真不是个简单的问题。它是一部流动的、私人的编年史。

从崇拜的 “哥” ,到带着点戏谑和挑衅的 “那小子” ,再到向外人介绍时充满骄傲和担当的 “我弟” ,直到最后,我们之间连称呼都可以省略,只剩下深入骨髓的默契。每一个称呼的变迁,都对应着我们关系的不同阶段,记录了我们从彼此依赖,到相互抗衡,再到各自独立又彼此牵挂的全过程。

这些称呼,就像一个个坐标,在我们人生的地图上,标记出了我们兄弟二人情感轨迹的每一次转向和停靠。它们比任何照片、任何日记,都更能生动地描绘出我们是如何一起长大的。

现在,我们都奔三了,胡子拉碴,被生活磨得够呛。前几天视频,他那边喝了点酒,话赶话聊起小时候,他突然咧嘴一笑,带着点醉意,又像小时候那样,大着舌头喊了我一声:“哥!”。我这边,眼眶一下就热了。

甭管平时怎么互损,怎么叫他“那家伙”,或者干脆连名带姓地吼他,但在心底最深处,他永远是那个需要我护着的小不点儿。而我,也永远是那个他一喊,就会下意识回头的,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