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的公公婆婆怎么称呼?过来人教你几招,避免大型社死现场!

这事儿,真的,比我想象中复杂一百倍。

结婚前,我天真地以为,称呼嘛,不就是张张嘴的事儿?跟着老公叫“爸”、“妈”,简单直接,童叟无欺。直到我老公的爸妈,也就是我的前公公婆婆……不对,这个“前”字用得也不对,他们离婚了,但还是我老公的爸妈啊!你看,光是在我脑子里过一遍,这关系就够绕了。

第一次经历那个修罗场,是中秋节。老公想着,一家人嘛,难得团圆,就试探着问能不能一起吃个饭。他爸妈倒也“开明”,说行。结果呢?我坐在饭桌上,感觉自己像是在联合国大会当翻译,还得是同声传译那种,脑子里的CPU都快烧了。

离婚的公公婆婆怎么称呼?过来人教你几招,避免大型社死现场!

菜上来了,我想让婆婆……哦不,是老公的妈妈多吃点,下意识一句“妈,您尝尝这个鱼”,话刚出口,我就看到对面的公公,哦不,老公的爸爸,端着酒杯的手,那么微微一滞。空气瞬间凝固,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那一刻我才明白, 离婚的公公婆婆怎么称呼 ,这根本不是一道简单的填空题,这是一道考验情商、眼力见儿和生存欲的附加题,答错了,满盘皆输。

所以,别再傻乎乎地以为一句“爸妈”就能走天下了。根据我血泪斑斑的经验,这事儿得分情况,得用脑子。

第一种,也是最理想的:和平分手,再见亦是朋友型

这种属于稀有物种,碰上了算你运气好。他们可能因为感情淡了,或者别的什么原因分开,但彼此之间没有深仇大恨。甚至还能像朋友一样偶尔聊聊天,关心一下对方。

这种情况下,你沿用以前的称呼,继续叫 “爸” “妈” ,通常问题不大。尤其是在只有你们夫妻俩和其中一方在场的时候,这么叫,亲切,也让他们感觉自己依然是这个小家庭里受尊重的一部分。

但,注意,这里有个“但是”。当他们俩同时在场时,你就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了。你喊一声“妈”,他爸心里会不会咯噔一下?你喊一声“爸”,他妈会不会觉得你是在“站队”?人心这东西,太微妙了。

我的建议是: 在他们同时在场的公共场合,可以尝试稍微模糊化处理。 比如,直接走过去递东西,用动作代替称呼,或者用“您”来开头,“您看这个怎么样?” 实在不行,就学我老公,直接叫“老爸”、“老妈”,听起来更像是孩子气的昵称,而非特指“夫妻”的那个“爸妈”。

第二种,最常见的:相看两厌,王不见王型

这才是大多数家庭的真实写照。他们离婚,多半是撕破了脸,或者至少也是积怨已深。别说一起吃饭了,能在同一个城市呼吸都算给对方面子了。

这种情况下,你再把 “爸” “妈” 这两个字捆绑在一起,那就是在雷区蹦迪。

怎么办?简单粗暴, 物理隔离,称呼也必须隔离

见到公公的时候,你就大大方方地叫 “爸” 。他还是你老公的爹,是你孩子的爷爷,这个身份永远不会变。叫得自然点,亲热点,让他感觉到你对他的尊重没有因为离婚而改变。

见到婆婆的时候,你就甜甜地叫 “妈” 。她也依然是你最亲近的长辈之一。

核心要义是: 在一方的面前,绝口不提另一方,更不要用那个熟悉的称呼去刺激他/她。 你要做的,是让他们各自觉得,自己在你这里,依然是那个独一无二的“爸爸”或“妈妈”。这是一种情感上的安抚,也是一种高情商的自保。

第三种,终极考验:一方或双方再婚,家庭结构重组型

恭喜你,解锁了地狱模式。

这事儿我闺蜜就碰上了。她婆婆离婚后找了个新老伴,人称“李叔叔”。第一次家庭聚会,她婆婆热情地介绍:“这是李叔叔,以后你们也多走动。”

我闺蜜当时就懵了。叫“叔叔”?显得生分。跟着老公叫“李叔叔”?好像也行,但总觉得怪怪的。最要命的是,她老公的亲爸也在场!你可以脑补一下那个画面,简直是现代版的《甄嬛传》。

这种情况下, “爸”和“妈”这两个称呼就变得极其“珍贵”和“专一”了。 我的建议是,它们应该被保留给你的亲公公和亲婆婆。这是对他们身份的尊重,也是对你老公情感的维护。

那么,新来的那位怎么称”呼?

“叔叔”、“阿姨” 是最安全、最得体的选择。比如在姓氏后面加上“叔叔”或“阿姨”,如 “李叔叔” “王阿姨” 。这既表明了对方是长辈,又保持了一个清晰的、不逾越的界限。它传递的信息是:我尊重您,您是我妈妈/爸爸的伴侣,但我心中,爸妈的位置是唯一的。

千万,千万不要自作主张,为了讨好新来的叔叔阿姨,就开口叫“爸”或“妈”。你以为是情商高,实际上是把所有人都架在火上烤。你的亲公婆会怎么想?你老公会怎么想?简直是在制造家庭矛盾。

一个万能的“兜底”原则

说了这么多,其实核心就一条: 跟着你老公/老婆叫,准没错!

他是这个复杂关系的核心枢纽,他最清楚他爸妈的脾气、雷区和喜好。在你不确定的时候,就悄悄问他:“哎,待会儿我怎么叫比较好?” 或者在他开口之后,你立刻跟上,复制他的称呼。

你老公怎么叫,你就怎么叫。 这不仅能让你避免犯错,更能让他感觉到,你和他是在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你在乎他的感受,尊重他的家庭。这种“同盟感”,比任何一个花里胡哨的称呼都更能维系你们的感情。

说到底, 离婚的公公婆婆怎么称呼 ,这背后考验的不是你的语言能力,而是你的共情能力。称呼只是一个符号,符号背后,是每个人敏感又脆弱的内心。他们经历了婚姻的失败,身份发生了转变,内心可能充满了不安全感。

而你,作为儿媳或女婿,一个善意、得体的称呼,就像一剂润滑剂,能让这些生锈、僵硬的家庭关系,重新变得顺畅一点点。

别怕,这道题没有标准答案,考的是你的情商,和你对家人的那份爱。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