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扎进K-POP这个大坑,你以为光会喊“啊啊啊啊啊”就够了?天真。我跟你讲,在韩国那边,管自家宝贝疙瘩叫什么,那可是一门深不见底的学问。你要是还停留在张口闭口“我爱豆”的水平,那简直就是远古时期的发言了。
当然,最最基础、最官方的那个词,就是 아이돌 (Idol) 。发音嘛,就跟英文的 “idol” 差不多。你在新闻上、在正儿八经的电视节目里,听到的都是这个。它是一个职业称谓,一个身份标签,冷冰冰的,没什么感情色彩。就像我们说“演员”、“歌手”一样。但我们追星,是来谈感情的,谁要跟你这么“官方”啊?
所以, 아이돌 这个词,咱们自己人私下里聊,用得其实没那么多。它更像是一个圈外人或者媒体用的词。真正浸泡在饭圈文化里的我们,用的词可就五花八门、饱含深情了。

首当其冲,必须是那个刻进DNA里的词—— 최애 (Choi-ae) 。
최애 !你给我记住这个词!它由汉字词“最爱”演变而来,但它的分量,远比中文里的“最爱”要重得多。它不是你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喜欢那个的“喜欢”,它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信仰。你的 최애 ,是你手机壁纸、是你熬夜打投的动力、是你愿意为他花光积蓄买一百张重复专辑的人。他是你的本命,是你的心头肉,是万千星辰中最亮的那一颗。一个团里可以有很多你欣赏的成员,但 최애 ,永远只能有一个。这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像是你的心脏,只能有一个。别人再好,也只是过客,只有他,是常驻嘉宾。
有了 최애 ,就必然会有一个让你内心备受煎熬的存在,那就是 차애 (Cha-ae) 。
“차”是“次”的意思,所以 차애 就是你的“次爱”,你的第二选择,我们常说的“二本命”。这可不是说你不喜欢他,恰恰相反,你非常非常喜欢他!他优秀、他迷人、他的一切都那么对你的胃口,他甚至会时时刻刻动摇你 최애 的地位。你会在某个瞬间,看着 차애 的直拍视频,内心发出罪恶的感叹:“天啊,我好像要爬墙了!”但最终,你还是会默默地回到你 최애 的怀抱。 차애 的存在,就是为了让你更清楚地认识到,你对 최애 的爱有多么坚定不移。他就像是你追星路上最甜蜜的“出轨”对象。
然后,有一个词特别有画面感,叫 입덕 요정 (Ip-deok Yo-jeong) 。
입덕 (Ip-deok) 的意思是“入坑”, 요정 (Yo-jeong) 是“妖精”。连起来就是“引你入坑的妖精”。我的天,这个形容简直绝了。每个人成为一个团的粉丝,几乎都有一个契机,而这个契机,往往就是某一个成员的某个惊艳瞬间。可能是一个killing part的眼神,可能是一段封神的舞蹈solo,也可能只是综艺里一个不经意的可爱举动。那个让你一秒沦陷、心甘情愿跳进这个大坑里再也爬不出来的成员,他就是你的 입덕 요정 。他用魔法棒在你心上轻轻一点,从此,你的世界就再也离不开这个团体了。
讲完整体,咱们再聊聊团内的担当和定位,这些称呼在日常交流中也超级高频。
比如, 비주얼 (Visual) ,就是我们常说的“门面担当”。这个词直接来自英文的Visual。但韩国人说的 비주얼 ,不单单指长得好看,更是一种符合大众审美、能够代表整个团队形象的“脸”。他/她一出场,就能让人立刻记住这个团。
还有 센터 (Center) ,这个也很好理解,就是C位。舞台的中心,镜头的焦点,是整个表演的灵魂和核心。能当 센터 的,绝对是实力、人气和气场的综合体现。站在那个位置上,压力山大,但也荣光万丈。
年纪最小的那个,叫 막내 (Maknae) 。这个词太重要了。在讲究长幼尊卑的韩国, 막내 是个很特别的存在。他们可以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团宠”,被哥哥姐姐们捧在手心上;也可以是胆大包天、敢于挑战哥哥们权威的“团霸”或者“实权者”。看一个团的团魂怎么样,很多时候就看他们是怎么对待 막내 的。
当然了,还有那些最亲切、最日常的称呼,完全打破了偶像和粉丝之间的距离感。
对于女孩子来说,比自己年纪大的男爱豆,那必须叫 오빠 (Oppa) 啊!这一声 오빠 ,包含了多少撒娇、依赖和亲近感。哪怕他只比你大一天,甚至你比他还大,在粉丝滤镜下,他也是那个值得你仰望和依靠的 오빠 。同理,年纪小的男爱豆,就亲切地直呼其名,或者在名字后面加个“啊/呀”,比如“柾国啊”。
对比自己年纪大的女爱豆,就叫 언니 (Unnie) ,是那种又酷又飒、想跟她做闺蜜的感觉。
而对于男孩子来说,比自己大的男爱豆叫 형 (Hyung) ,比自己大的女爱豆叫 누나 (Noona) 。尤其是那一声 누나 ,简直是年下小奶狗的必杀技,谁能顶得住啊?
这些称呼,远远不止是称呼那么简单。它们是一种身份认同,一种情感的投射。当你熟练地用 최애 来表达你的心之所向,用 입덕 요정 来讲述你的入坑故事,用一声甜甜的 오빠 来表达你的爱意时,你才算真正融入了这个文化,找到了和万千同好交流的“暗号”。这门语言,是属于我们追星人的,独一无二的浪漫。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