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小姐姐到底怎么称呼我?破解职场代沟与年龄焦虑

说真的,这事儿吧,是从一杯瑞幸开始的。

那天下午,困得我眼皮都在打架,挣扎着去茶水间续命。一个实习生妹妹,就是那种眼睛亮晶晶,浑身散发着青春朝气的 00后小姐姐 ,抱着一堆文件风风火火地进来,看到我,脆生生地喊了一句:“ 老师 ,您也来接水啊?”

我当时端着杯子的手,就那么僵在了半空中。

00后小姐姐到底怎么称呼我?破解职场代沟与年龄焦虑

老师?我?

我脑子里嗡的一声,瞬间闪回了大学里那个地中海造型的马哲教授。我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还算浓密的头发,内心进行了一场小型海啸。我才刚过三十,房贷压身,枸杞泡水,自认为还挣扎在“青年”的队伍里,怎么就一步到位,直接晋升到“园丁”的级别了?

那一刻,我深刻地意识到, 00后小姐姐怎么称呼我 ,这根本不是一个简单的称谓问题,这是一道时代给我划下的三八线,一道关于 年龄焦虑 和自我认知的哲学送命题。

在此之前,我一直活在“哥”的舒适区里。

公司里新来的95后、98后,见了我,大多会礼貌地叫一声“X哥”。这个“ ”字,简直是中文语境里的一个伟大发明。它恰到好处地拉近了距离,又保留了一丝尊敬。它意味着你比我资深,但我们还是“自己人”,可以一起点外卖,可以下班约个饭,吐槽一下奇葩的甲方。

我曾经很享受这个称呼。它像一张无形的身份卡,证明你已经不是那个愣头青,能在项目里独当一面,能给新人指点一两个BUG。但你又没那么老,还没到被彻底供上神坛、不食人间烟火的地步。

可当第一个00后管我叫“ 老师 ”时,一切都变了。

“哥”和“老师”,一字之差,隔着一个楚河汉界。

“哥”,是江湖,是兄弟,是咱们一起扛。“老师”,是课堂,是权威,是你得听我的。

这个称呼瞬间把我从并肩作战的战友,推到了讲台上那个画重点的角色。它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距离感,仿佛在提醒我:你的时代正在翻篇儿,现在,轮到我们登场了。而你,是那个需要给我们传授经验,然后默默注视我们背影的前辈。

这让我开始病态地观察,办公室里那些00后,到底是怎么用称呼来划分人类的。

我发现,她们有一套极其精密且动态的内部算法。

对于那些刚刚毕业,看起来没什么攻击性的95后,她们会亲切地直呼其名,或者叫“姐妹”。这是平级的,是同一个战壕里的自己人。

对于像我这样,三十出头,带个小团队,头发还没掉光的,她们会陷入一种“薛定谔的称呼”状态。有时候叫“X哥”,显得亲近;有时候在正式邮件里,又会用“X老师”,以示专业和尊重。这个选择,取决于当时的气氛,项目的紧急程度,以及……可能还有我当天的穿着。

而对于那些真正的部门总监,四十往上,气场两米八的领导,她们会毫不犹豫地使用终极称呼——“X总”或“X导”。这个称呼,就跟紫禁城的城墙一样,厚重,威严,且不容逾越。

最让我破防的,是有一次在电梯里,听到一个00后跟她同伴小声说:“刚才跟咱们开会的那个 叔叔 ……”

叔叔

我当时就在旁边啊!我只是穿了一件比较成熟的Polo衫而已!我感觉我的天灵盖都被这两个字给击穿了。如果说“老师”是把我推向了讲台,那“ 叔叔 ”简直就是把我直接送进了家长会现场。

那一刻,我真的想抓住她的肩膀用力摇晃:小姐姐,你看我这紧致的皮肤(虽然眼角已经有了细纹),你看我这矫健的步伐(虽然膝盖偶尔会响),我哪里像个叔叔了?

后来我渐渐想明白了。这种称呼上的变化,其实和恶意无关,它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代际更迭。就像我们当年看80后,觉得他们是“大人”一样。在00后,甚至05后的眼里,我们这些奔三奔四的“前浪”,确实已经是需要被定义在另一个辈分里的人了。

她们用“老师”来表达尊敬,用“哥”来拉近关系,甚至可能无意中用“ 叔叔 ”来描述一个她们眼中的“成年男性”,这都是她们认知世界的方式。而我们之所以如此敏感,如此在意 00后小姐姐怎么称呼我 ,本质上,是我们对自己身份转变的措手不及。

我们害怕的不是那个称呼,而是称呼背后所代表的:

不再年轻,不再是舞台的绝对中心。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成为别人的依靠。开始理解父辈们当年的唠叨和不易。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你的知识体系,你的网络热梗,你的青春记忆,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古典”。

当她们在聊的明星我一个不认识,当她们用的缩写我需要百度才能看懂,当她们能为了一份工作说辞就辞,而我却要为了房贷和账单小心翼翼时,一个称呼,不过是把这道 代沟 具象化了而已。

那怎么办呢?

难道要跟她们强调“叫我哥就行了,别叫老师”吗?那样反而显得自己小气又玻璃心。

我现在觉得,最好的方式,或许不是纠结于一个称呼,而是坦然接受这个新的身份。

当她们叫我“ 老师 ”时,我就努力做一个合格的“老师”。把我会的东西,我踩过的坑,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她们。看到她们的成长,那种成就感,其实也挺香的。

当她们叫我“ ”时,我就真心实意地当一个“哥”。工作上罩着她们,生活上关心她们,让她们觉得这个办公室不那么冰冷。

至于那个偶尔飘过耳边的“ 叔叔 ”……随它去吧。只要别当着我的面喊出来,我还能假装自己是个风华正茂的精神小伙。

说到底, 00后小姐姐怎么称呼我 ,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在她们嘴里,而在我们自己心里。是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成长,如何与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相处。

与其在称呼上反复拉扯,不如把精力放在如何漂亮地完成一个项目,如何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如何……在保温杯里多放几颗枸杞。

毕竟,不管她们叫你什么,明天早上的班,不还是得一样上吗?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