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比我想的复杂多了。真的。
我第一次踏进他们那间窗明几净、挂着红灯笼的小饭馆时,闻到空气里飘着熟悉的、我家厨房周末才会有的红烧肉香气,那一瞬间,我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居然是——我该怎么开口叫人?
公公穿着一身崭新的白色厨师服,虽然肚子还是那个熟悉的肚子,但整个人的气场,绝了,俨然一副江湖大厨的派头。婆婆呢,围着一条靛蓝色的围裙,在收银台和几张桌子之间穿梭,脚步生风,脸上挂着那种既紧张又兴奋的、开张大吉的红光。

一切都那么鲜活,那么充满希望。而我,作为他们唯一的儿媳妇,杵在门口,像个需要输入指令才能行动的机器人。
叫“爸”、“妈”?
你试试。想象一下那个场景:饭点,店里人声鼎沸,七八张桌子都坐满了,外面还有人排队。你扯着嗓子喊一声:“妈!我那桌的酸菜鱼快点儿啊!”
我敢保证,至少有一半的食客会齐刷刷地转过头来,目光如炬,在你和你婆婆之间来回扫射。那眼神里充满了八卦的探寻:哟,这是老板的闺女?还是儿媳妇?瞧这颐指气使的样儿,是来帮忙的还是来添乱的?
尴尬不?脚趾能当场抠出个三室一厅。这称呼,把家庭关系赤裸裸地晾晒在公共商业空间里,不仅让其他人感觉怪异,也可能让公婆觉得不自在。他们现在是生意人,需要建立的是专业、高效的形象,一声软糯的“妈”,瞬间把他们拉回了那个围着灶台给儿子做饭的家庭主妇身份,气场全无。
所以,这是个关于 公公婆婆开饭店怎么称呼 的世纪难题,绝不是矫情。
那么,换个思路,叫“老板”、“老板娘”?
听起来倒是挺专业的。我老公,那个没心没肺的,第一次去就这么干了。他大大咧咧地往椅子上一坐,对着我婆婆一招手:“老板娘,点菜!”
我婆婆愣了半秒,然后抄起菜单“啪”一下轻轻拍在他脑袋上,笑骂道:“没大没小的,叫谁老板娘呢!”
你看,问题又来了。这个称呼,太生分了。它像一道无形的墙,把原本亲密的家庭关系隔开了。尤其是在店里没那么多外人的时候,你一口一个“老板”,他们听着心里能舒服吗?会觉得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见外,是不是觉得我们开了个小饭店,你就跟我们划清界限了?
人心都是肉长的,尤其是老人家的心,更敏感。他们辛苦一辈子,开这个店,或许是为了赚钱,但更多的,可能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一种退而不休的追求。他们希望得到家人的支持和理解,而不是被当成纯粹的生意伙伴。
所以,这道题,压根就没有标准答案。它考验的不是你的语言能力,而是你的情商,你对家庭氛围的感知力。
经过无数次的内心挣扎和现场实践,我总结出了一套“见机行事、动态调整”的称呼大法。
核心原则就是:看人下菜碟,分清场合。
场景一:只有自家人在场,或者三两好友小聚。
这时候,别犹豫,就叫 “爸”、“妈” 。这是最亲切、最能让他们感受到家庭温暖的称呼。忙碌了一天,打烊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点剩菜,你温温柔柔地叫声“妈,您歇会儿,我来收拾”,或者对着满脸油光的公公说“爸,今天辛苦了,这道新菜真好吃”,那感觉,能瞬间治愈他们一天的疲惫。这才是家的感觉,是他们开饭店奋斗的初衷和港湾。
场景二:店里员工都在,但没有或很少顾客。
这是个微妙的灰色地带。直接叫“爸妈”,可能显得你没有把员工当外人,比较亲和;但也可能破坏公公婆婆在员工面前的“领导”形象。
我的做法是,稍微模糊化处理。比如,可以直接称呼公公为 “大厨” 或者 “师傅” ,尤其是当他正在灶台前挥汗如雨的时候。这是一种带着尊敬和一点点俏皮的称呼,既肯定了他的专业性,又不显得生分。比如我会笑着对传菜员说:“麻烦催一下 张大厨 ,我那桌的客人等着呢。” 公公听到了,腰板都挺得更直。
对婆婆,可以叫 “X姨” (跟婆婆的姓),或者在需要时干脆省略称呼,直接用动作和眼神交流。“姨,这桌要结账。”既不失尊重,也和员工保持了一致。
场景三:高朋满座,生意火爆的营业高峰期。
这才是真正的考验。在这种高压环境下, 公公婆婆开饭店怎么称呼 ,最优解是—— 尽量避免直接的、需要大声喊出来的称呼。
学着用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去沟通。需要加菜了,跟服务员说,而不是直接喊后厨的爸。需要买单了,走到婆婆身边,低声说一句:“妈,这桌算一下。”或者直接对她说:“我朋友这桌,给我打个折呗?”用这种半开玩笑的亲密方式,既能体现家人的特殊性,又不会在公共场合造成尴尬。
如果非要一个公开的称呼,我个人觉得,在非常忙乱、需要一个明确指向的时候,一声 “老板娘” ,如果配上亲昵的语气和笑容,是可以被接受的。它在那一刻,更像一个角色代号,而不是一个拉开距离的词。关键在于你的表情和态度,是把它当成一个冷冰冰的商业符号,还是一个充满爱意的昵称。
其实,称呼的背后,是我们如何看待他们身份的转变。
他们不再仅仅是我们的公公婆婆,他们还是这家小店的创始人和经营者。他们有了新的社会角色,有了自己的事业和梦想。作为家人,我们能做的最好的支持,就是尊重并适应他们的这个新角色。
在后厨,他是挥舞着炒勺、掌控着火候的 张大厨 ;在店堂,她是精打细算、长袖善舞的 老板娘 。
而当夜深人静,他们脱下围裙和厨师服,回到家里,他们才变回那个会唠叨你多穿衣服的妈,和那个喝着小酒看电视的爸。
想通了这一点,那个关于 公公婆婆开饭店怎么称呼 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它不需要一个固定的答案,它需要的是你的爱和智慧,在不同的角色间,自如地切换。
所以下次,当朋友问我“你公公婆婆的饭店叫什么名字啊?”,我都会特别自豪地说:“叫‘老张家常菜’,我爸是主厨,手艺一绝,我妈是老板娘,人美心善。你去报我名字,保证……不打折,但能让我妈多给你加个荷包蛋。”
发表回复